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刘节:一个历史家不屈的灵魂

2009-11-17 |

刘节

  刘节,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生于温州,1977721逝于广州。他出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二期,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的门生。同学中群星璀璨,有王力、戴家祥、姜亮夫、谢国桢等人。刘节在中国古代史、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地理学、考古学、古代思想史和史学史方面建树颇深,尤其对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考证最为著名。刘节的一生,表里如一、始终如一。他从不违心附和,无论怎么艰难,都坚持正直为人的原则。

  2009610,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第三次修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勾起了人们对文革前全国许多专家齐集北京翠微路中华书局校史盛况的回忆。谓之“翠微校史”。刘节是1963年被“点将”赴京。1965年刘节在中华书局被批判而“拂袖而去”,离开了北京,说明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有世外桃源的。在中华书局批判他的会议上他发言说:“我是学孔子的,我从孔子得到了好处,我不能忘恩负义。马列主义好,但我用不上,孔子的学说我用得上。开会总要发言,发言就要讲真话。我写了《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结果就开大会批判我,在大会上我没有认错。很多人劝我退休,我相信党,所以我不怕。”当时一起参与校史的吉林大学教授罗继祖回忆说:“教授平日持论有与当世抵牾处,在中华受批判,校《唐书》不终事而去。今日看来,其持论未必误。”罗又说,19665月,“当时姚文元《论海瑞罢官>》文出,大家已逆料一场浩劫将不免。教授受其单位迫胁,又以历史有问题,惧而蹈陶然亭水捐生。”教授即傅乐焕,点校二十四史的同事。作为历史学家,刘节不可能对那场浩劫没有预感,但他出于一个历史家的责任感,仍在学术研究上发表《清官是人民的要求不是统治者的美化》,反对姚文元的歪论。因此文,刘节成为中大文革中第一批被批斗的教授,受到严重迫害。

刘节日记手稿

  刘节是一个性格细致、自制力非常强的人,他记日记的习惯一直保持到逝世前两个月无法执笔才作罢。1950年代初期以前的,用毛笔誊写。解放后好一段时间后才改用钢笔誊写。和他的性格为人一样,日记同样写得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可惜战乱、动乱,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书稿、资料许多已散失了。

  现在能看到的《刘节日记》,最有学术价值、史料价值的,1939当是其中一年了。每一篇平均有八九百字,游历、交往、人事;研究计划和进展、自我修养的期许、每一天研究的思考,都完完整整地记录下来。一些思路整理写入专著中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记入日记,再作斟酌。今天的学者或许可以从中受到启迪。日记中出现的所交往的友朋的名字:陈寅恪、顾颉刚、王力、梁思成,马衡、缪钺、商承祚……群星璀璨,如雷贯耳。从人事的线索,研究者或又可串联起许多历史故事。

  解放后刘节的日记字数越来越少,文革中最少字数的日记,只有3个字!正如他的著述尚无战争年代丰富一样,毋需再解释原因。但是我们仍然看到,一个宁折不弯的正直学者,在困苦和病痛折磨中,仍然坚持着读书、思考、研究。

《刘节日记》

  《刘节日记》由教授长公子刘显曾整理。解放后几乎所有文史哲专业的学者们,都不让子女继承自己的衣钵,他们学的基本上都是不大招惹麻烦的自然科学。刘显曾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陈美延是我中山大学读书时的化学老师。不知是否会有血脉的遗传因素,陈美延退休之后边学边做,竟然把陈寅恪所有的著作、遗稿整理出版。正是在陈美延的示范和鼓励之下,刘显曾在2001年刘节诞辰100周年之际,发宏愿要把父亲残留的日记整理出版。隔行如隔山,殊不容易!今日书成,可以告慰忘父矣!(〈香港〉洪光华)

转自 信息时报 2009年11月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