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叶企孙:最后的大师风采

2010-02-25 |

叶企孙雕像

邢军纪的长篇纪实文学《最后的大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1月出版)详细地讲述了中国当代物理科学宗师叶企孙辉煌而坎坷的一生:从美国学成归来,他选择了讲台,这一选择,让他与科学家的桂冠失之交臂,却成为华罗庚、钱学森、李政道的伯乐,为国家培育了大量的科技精英。

清华大学新区第三教室楼的门厅里,矗立着一尊铜像。铜像一脸淡定,平静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学子,这就是叶企孙的铜像。

叶企孙(叶企荪)原名鸿眷。一般人只知道他是清华大学首任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少有人知道他是华罗庚、钱学森、李政道的伯乐。

叶企孙1918年毕业于清华,同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1920年以优异成绩获得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后转入哈佛大学攻读实验物理博士学位,师从后来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布里奇曼。1921年,叶企孙与其合作者的论文《用射线方法重新测定普朗克常数》震惊世界,他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大洋彼岸为祖国获得荣誉的人,时年23岁。1922年,叶企孙的论文《流体精压对铁、钴、镍磁导率的影响》再次受到世人瞩目,他的研究已经影响到欧美物理学界。

涉洋之初,他便选择了物理学,唯有科技方能救国是他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在叶企孙的影响下,他的很多学弟、学生、学生的学生在大洋彼岸都投身到科研中去,为日后中国科技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叶企孙学成回国,面临两个选择:做科学家还是做教育家。尽管执鞭从教不是他的梦想,但他还是选择了讲台,他深知,只有培育出更多的人才,才谈得上科技救国。叶企孙的这一选择,让他与科学家的桂冠失之交臂,却为国家培育了大量的科技精英,“舍小家顾大家”,他当之无愧。叶企孙的弟子施士元从师于居里夫人,受他之托,向居里夫人购买了0.5克镭,这是中国第一次购买镭。叶企孙始终站在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放眼世界,将他的学生送到一个个新的科学领域,为中国日后的科技发展铺下一块块坚实的基石。

叶企孙有些口吃,但并不影响他将知识清晰地传授给学生。他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实验室工作。他常说,就是不能给你们好的东西用,就是要逼你们学会自己动手。而正是这一点,对学物理的人来讲非常重要。赵忠尧1932年回到清华,1933年就与龚祖同合作完成了一项新的实验,而能够让他保持思维连贯性和科研持续性的具有世界水准的实验室,就是在叶企孙手里创办起来的。教育上他提倡“重质不重量”,国力微弱,既然不能实现“普及型”全民教育,那就把物力精力放在培养精英上面,在他严格要求下,当时清华毕业生的成才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当仅仅初中毕业且身有残疾的华罗庚出现在清华校园的时候,华罗庚并不知道这是叶企孙力排众议的结果。随后,叶企孙又将华罗庚破格提升为教员,并打破常规送他到英国深造,他的这些举动,为中国培养出了一位数学大师。1946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有两名去美国深造的名额,其中一个给了朱光亚,另一个,叶企孙则给了一名只有19岁的大二学生,而这名学生,11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他就是李政道。清华大学录取了20名留美公费生,有一名学生因数学成绩不及格未达到留学规定标准,叶企孙就让他住到自己家里,帮他补习功课,并帮他变更了专业,这名学生就是现在国人尽知的钱学森。

叶企孙终生未娶,将全身心都投入到培养人才上,而培养人才,正是为了让国家强盛起来。抗战时期,他秘密组织了一支“叶家军”,在冀中战场上,开始了另一种样式的科学救国实践。而后来发生的“熊大缜案”使他深受牵连以致晚年颇多波折却又是叶企孙始料不及的。

叶企孙如一头任劳任怨的牛,在中国科技的荒野上奋力前行,身后,是一片金灿灿的收获。淡泊名利,矢志救国,桃李争艳之时,他却隐身幕后,这才是真正的大师。(王志强)

转自 中国教育报 201021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