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人与深圳40年 | 王汉忠:弦歌不辍,躬耕不绝

2021-05-08 | 文/庞峥琦 陈金路 马一杰 章琛 图/陈曦 | 来源 公号“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1-05-02 |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多年来,许多的清华人不约而同地将事业起点选择在深圳,怀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和勇于开拓创新的豪情壮志,投身于这片热土的建设。

为了致敬40年来在深圳各行各业奉献的清华人,献礼110周年校庆,“清华人与深圳40年”系列推送将为大家讲述部分清华人在深圳的奋斗史,分享他们对深圳特区建设的贡献以及人生感悟,激励我院学生在未来的成长成才过程中不断前行。

王汉忠,清华大学1957级水利系校友,因担任学生辅导员,延后至19637月毕业。毕业时部队来校选拔,王汉忠成为毕业班唯二入选者,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三工程研究所,参加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现场测试工程。在部队期间立三等功一次,后一直参加国防工程建设,198210月调入基建工程兵三十一支队技术科。1983915日集体转业深圳,先后在特区建设公司、深圳南油总公司工作。1985年担任深圳国际经济技术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开发福田保税区。1989年调入中深国际公司。19975月光荣退休。

历史记得,筚路沧桑

三天三夜,火车汽车轮转,跨过天山,满眼戈壁荒原。从北京西直门车站,到迢迢万里外的戈壁滩,赶赴“两弹一星”试验场的漫长枯燥旅途,如今却令王汉忠感慨万千:“领导不让问,我们就不问,同行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要去哪里,不知道要迎来怎样的任务”。车厢内意气风发的青年们不会想到,他们即将面对的,是关乎新中国立国根本的托天重任。

从清华毕业后成为一名“红色工程师”的历程并非在入学时就设定好的,而是有着一段机缘巧合。清华1957级学生为五年制教学,到1962年又延长了半年,19631月份整个年级迎来毕业,王汉忠因担任学生辅导员延长到19637月毕业。就在这延长的半年中,水利系增设了“930”保密专业,主要学习“爆炸力学”等课程。王老回忆道,当时所有同学都不理解水利专业为什么要学习爆炸力学,老师也守口如瓶,只是通知学生毕业后可以参军。能够参军是当时大学生的梦想,得知这一消息所有同学都欣喜万分。毕业后,部队并没有将班级同学全部录取,而是在8名同学中择优选取两人,王汉忠跻身其中。之后,便有了那段跨越重重山水的漫长旅途,王老在八一节当天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工程兵。

谈到戈壁滩上“两弹一星”的岁月,王老反倒平和而沉静。工程师们从研究泥土砖墙开始,分析土样、建造场地、开展试验。一年又一年,绿草和设备盖满了裂痕遍布的戈壁滩,那些或艰难,或痛苦,或振奋,或感动的一幕幕往事交织、沉淀、升华,从王老娓娓道来的语气中能够感受到,他乡似乎已成故乡。

“当时为了能够更早地研发出氢弹,刚刚结束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庆功宴结束后原班研究人员就马不停蹄地继续了下一阶段的氢弹研究工作。” 当时的人是艰辛的,为了分析一份样品需要在戈壁与北京、上海之间往复奔波,还往往得到失真的结果;当时的人是疲惫的,没有假期,没有娱乐,来不及回味上一次的成果,便不得不全力投入下一次更加困苦的挑战;但当时的人也是快乐的,他们有信仰,有狂热的精神依托,有存续国家、维系国运的使命担当。王老强调,当时的整个工作都是弹体试验与测试并行的。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拿着盲棍探路,那些曾经囿于种种局限而不得已的土办法,如今却是老一辈军工人献身精神与爱国精神的永恒丰碑。

1967617日上午820分,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以天震地骇之势拔地而起,随之欢呼雀跃的人群中,便有着王汉忠的身影。这颗巨大的炮仗,使我国逆袭了法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后,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鹏城记得,再续华章

谈及深圳,王汉忠老先生从1983年的那个春天娓娓道来,那是他与深圳故事的开端。那一年,两万多基建工程兵原地转业,脱下军装,王老先后为多个公司效力,为深圳早期的建设出谋献力。

“敢闯敢干”一直是深圳精神的一部分。王汉忠强调,清华校友们都很团结互助,此外,王汉忠谦虚地表示,他并没有对深圳建设做出多大的贡献,除了他以外,还有很多的清华校友,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付出。王汉忠举例,当时,他所在的公司在基建时,需要把“饱和土”运送到北京的实验室进行测试,但是路途遥远,运送到北京后的测试精度与在深圳的情况存在实验结果的误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团队在深圳建立了实验室,全力支持深圳的建设,相关实验的负责人,也是清华校友。

深圳的故事,是开阔创新的故事。王汉忠曾经工作的深圳南油设计公司,是深圳第一个使用CAD画图软件的设计单位。“比原来的用图纸手工画图效率要快很多,我们要学习新的东西。”王汉忠朴实的话语里充满着踏实肯干、开拓创新的毅力和决心。“我本来是水利系毕业,对这些画图的东西也不精通,但是我们清华人,对基础学科特别重视,所以当时学起来也特别快。”

回顾当年在清华的学习时光,课程本身与结业考试的难度至今令王汉忠记忆深刻。王汉忠非常关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他认为,正是在校期间对于基本功的反复锤炼,才让他在面对工程困难与问题时能举一反三、临危不惧。王老推心置腹地说,“可能现在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学生更愿意选择类似金融这样的专业,对一些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稍显不足。”但结合自身经历,王老认为,2020年之后的未来,基础学科将会更加重要。王汉忠动情且语重心长地讲,“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作为清华唯一一所异地办学机构,在深圳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学生,同学们应该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重视基础学科,在一些卡脖子的基础领域有所突破,将是未来的重任。”

学府记得,砥砺自强

回忆在校生活,王汉忠如数家珍。求学时那些缺衣少粮的艰难岁月,如今在这位耄耋老人口中,早已成为戏谑的趣事。但回忆种种,王老认为自己最感谢的,除了在清华学习的扎实的学术基础,还有“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清华体育精神。那时候北京的冬天很冷,大家的条件也不好,没有太多专业的体育运动设备。但即使在严冬,清华园里的学生和老师依旧坚持着运动的传统,这个锻炼的习惯也被王老保留至今。如今虽然高龄,王汉忠也仍会坚持每天散步,从不间断。

王汉忠拿出提前写好的文稿

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王汉忠拿出了满满7大页的手写稿,稿件中,字里行间都是为了此次采访精心准备的关于他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我年纪大了,怕自己忘记,所以提前先写了一点,我也不会用word之类的电子软件,我就手写吧。” 王汉忠在整个采访和交谈过程中,言行举止透着一种朴实且躬耕不辍的精神。其实那些最美好的岁月,都是最艰苦的岁月,只是被乐观、勤勉的人事后回忆,才深沉而幸福。

弦歌不辍、躬耕不绝,王汉忠用乐观与坚毅走过了八十年的光辉岁月,并用一生诠释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