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2010-04-19 |

刘国治1978级工物)

按:刘国治,1978年考入我校工程物理系加速器专业,先后于1983、1986、1992年获工物系、物理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自愿到新疆工作,现任中国核试验基地司令员,中共十七大代表。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入选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是我国某国防科研领域的杰出学科带头人。本文是刘国治学长7月14日在我校2009年暑期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师长,亲爱的学友们:

首先十分感谢学校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让我有机会参加同学们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与大家一起分享收获的幸福和快乐。作为校友,我衷心祝贺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奔赴祖国建设的各个岗位。

看着同学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不由使我回想起30年前在清华学习时的美好时光。那时,十年动乱刚刚结束,我们的中小学生活主要是在政治运动和生产劳动中度过的。197710国家恢复高考,点燃了我们学习的激情,经过十个月左右的奋战,我幸运地考入清华。大家都十分珍惜这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立志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对待知识真的是如饥似渴,就像饥饿已久的人扑向面包,抓紧分分秒秒时间充实自己,晚上熄灯后,还有许多同学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书,或者在水房的灯光下学习……这些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23年前的1986年,为了履行一个承诺,我保留博士学籍,前往新疆大漠深处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工作。这是一个既令人向往又让人畏惧的地方——令人向往,是因为这是一个让中国人民挺起脊梁的核爆炸蘑菇云升起的地方,也是一个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民族事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地方;让人畏惧,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地处荒凉的罗布泊腹地,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更重要的是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责任。

23年来,我虽然说不上取得了什么成就,也谈不上为母校增添了多大光彩,但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时刻牢记和践行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始终如一地为祖国强大而不懈奋斗着。实事求是地讲我一直热衷于科学技术研究,不愿意当领导,现在也是如此,却阴差阳错当了领导,管理着世界关注、中国重要、责任重大的核试验基地。这些都是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是各级组织的培养,是伟大事业所成就的,更重要的是母校的培养打下的良好基础,使我有能力、有毅力去克服工作和生活中一个又一个困难。母校的校训、校风和优良传统,始终是我们每个清华学子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里,我再次衷心感谢母校的培养。

毕业离校20多年,面对这么多杰出的师长和校友,在这里发言实不属本意:一来我们干的是“只能干不能说”的事,可以讲的不多,我们的格言就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二来在座的各位水平都很高,我不敢在大家面前随便讲。再者,我也没有什么深刻体会和经验给同学们传授,因为我的体会均是大家的共同体会。我有的只是祝福和祝愿。

我很羡慕现在的同学们,你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受到从小学到大学系统正规的良好教育,你们中的多数从中小学起就是佼佼者,是家长和学校的宠儿,有的天赋过人,有的多才多艺,有的现在已经在某些方面取得成果。我们这些60年代出生的人与你们无法相比,我们出生在困难时期、学习成长在动乱时期,工作生活在社会变革时期,先天有许多不足。比如我在进清华前从未学过英语,到了大学才ABC开始学起。因为我们生长在特殊的时代,吃过苦、经历过一些挫折,具有相对较强的承受能力,这可能也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这一代人在艰苦条件下还能有一点作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和失败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坦率地讲,你们这一代很需要经历艰苦环境和条件的磨练,因为这是成功所必需的。

今天你们毕业了,即将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毕业是学校生活的结束,但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更重要学习的开始,是走向社会去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进入社会后,与在校时会有些不同,很多事情需要你们自己思考和抉择。你们这一代人不但具有我们所不可比拟的良好知识基础,同时具有我们所不可比拟的自信和激情,你们是自信的一代,也是奋发向上的一代。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繁荣稳定、快速发展崛起的好时候,为我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例如中国核试验基地就可以为同学们奉献青春、报效祖国提供宝贵的机遇,这里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同学们,中国核试验基地先后有三任司令员是清华校友。希望同学们抓住机遇,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有所作为,像顾校长要求的那样:“做可堪时代大任的清华人。”

堪大任要以报效国家为己任。我认为,个人的成功主要的不在于自我设计,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一定要与国家民族利益相关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就是我们取得成功和实现自身价值最好的舞台。早年放弃国外良好条件和优厚待遇,投身祖国核试验伟大事业的“两弹元勋”程开甲院士说:“如果我不回国,也许在学术上有更大的成就,但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因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飞机可乘。成功也不是计算出来的,成功之路是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要想干成一点事情,最忌讳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把一生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奋斗目标的不断变化上。只有放开你的脚步沿着选定的方向前进,扎实干好每一件细小的具体工作,最终才能走向成功。几年前,你们闯过一个又一个独木桥,跻身清华,认真走过了扎实的求学之路。走向社会后,你们也一定能够走好施展才华的人生之路。

