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纪念夏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2010-03-09 |

今年27日是我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夏先生的高尚品德和渊博学识,尤其是先生为中国考古学发展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夏鼐先生是我们考古研究所的缔造者。考古所从19505月筹备、8月正式成立到现在整整60年,其中夏先生主持工作,任职常务副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的时间占一半以上。考古所60年来的发展变化,学科门类齐全,田野技术过硬,优秀人才辈出,治学作风严谨,研究成果丰硕,都是和夏先生呕心沥血的培育分不开的。夏先生不仅倡导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而且对所内群众的生活异常关心,亲自过问若干同志的两地分居问题;闻知青年同志结婚,总要登门致贺。回想起来,夏先生亲切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考古所目前在职的人员,大多虽然不曾见过夏鼐先生,从老同志的言谈中略知感人事迹,仍然深受教益。

夏鼐先生作为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经常面向全国的考古工作考虑问题,从而极大地推进中国考古学的全面发展。建国初期,当考古人员奇缺的时刻,夏先生这位既在国外受过正规科学训练、又能亲临田野考古第一线的专家,积极投入考古队伍的建设。他连年为考古人员训练班和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亲自讲授考古学通论和田野考古方法,手把手地传授各项技术,从而为新中国的考古事业培养了一代业务骨干,使科学的考古发掘普及全国,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主流。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强调提高田野考古的科学水平,注意学术上的严格把关,曾为切实审阅书稿、文稿花费莫大的精力,从而造就严肃认真的优良学风。他善于从考古发现的实际出发,通过总结一定时期的发掘收获,引导大家明确中国考古学的基本课题。夏先生不仅广交国内外多门学科的权威学者,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协作,而且平易近人,对素不相识的青年求教者,在百忙之中有信必复,耐心、细致地解答疑难问题,甚至帮助他们购寄书籍。朴实无华、诲人不倦的大师风范,令人敬佩。

夏鼐先生学识渊博,治学谨严,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中,作出许多卓越的贡献。史前时期考古研究方面,夏先生及时统一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布、类型和分期问题的研究发表指导性意见;他不仅最早呼吁注意寻找早期新石器遗存,探索中国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的起源,最早提出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并非只有黄河流域一个中心的多元说,而且最早根据已经公布的碳十四年代数据,结合文化内涵和地层证据,全面讨论中国史前文化的谱系问题。特别是夏先生于1983年提出从考古学上探讨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从理论上明确“文明”的基本概念和标志特征,从实践上指出探索的主要对象和研究范围,引导学术界进一步认识研究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从而极大地推进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关于历史时期的考古研究,夏先生指出,需要掌握狭义历史学中的大量文献和运用文献考据功夫。他在这方面的一系列论著,常常在对具体的学术问题作出独到论断的同时,着重从方法论上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引导大家正确对待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的相互结合。也突出地反映他本人深厚的文献学根底,精湛的历史考据功力。他曾发表对探索夏文化问题的重要的指导性意见,探讨过商代和汉代的玉器,汉代棺椁和玉衣等葬制问题。他对甲骨文、金文、简牍、碑刻资料的系统整理也都非常重视,《殷周金文集成》就是在他亲自筹划和具体指导下编纂的。对于中西交通史和中国科技史的考古研究两个方面,夏先生更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前一方面,他根据中国各地出土的丝织品、外国货币等遗物,阐明汉唐时代中国与中亚、西亚,特别是与波斯、东罗马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并对中西交通的路线提出创见。《真腊风土记校注》一书,更是古籍整理校订上令人叹服的佳作。后一方面,他创造性地利用各种考古资料,运用考古学方法,精辟地阐明中国古代在天文、数学、纺织、冶金和化学等科技领域中的成就,在充分肯定这些成就对世界文明所作贡献的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不切实际的虚夸。其中值得特别称道的是,夏先生约请有关专家,对宜兴周处墓出土的全部金属带饰,坚持不懈地进行不同的方法重新鉴定,终于弄清楚都是银而不是铝;更为难得的是,他在“四人帮”横行时期,顶住强大的政治压力,约请钢铁专家柯俊教授,采取多种现代化手段分析研究,确认藁城台西遗址铁铜钺的铁刃并非人工冶炼的熟铁,而是用陨铁锻制而成,从而避免了中国考古学和中国科技史上的混乱。他的卓越的研究成果和谨慎、诚实的治学态度,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钦佩和赞扬,成为我国学术界接受外国国家级学术机构授予荣誉称号最多的学者之一。夏鼐先生毕生的论著已出版为《夏鼐文集》,三册150万字。即将出版的《夏鼐日记》,十卷400万字,则是他学术经历的真实记录。

