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中国留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2008-10-23 |

1999年9月,国家表彰“两弹一星”功勋23位,人们自豪地发现,这里面有14位清华校友,而14人中,又有13人曾经留学海外。当年,他们背负着救国救民的使命,远赴海外,学成后又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在共和国不断发展、走向强盛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清华的骄傲,是中国留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王淦昌(1907-1998)1929年毕业于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三次地下核试验。他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
赵九章(1907-1968) 1933年毕业于物理系。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气象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质学家。先后创立了不少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辟了许多新研究领域,如气球探空、臭氧观测、海浪观测、云雾物理观测、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等。
彭桓武(1915- )1935年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领导并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
钱三强 (1913-1992)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受约里奥-居里夫妇指导,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44年被委任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钱学森 (1911-) 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6年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并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王大珩(1915-)1936年毕业于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谢菲尔德大学,学习,1948年回国。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导该所早期研制我国第一蜗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并使它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开发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
陈芳允(1916-)1938年毕业于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0SS0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加了我国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直接参与指导研制成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在我国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和运行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
郭永怀(1909-1968) 1940年正在西南联大航空系攻读研究生的郭永怀,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5年获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7年回国。担任九院的副院长,主管力学部分,并负责武器化的设计指导。被戏称为核研究领域的“三尊大菩萨”之一(另两尊是理论、试验部门的负责人)。1965年以后,郭永怀在参与氢弹研制的同时,又参加了人造卫星的设计。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赴北京汇报。飞机降落时发生坠毁事故,他不幸遇难。
屠守锷,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作为总体设计部主任和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中国地空导弹初期的仿制与研制。他先后担任中国自行研制的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的副总设计师,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他作为研制长征二号E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的技术总顾问,参与领导研制试验工作,保证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嘉墀(1919-)1941-1942年任教于西南联大。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参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领导和参加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在中国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领导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及数据分析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指导研制为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重大科研项目。
王希季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使我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仅有的掌握此项高技术的三个国家之一。
邓稼先(1924-1986)1945年从昆明西南联大毕业, 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1958年以来组织领导开展了核武器的基础理论研究,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组织领导了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的研究,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与试验工作。70年代初以来,在组织领导与规划中国新的核武器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光亚 (1924-)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并获物理学博士,1950年春回国。1957年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领导设计、建成轻水零功率装置并开展了堆物理试验,跨出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他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负责并领导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参与组织领导我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两弹”技术突破及其武器化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周光召 (1926-)1946年至1951年在 清华大学先修班、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1957年至1960年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级研究员。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是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贡献。
《清华人》2005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