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8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为前不久去世的清华校友、原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雨亭学长举行了追思会。中心领导、中心各院所代表及刘学长的生前好友、清华校友,都对这位勤勉敬业、忘我拼搏、无私奉献、毕生耕耘的清华人给予高度评价。
心怀憧憬 进入清华
1953年6月9日,毛主席签发《中共中央关于三年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指示》,这一天成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祥日。8月,对中国汽车事业满腔热情、心怀憧憬的刘雨亭从河北省秦皇岛考入清华大学汽车拖拉机专业。刘雨亭在清华的五年,正值中国汽车工业起步的阶段,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并诞生了第一批由中国自己制造的解放牌载货汽车,终结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刘学长受鼓舞,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立志毕业后为中国汽车事业献身。
一汽起步 飞跃成长
1958年7月,刘雨亭从清华毕业,9月份进入长春汽车研究所工作。踌躇满志的刘学长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的汽车事业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汽车工业还非常落后,从设计到制造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但这些困难并没有泯灭刘雨亭对汽车事业的热爱。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他一边实践,一边加强理论学习,收集了大量国外相关资料,并加以消化吸收,为已所用,在工作中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缩短了研制周期,减少了投入,并且以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受到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
1979年1月,刘学长被任命为长春汽车研究所科研科副科长兼研究组长,三年后被任命为长春汽车研究所技术经济研究室主任。顺应邓小平同志同意引进汽车合资项目,技术经济、政策引导成为汽车产业国际化突破点的形势,在任研究室主任期间,他适时进行了转型,由技术科研向技术经济研究转型,开始介入汽车行业规划、信息市场、技术政策等软科学领域,以引导一汽汽车产业经济的发展。一年后,刘学长被任命为长春汽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负责指导一汽的产业规划和市场研究。
献身中心 勇担重任
198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它是一个独立的不属于任何企业的“研究中心”,作为行业技术归口单位和国家政府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撑机构。
中心成立后,急需大量汽车专业人才,53岁的刘雨亭从一汽调到天津,成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创建者之一,并担任中汽中心的副主任一职。此时的刘雨亭深知自身责任重大,在工作中舍身忘我,衣带渐宽终不悔。刚到天津的时候,他以办公室为家,争分夺秒的工作。到北京出差办事,经常都是凌晨4点多钟起床,赶早上头一班火车,有人说他有权不会用,也有人对他说:“您好歹是个局级干部,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他总是说:“创业期间要学会艰苦奋斗,把每一分钱省下来用到建设中去。”在担任副主任的7年里,他不断思考如何充分有效发挥中心在行业中的引导、服务和技术管理作用,以促进中心快速高效发展。为此,他积极跟进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沿信息技术,注重考察学习,大胆吸收借鉴国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和有益经验,以完善并加强中心协助政府开展行业工作的能力。
1992年12月,刘雨亭学长担任《汽车工业史》常务副总编兼总撰稿人。为了圆满完成任务,他积极查找文献,走访汽车行业的前辈。由于资料庞杂繁多,整理工作艰巨而繁重,但他不辞劳苦,夜以继日,殚精竭虑,最终如期完成该书的编撰工作。他渊博的学识和超群的记忆力,对我国汽车工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和很多具体历史事件了然于心。在编撰和讨论过程中,他经常可以如数家珍地把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说得头头是道,给同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退休以后,不乏汽车企业高薪聘请,但他都一一谢绝,因为在他的心中,他亲自参与建设的中汽中心凝聚着他对中国汽车事业的热爱,寄托着他毕生的理想和抱负,中汽中心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退休当年,刘学长被返聘回中心情报所,指导情报所的政策研究、信息咨询和期刊发展等工作。他十分关心青年员工的成长,他常教育青年员工:年轻人一定要注重实践,情报所搞的都是笔头上的工作,看起来轻松,但要做好很难,脑子里得有东西,这些东西怎么来?都得通过实践摸索。
一生奉献 无怨无悔
五十二年前,命运把刘雨亭安排在汽车行业,从此,他便与中国的汽车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用青春和汗水浇灌钟爱一生的汽车事业,求实创新,勇于拼搏,毕生耕耘,无怨无悔。他一生淡泊名利,然而他的生命却在无私奉献中升华,在编织希望中闪光,在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中辉煌。刘雨亭就是这样一个人,工作上博闻强记,认真细致,严谨治学,勤奋热情。处事上与人为善,平等待人。他从来不摆中心副主任架子。在与同事朋友相处,他总是平易近人,与人为善,和睦融洽。他从不计较任何报酬,不介意任何非难,不拒绝任何琐碎事务。他常以“学然后知不足”这一古训自勉,直至晚年,他仍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懈的求索使他在汽车技术与经济政策领域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刘学长以他的行动赢得了业内人士的尊敬和社会的广泛赞誉。1987年,中汽总公司授予他优秀技术经济工作者称号;1988年,他获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授予的“技术进步一等奖”,同年,获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授予的“国家十二个重要领域技术政策的研究”(交通运输技术政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技术领域中青年授衔专家”称号和“汽车工业软科学专家” 称号;1994年10月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8年11月获得“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 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清华大学天津校友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