百年清华

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幕后功臣何炳林

2011-07-07 |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的幕后功臣、“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中科院院士、“献身国防事业成就奖”……这一连串足以让人惊叹的光环均属于沙湾何氏族人——何炳林(1918~2007年)。在番禺十大历史名人中,何炳林是唯一以科学家身份入选的。

  赴美留学积蓄力量

  何炳林1918年出生在沙湾,自幼天资聪敏的他,先后入读广州培正中学、西南联合大学(该校是抗战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合办的综合性大学)化学系。19426月,何炳林以优异成绩在西南联大毕业,受化学系主任杨石先教授赏识,继续留在化学系读研究生,兼任助教。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战火又再重燃,1947年秋,怀抱“科学救国”信念的何炳林,偕同夫人陈茹玉(同为中科院院士)远渡重洋到美国深造,在印第安纳大学攻读有机化学博士。根据当时中国发展建设需要,何炳林选择了研究农药及水处理药物的合成方向,经过勤学苦读,他终学有所成。当1952年何炳林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准备回国时,美国政府正严厉审查中国留学生,规定理、工、农、医留学生都不准回国,归国计划被迫搁浅。

  10美元带回重要原料

  留美期间,何炳林收到一封昔日同窗、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陈天池的来信,让其代买两磅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何炳林发现离子交换树脂竟是国防用品,严禁出口。敏感的他顺藤摸瓜,发现离子交换树脂原是用以提取制造原子弹的重要原料“铀”的材料。深知这是国家走向强盛的关键之物,何炳林随即将研究方向从农药转向离子交换树脂,为日后报效祖国作准备。也正是他这一机敏的转变,改变了我国原子弹的研发速度。

  1953年,归国心切的何炳林与十多名留学生一起写信给周总理,反映了留美学生的处境和报效祖国的强烈心愿。经过周总理的交涉下,1956年,何炳林和其他留学生一起被获准回国。临行前,他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用于合成离子交换树脂的10公斤苯乙烯和5公斤二乙烯苯。何炳林把这些原料装进一只箱子,过海关时,他悄悄塞给海关官员10美元,混过了检查。

  为国贡献30个亿

  回国后,何炳林来到南开大学任教,并立即展开了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在短短2年时间里成功合成当时世界上已有的全部离子交换树脂品种。而用他合成的离子脂树脂成功排除了贫铀矿石中的杂质,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了现实,他也因此获得了一生最看重的奖项——“献身国防事业成就奖”。

  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何炳林的研究转向离子交换树脂的社会应用——用于水处理的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解决了中国大型锅炉的水处理问题;针对链霉素提纯而研制的弱碱树脂,使我国链霉素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脱色树脂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甜菊糖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几十年里,何炳林把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深入到医学、生物技术、农业等多个领域,其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为国家贡献了超过30亿元。他也因此被英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戴维·谢灵顿称为“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为纪念这位让番禺人引以为傲的功勋化学家,沙湾镇正在筹建何炳林纪念馆,不久将向市民开放。(何洋 沙政宣)

转自 番禺日报 20117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