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学术生涯与爱国情怀——王浩先生访谈

2010-06-29 |

张奠宙

王浩(19211995),20世纪杰出的逻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数学系,后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研究生,1945年毕业。1948年获哈佛大学理学博士。他是华人学者的优秀代表,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1952年当选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1983年获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与美国数学会共同授予的首届“里程碑奖”(Milestone Award)。1987年被清华大学聘为荣誉教授。以下是我国数学史研究专家张奠宙教授在1991年专程到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学访问王浩先生的记录。

——编者

张: 请谈谈早年的学习生活。

王: 我父亲是王祝晨,中学教员,教历史、国文,当过济南第一中学的校长,也是第一届山东省的人民代表,在山东省有些名望。思想左倾,和鲁迅是同时代人。当我是初中生时,就让我啃唯物史观、辩证法,可是我读不懂。辩证法是高级的思维方法,孩子没法理解。恰巧那时读到金岳霖先生的《逻辑学》,觉得那个好懂,一步一个脚印。于是立下攻读哲学的意愿。

王浩先生

  抗战开始,我考进扬州中学,后来又转到中央大学实验中学。只读了一年就撤退到长沙,最后在西南联大附中毕业。我要考哲学系,父亲不同意,所以进了数学系。可是我从大学一年级就选修金岳霖先生的逻辑课,三年级选哲学课,金岳霖、沈有鼎先生的课我都听了。

张: 数学课学得如何呢?

王: 我的数学也读得不错。杨武之先生讲代数,用的是狄克森(L.Dickson)的原版书,后来也讲过范德瓦尔登(B.L.Van der Waerden)的《代数学》,程度相当高。杨先生劝我专心数学,但我没有听,还是喜欢哲学。不过这些代数知识对我后来的研究帮助很大。19431945年间,我是联大哲学研究所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那时联大的硕士水准和美国的博士水准差不多,要求很高。

张: 您怎样到美国去的呢?

王: 1946年美国国务院有几个公费名额给中国,数学系和哲学系都推荐我,我就被录取了。到哈佛大学随奎因(W.V.Quine)教授学习哲学。那时哈佛的课程我在联大差不多都学过,而且用的就是原版。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著的《逻辑哲学论》,是沈有鼎先生讲的,所以到哈佛很适应。8个月就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当时我不想拿学位,认为做学问就行了。可是导师说,学位是不值钱,可是你如果没有学位来说学位不值钱,人家就不相信了。于是用一年时间写论文,在19482月完成,顺利经过答辩。总共用了两年时间获得了博士学位。

张: 毕业论文水平如何?

王: 毕业论文没有多大意思。那时我的导师喜欢搞集合论和公理化体系,周围的人想搞,但是数学功底差,搞不动。我就把他们的实数公理拿来,用更少的公理推出更多的内容。导师很欣赏,称之为“精简的本体论”。也由于导师的帮助,毕业后还拿到Junior Fellow(研究助理)的席位。这个席位只有权利没有义务,不必教书,只管做自己喜欢的研究,所以大家都想拿它。每年哲学系几个高年资的教授投票选68名年轻人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现在仍然如此。我是拿这个席位的第一个中国人。

张:我注意到你在1952年就当选为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的院士。

王:那是一个民间组织,大家推选。我的导师欣赏我,一推荐就当选了。那时人数很少,只几百人,现在多得多了。

张:你后来怎么会去英国?

王:我做完一年的“研究助理”,又得到Society Fellowship(学会研究员) 的位子,接着还到苏黎世工作一年,前后三年,潜心做研究。1951年回到哈佛教书。1953年,父亲来信劝我回国,告诉我祖国大陆实行工业化,需要人才。北大马寅初校长也来信聘我为教授。我想,光是懂得一些哲学怎么对工业化作贡献?于是就开始关注和逻辑相近的计算机科学。这需要准备两三年。另外,中美关系紧张,朝鲜战争还在打,到英国去比较容易脱身。所以就接受了牛津大学的聘请,19531955年在那里研究哲学和逻辑,实际上是用逻辑研究计算机科学,1955年能够发表计算机方面的论文。1956年起,他们聘我做Reader,待遇不错。Reader 相当于准教授,薪水与教授很接近。一般是一个系设立三个教授,三个 Reader。我本打算1957年回国的,可是1957年国内反右运动,父亲被划成右派,回国事情也就搁下了。这样在英国待到1961年。

