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华罗庚60岁后的两次流泪

2008-02-14 |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60岁之后,有过两次流泪。一次是为熊庆来先生的死。一次是他获得法国南锡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时。

  熊庆来先生不仅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开拓者,也是最早发现并破格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任教的人。196923日,天寒地冻,风烛残年的熊庆来先生告别了这个世界。华罗庚尽管这时也已成为资产阶级反动大学阀”,但他一听到这个噩耗,仍不顾一切地赶到熊先生家。

  进入门厅,没有看到遗体,华罗庚已是泪流满面。熊家亲属告诉他遗体已送八宝山公墓,华罗庚不等他们说完,便向八宝山奔去。

  走进停尸间,华罗庚一时无法认出恩师,便动手挨个掀开盖在一具具尸体上的白布,终于见到了熊庆来先生。面对骨瘦如柴的先生的遗体,华罗庚放声大哭……

  华罗庚的另外一次流泪是在197911月,他来到法国南锡大学,参加了该校为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而举行的隆重仪式。学会主席把博士绶带披在华罗庚的中山装上,国歌奏响,华罗庚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一直到这个时候,华罗庚才有了比初中毕业更高的学衔。这一年,华罗庚已经68岁了。

  其实,早在1936年,华罗庚到达剑桥大学时,数学家海尔布伦曾就读博士的事问过他:你打算攻读哪一门课程?我们会为你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华罗庚回答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有两年的研究时间,自然要多学点东西,念博士太浪费时间了。我来剑桥大学是为了求学问的,而不是为了求学位。”

  在剑桥的一年当中,华罗庚完成了11篇论文,每一篇都可得到一个博士学位。

(转自:文摘报 200827日)

相关新闻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132020.11

    华罗庚在清华的三次“破格”

    总结华罗庚在清华这5年,可以说:“华罗庚自学数学最成功的一段倒不是他在家乡的时候。在清华这个时期才是华罗庚自学最主要与最成功的一段。这几年里,他把大学....

  • 032024.12

    以真启美 以美启真——华罗庚与诗词

    在以数学家之笔进行诗词创作时,华罗庚丝毫没有遗忘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他的创作实绩为现当代诗坛,尤其为科学家群体的文学花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132024.09

    华罗庚的对联与诗词

    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非。

  • 312021.12

    华罗庚在西南联大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爱国心切的华罗庚谢绝好友挽留,从英国剑桥大学毅然回国,1938年到达已搬迁到昆明的西南联大。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他在这里度过了近8年的时光。发表20多篇论文,完成两部数学史上的经典专著,在自守函数和矩阵几何研究上开辟新的领域,培养了王湘浩、钟开莱、王宪钟、朱德祥等几十位新中国院士或著名学者,并和闻一多、俞大维结下深厚友谊。一此时的西南联大,原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

  • 292024.02

    华罗庚:用数学为人民服务

    今天的人们不理解,为什么华罗庚会被称作“人民的数学家”?很多年前,他的外国同行也不懂,为什么华罗庚一定要把中国的数学搞上去,而不是把自己的数学搞上去?一个天才数学家为什么非要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数学?何为“优选”?大概没有人比数学家华罗庚理解得更透彻。他一生面临一次次重大选择,也在一次次“优选”中定义自己的人生。华老来了,办法就有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过一阵“华罗庚热”。华罗庚所到之处,总会有...

  • 132016.07

    华罗庚在西南联大

    1945年,矩阵几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诞生。它的创始人,便是在牛圈里成长起来的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而这一年,刚刚走出牛圈的华罗庚,只有35岁。

  • 082024.10

    华罗庚巧护李寿慈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和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李寿慈既是同乡世交,又是师生关系。1935年秋,李寿慈来到清华园求学时主动寻找华罗庚。在交谈中,华罗庚告诉李寿慈要做到读书不忘救国,要在救亡图存方面多做些工作。当年12月,有许多军警翻过清华校园的墙头,到学生宿舍区去抓捕爱国学生。几个凶神恶煞的便衣,命令在押的学生拿出学生证,他们对照着黑名单,凡名单上有的便当场抓走。由于李寿慈也参与了爱国学生运动,所以他也被列入抓捕...

  • 132022.06

    华罗庚:创造自主的数学研究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祖籍江苏丹阳,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被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新中国数学和计算机领域的开拓者。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1931年,被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1938年,被聘为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

  • 012022.03

    钱逊先生的两次学问转向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许多事,但并非所有的事都对我们产生同样大的影响。有些事情,其性质严重到挑战自己多年形成的人生观,被迫反思几十年来的事业,怀疑久已选定的道路。这时我们骑虎难下。有的人缺乏勇气,不敢面对,不愿挑战自我。有的人敢于面对,自觉挑战自我,终于开出了新天地,绽放出新光彩。在意想不到的遭遇面前,能重新选择人生道路的人不多,几次重新选择人生道路的人更少,钱逊先生可能属于两次改变人生方向、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