成功之路历来是不平坦的,登攀之旅必定布满荆棘。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主要取决于他在顺利时的表现如何,而主要取决于在不顺利和困难时的表现,胜利和成功多数是在坚持一下之中,度过黎明前的黑暗必将迎来光明。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清华人,面对困难与挫折,一定都是强者。

事业成功离不开奉献。奉献能带给你快乐,因为你在付出的同时收获了事业的成功;索取却无法使你幸福,因为索取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甘于奉献、勇于付出既是成就事业之必须,也是成功者内在的品质。我愿与大家一起,在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奉献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同学们,放开你们的脚步,坚定地沿着选定的方向前进、攀登。祝你们取得成功、创造辉煌,去实现人生价值,给母校增光添彩!

相关新闻

  • 142009.07

    刘国治校友在2009年暑期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2009年7月14日 刘国治,1978年考入我校工程物理系加速器专业,先后于1983、1986、1992年获工物系、物理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 022021.12

    王太红:在家乡的红土地上厚植初心与理想

    王太红,本科、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5年8月,王太红作为江西省委组织部首批定向选调生赴抚州市基层工作。曾任宜黄县新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新丰乡党委书记,现任抚州市金溪县委常委、副县长。为更多人创造幸福“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大一伊始,系里新生培训上播放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的感人故事,唤起了王太红“服务家国”的梦想。毕业后,当得知江西省委组织部首次定向清华、北大...

  • 032014.09

    我校部分离退休干部、校友总会和工物系同志赴新疆马兰基地参观访问

    值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4年10月16日)50周年之际,我校部分离退休干部及校友总会钱锡康、冯伟萍,工物系教师邢振华一行30余人于2014年8月24日赴新疆马兰基地参观访问,工程物理系党委书记周明胜同志带队前往...

  • 122012.10
  • 202024.05

    石一彤:静待花开

    我的家乡是青海省门源县,在距门源县200公里的地方,上世纪60年代,有一批批科研工作者来到了青海省金银滩草原。他们一边隐姓埋名地努力,一边日夜期待着为祖国“炸响那颗大炮仗”的时刻。其中,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告别了妻子和儿女,向家人隐瞒了自己的去向,在新疆马兰基地,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献了青春、献了生命。他叫邓稼先,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总负责人。2022年,我一进入清华大学,就加入了原创话剧...

  • 262024.06

    邓稼先诞辰100周年,谢虎校友支持清华大学设立“邓稼先奖学金”

    6月25日,在“两弹一星”元勋、清华校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举行“邓稼先奖学金”捐赠仪式,弘扬邓稼先校友为祖国核事业呕心沥血、忘我奋斗、以身许国的崇高精神,激励清华学子树立远大志向、矢志成才报国。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1992级校友谢虎出席捐赠仪式。

  • 012024.07

    校长李路明在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希望你们牢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用信念照亮人生;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把小我融入大我;秉持行胜于言的校风,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以行动书写无悔的青春!

  • 082019.07

    校长邱勇在清华大学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丈夫秉壮节 自信无终穷——在清华大学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校长邱勇讲话 李派 摄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今天,是一个特别值得铭记的日子。

  • 302021.08

    张利兴、朱凤蓉:马兰花,马兰花……

    多年以后,当空中升腾的蘑菇烟云早已散尽,平沙莽莽定格为书架上的照片,张利兴挽着妻子朱凤蓉,回到了上海。17岁离开家乡,归来已是两鬓风霜。1966年10月,一列闷罐车从北京出发,载着清华大学毕业生张利兴和几百位青年,向远方驶去。终点在哪里?张利兴并不确切知道。只知道,那是天山深处,一个地图上找寻不到的地方——马兰。两年后,朱凤蓉从清华大学毕业,也来到这里。从此,他们在戈壁滩扎下根,成为新中国“两弹一星”...

  • 232019.12

    苏铧烨:从一滴油到一滴水,一位清华人与青海的五年化学反应

    苏铧烨,2008年从广东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2014年硕士毕业后参加了青海省第一批定向选调生的招考来到青海工作,先在海东市平安区小峡镇工作,后借调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