张: 听说您身在剑桥教书,就公开发表演说表示对新中国的支持,以至后来台湾不选您做“中研院”的院士。但是您是英国科学院的院士。

王: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相当于自然科学院的院士。人文科学的学者则可以当选为科学院的成员。中国人当选的有陈寅恪、夏鼐、赵元任,我是第四个。

张: 后来还是回到哈佛。

王: 哈佛重视我在计算机方面的研究,给我戈尔登·马基(Gorden Mackey)讲座教授的名义,当时很轰动。我是第一个应聘为哈佛的讲座教授的中国人。

张: 从哲学转到计算机,这个弯子很大啊!

王: 其实所用的数学并不多,只不过那时懂点数学又能注意逻辑的人不多。因为刚刚开始,初创的东西容易受人注意,一时间声名鹊起。IBM公司、贝尔电话公司先后聘我去兼职。在那里我做了一些具体工作, 有些已成为经典。例如“王砖(Wang Tile)”等,在物理学上也用得上。有一天,杨振宁先生打电话告诉我,在结晶学上用了我的结果。

我还因此得了人工智能国际联合会和美国数学会联合颁发的首届“里程碑奖”。

张:可你后来又回到了哲学。

王:本性难移。最终我还是回到年轻时向往的哲学研究。在哈佛很忙,博士生很多,要上课,指导很多论文。学生中有些很出名,如库克(S.A.Cock),在P=NP问题上贡献很大。

张: 您有华裔的学生吗?

王: 没有。许多留学生只做中国哲学研究,比较方便。但是我偏要研究西方哲学,而且还要影响西方哲学。如果我在IBM工作,也许会赚大钱,但是我的内心里不想做这类麻烦事。我有我的梦想:研究哲学。1967年起,我希望钻进哲学的象牙塔里去。于是辞去哈佛的教职来到洛克菲勒大学,不必教书,只要写作,很合我的胃口。至今已经20多年了。杨振宁希望从普林斯顿的象牙塔里出来,我却希望能够钻进去,真是人各有志啊。

张:您怎样和哥德尔开始合作的呢?

王:1960年代我们通过信,从1971年,则开始密切接触。我大约每两周一次,用一个半小时从纽约到普林斯顿,和哥德尔会见,谈一个下午,主要讨论哲学。因为懂逻辑、喜欢哲学,也知道一点数学的人不多,所以我是能够和他谈话的合适人选。我每次去,他都很高兴。哥德尔是想用数学改造哲学,把哲学弄成数学一样。这我不能同意,但是他的谈话使我受益匪浅。

我们开始时谈得很随便,我也没有记录,更没有使用录音机。后来渐渐地觉得应该记笔记,他也不反对,有时还把铅笔削好递给我。1987年,我写成《哥德尔的反思》(Reflection on Godel),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里面有一章谈哥德尔自己的哲学,现在把它抽出来,另写一本书叫做《与哥德尔的谈话》,目前正在写作中。

张:你的哲学偶像是谁?

王:对我影响大的哲学家是康德、马克思。从师承关系来说,则是金岳霖—沈有鼎—王宪钧—王浩。他们三人都是我的老师。

张:您的哲学思想能够简单描述一下吗?

王:我主张的哲学可以说是“事实主义”,或者说“抓大事主义”,英文是Factual。我觉得现在美国的哲学太专业化,弄得不是专家就没法懂得哲学。我的目标是搞超越专业化的哲学,不钻牛角尖。让年轻人对世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和马克思的目标相近。不过哲学也不能空,既要用专业知识,又不能侵犯别人领域,这界限不容易划。无论如何,我不搞经院哲学。

张:您怎样看数学和哲学的关系?

王:我在1950年代到哈佛的时候,数理逻辑很热,我也被卷进去了。那时搞数理逻辑,50%数学,50%逻辑。现在是90%数学,10%逻辑。哲学系的逻辑不行了。现在的数理逻辑,只是搞集合论的少数人懂,大多数人不感兴趣。我是把数学作为工具使用,我的哲学要能够概括现代的知识,做到通俗易懂。

张:那么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呢?