抚今忆昔,现在与夏鼐先生在世时相比,全国考古工作的各方面条件已有很大的改善,考古资料积累得更加丰富。我们在这个时候纪念夏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深切缅怀自已尊敬的良师,就要珍视夏先生留下的宝贵学术遗产和精神遗产,发扬他所一贯倡导的奉献精神和优良学风,把中国考古学研究更好地推向前进。

附:夏鼐先生年表

1910 27日生于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

1934 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

1935 春季在安阳侯家庄西北冈进行田野考古实习。秋季去英国伦敦大学留学。

1936 确定攻读埃及考古学。

1938 前往埃及发掘,开始发表关于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论文,着手撰写长篇论文《古代埃及的串珠》(后获博士学位)

1940 年末由开罗启程回国。

1941 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委员,参加彭山崖墓发掘。

1943 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1948年晋升为研究员)

1944-1945 与向达等在敦煌附近发掘魏晋、唐代墓葬,及汉代玉门关遗址;在河西走廊发掘宁定阳洼湾和临洮寺洼山的史前墓葬、武威喇嘛湾的唐代吐谷浑墓葬。

1947-1948 代理史语所所长职务一年。

1949 拒绝押运古物去台湾。应聘至浙江大学人类学系任教。

1950 5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0月率全所考古人员(12)前往辉县进行发掘,亲手第一次成功地剔剥古代车马坑。

1951 率队发掘渑池仰韶村等遗址,及长沙近郊的战国和两汉墓葬。

1952-1955 文化部、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共同举办四届考古训练班,创办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参与其组织领导,并讲授考古学通论和田野考古方法。。

1955 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兼任黄河水库考古队队长,主持黄河水库区的调查发掘。发表《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学上的应用》,呼吁引进新发明的碳-14测年技术。

1956 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与翦伯赞等出席在巴黎举行的第9届欧洲青年汉学家会议。

1957 发表《中国最近发现的波斯萨珊朝银币》,开拓中西交通史的考古研究。

1958 在其指导下进行的明定陵发掘,历时两年有余顺利结束。清理地下玄宫时,强忍病痛坚持工作,事后病休五个多月。

1959 3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至第六届)。发表《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等文。

1961 所著《考古学论文集》出版。由其主编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出版。

1962 3月被任命为考古研究所所长。发表《新中国的考古学》等文。

1963 发表《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一文,开拓中国科技史的考古研究。参加中国学术代表团去日本访问。

1965 考古所在其筹划和指导下艰苦努力,建成全国第一个碳-14测年实验室。对北京元大都的发掘进行现场指导。

1968 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关心满城汉墓出土文物的修复工作。

1971 参与筹划和领导我国出土文物的出国展览工作。

1972 与王仲殊去阿尔巴尼亚访问。对马王堆女尸研究作重要指导。

1973 对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的发掘工作进行现场指导。与王冶秋率领中国出土文物展览代表团去英国访问。

1974 被英国学术院推选为通讯院士(后又获瑞典皇家文学历史考古科学院、美国全国科学院、意大利近东远东研究所等外国国家级学术机构荣誉称号)

1977 率领中国考古代表团参加伊朗全国考古中心的年会。参加登封王城岗遗址发掘现场会,作了关于探讨夏文化的重要讲话。发表《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

1978 与许涤新、钱锺书等出席在意大利举行的欧洲研究中国协会第26次会议。

1979 在中国考古学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第二届连任)。与周扬率领中国学术代表团去日本访问。所著《考古学和科技史》一书出版。

1980 被任命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与宦乡率领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去英国访问。率团参加在纽约举行的中国青铜器国际讨论会。以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身份率领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1981 被聘任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分编委会主任。前往美国堪萨斯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处讲学。所著《真腊风土记校注》出版。

1982 6月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9月以列席代表身份参加党的十二大开幕式。率团参加在夏威夷举行的中国商文化国际讨论会。

1983 2月被任命为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应日本广播协会(NHK)的邀请,在东京、福冈、大阪三地以《中国文明的起源》等为题作公开讲演。主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召开的亚洲地区(中国)考古讨论会。前往广州南越王墓发掘工地进行现场指导。以中国代表团顾问身份出席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中国科技史研讨会。

1984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史》国际委员会第一卷编委和第二卷副主编,于4月和9月去巴黎出席会议。主持编写的《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出版。

1985 3月,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开幕式上作了题为《考古工作者需要有献身精神》的重要讲话。5月,主持召开《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分编委会扩大会议,进行该卷定稿工作。6月,610日前往洛阳视察偃师商城等发掘工地。17日下午突发脑溢血,经多方抢救无效,于19日下午430分逝世,终年76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供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