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林风:不惧白色恐怖 坚持科技报国

2016-11-18 | 贾广华 | 来源 《中国石化报》2016年10月21日 |

林风:石科院离休干部

林风,1911年出生,广东梅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4年燕京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斗争,在天津秘密为冀中八路军制作炸药、购买军用物资。后被日军逮捕,关押了6年零4个月,抗战胜利后才得以出狱。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石油、石化行业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过国家石油管理总局工程师、石油炼制研究所筹建处副主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高级科技顾问等职。

“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军阀必须打倒,革命就是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等革命成功后,大家都平等,人人都可以幸福地生活,革命的工作是光荣的,我愿意为革命工作而奋斗”。这是林风同志在参加学生团体时许下的誓言。

1937年日寇侵入,北平沦陷,清华大学关门,一些学生投身抗战,一些学生随学校南迁。林风怀揣科研救国的雄心壮志,借用燕京大学的实验室,决心继续把未完成的研究工作做下去。在燕京大学做研究期间,林风经常一个人在实验室做实验,礼拜天也不休息,在这里认识了地下党员陈絜同志,找到了组织。

1938年,林风被派到天津,在一家美国华侨的油漆化学工厂里工作,以制造染料作掩护,制造炸药、雷管等。为了把炸药顺利运入边区,林风想方设法把TNT伪装成市面上常见的长条状肥皂,成功运入边区。林风根据自己的化工知识,建议游击队把容易购买到的硝酸铵与TNT混合使用,爆炸威力也很强。在游击队作战中,这种炸药炸毁了日军坦克。消息传来,他备受鼓舞,打算为游击队提供更多的炸药原料来打击日寇。奈何当时炸药原料在天津已无法买到,这个愿望没能实现,他制造炸药的任务也不得不终止。

1939年,林风从天津去冀中游击队边区汇报,经北平到保定,发现所有去往边区的道路都被封死了,无法通过。后来辗转到定县,又遇暴雨,平津路因雨不通,未能到达边区。1939年7月底,因一名同志被捕,供出从林风手中获得伪区通行证,林风因此被日寇抓捕。面对日寇的审讯,他顶住了严刑拷打,沉着应对,避重就轻,没有暴露为游击队边区制造炸药、供应军需物资的情况,没有透露任何一名革命同志的信息。日寇最后以“支援游击队,非法领取通行证,并非法转借他人”的罪名,判处入狱十五年。

1945年,日寇被赶出中国,林风同志结束了将近7年的牢狱生活,参加到清华大学复校的工作中。后又遭国民党抓捕入狱半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林风同志回到熟悉的科研岗位,与同事一起,成功研究了抗烧蚀添加剂、合成新型润滑材质,解决了喷气燃料对镍铬合金火焰筒烧蚀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