王: 在1970年代我也很信马克思主义。比如消灭三大差别等等的共产主义思考是对的。不过后来我发现马克思主义需要一个“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却并没有这样一个阶级,很多道理说不通。毛泽东的哲学许多是对的,如果他到1956年为止,那是很伟大的。

张:您对中国哲学研究有什么建议?

王:现在两部分人对哲学和逻辑有兴趣,一部分是计算机科学教师,一部分是自然辩证法教师。我想帮助这两部分人。

对于中国的数学教师,我推崇吴文俊的工作。他真正见了实效,比国际上的许多工作要深入。

张: 最后请您谈谈访问中国的感想。

王: 我是1972年随任之恭、林家翘等一起回去的,回去后内心非常激动。看到许多老师,如周培源,他教过我们力学。回来之后写成《中国之行的几点观感》,在香港发表。中间对“文革”中的中国现状有一些溢美之词,招来不少批评。但我不后悔,反而继续研究。1979年在香港《广角镜》周刊发表了一篇长文,算是研究的结束,以后再也不写了。

张: 现在怎么看这些文章?

王:当然有许多错误。我是搞逻辑的,只有前提正确,用逻辑方法推出来的结论才能正确。我当时看到的事实不全面,前提不对,文章自然要出错了。

张:动机是好的。

王:那是。有人说我“拍马”,那是没有的事。我为何去“拍”?何必去“拍”?不过是爱之心切而已。我父亲说过:“谁能把中国弄得强盛,我个人做灰孙子都行。”中国知识分子就是希望中国强大起来。

(选自上海科技出版社《科学》杂志,2007年第6期)

相关新闻

  • 042009.12

    王浩:俨然而温,情系祖国

    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水科院科技委水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流域水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的基础研究、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水资源经济学和复杂系统决策理论方法方面的应用研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初见王浩院士,儒雅从容,指间燃一支香烟,徐...

  • 112024.07

    《从数学到哲学》|王浩的爱智之旅

    王浩(1921—1995),世界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计算机学家和哲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194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哲学心理学系。194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1951年在瑞士联邦工学院数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1—1953年任哈佛大学助理教授。1954—1961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作第二套洛克讲座讲演,又任逻辑及数理哲学高级教职。1961—1967 年任哈佛大学教授。1967年后任美国洛克斐...

  • 012017.04

    “民族爱国思想支配着我的学术研究”

    姜亮夫回忆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时有这样一段记述:“在清华这个环境中,你要讲不正经的话,找一个人讲肮脏话是不可能的。先生同先生,学生同先生、同学与同学,碰....

  • 262018.03

    民国大师的“学术爱国主义”

    清华是民国时期最“洋派”的大学之一。在这所风景秀丽的洋学堂里,却栖息着多位中文授课的先行者。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 092023.03

    王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王浩在清华大学体育部成立11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 062022.09

    契合与超越——王佐良先生的学术人生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英语语言文学专家、翻译家、教育家、作家。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任西南联大助教,1947年考取英国牛津大学茂登学院,1949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学校(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主编。出版《彭斯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英国散文的流变》《英国文学论文集》《...

  • 072022.12

    黄克智先生:我的学术人生

    本文是2018年黄克智院士在中国力学学会“大师面对面”活动中所作报告整理成的文章《我的学术人生》,已刊载于《力学与实践》2018年第2期。 今天到这儿来非常高兴,因为遇到很多熟人,其中有的是我过去的学生,有的是我认识的青年朋友,并且很多是从外地赶来。尤其让我感到很荣幸的是还有很多年龄超过青年这个阶段的朋友。所以今天我以非常愉快的心情来给大家做报告。我所要讲的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自我介绍。我叫黄...

  • 162009.09
  • 212009.09

    木化石艺术雕刻家郑文箴:爱国情怀动山岳 作品正气满乾坤

    郑文箴看着作品如同凝视自己的孩子(海国摄影)    2009年8月28日,由木化石艺术雕刻家郑文箴先生创作的木化石艺术雕刻《历程》等精品,被中国地质博物馆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珍贵礼物陈列在这个国内最高的地学殿堂里。同时举办的木化石艺术雕刻家郑文箴先生作品展吸引了首都各界知名人士和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今年已届73岁的郑文箴先生出生于福建泉州,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市因“文革”停...

  • 22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