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是一位科学界的巨擘,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他灿烂的科学人生和感人的人格魅力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日前,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1953年,在清华大学学习的王璲毕业后进入北京城建局工作,为城区规划出谋划策。1954年6月,他作为支援包头建设大军中的一员来到了包头,这一待就是五十....
今年是我们八字班本科毕业十周年,也是我加入学堂在线的第七年,但时至今日我都没有离开清华的感觉。一方面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于2013年10月发起建立的慕课平台,天然就拥有清华的基因;另一方面学堂在线也为清华提供全套的教学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了保障清华的在线教学相关活动,我仍时常进入学校,...
夏世铎,1920年生于北京,曾经在西南联大和黄埔军校——当时中国一“文”一“武”最好的两所高校就读。老人说,“刚毅坚卓”是联大精神;“爱国革命”是黄埔....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爱国心切的华罗庚谢绝好友挽留,从英国剑桥大学毅然回国,1938年到达已搬迁到昆明的西南联大。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他在这里度过了近8年的时光。发表20多篇论文,完成两部数学史上的经典专著,在自守函数和矩阵几何研究上开辟新的领域,培养了王湘浩、钟开莱、王宪钟、朱德祥等几十位新中国院士或著名学者,并和闻一多、俞大维结下深厚友谊。一此时的西南联大,原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
今年是华罗庚诞辰110周年 他传奇的一生 启迪、勉励着后人 也时时让我们铭记 求真、求善的科学精神 永不熄灭!
1945年,矩阵几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诞生。它的创始人,便是在牛圈里成长起来的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而这一年,刚刚走出牛圈的华罗庚,只有35岁。
1979年,一位科学家在72岁高龄之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上这样写道:“我亲身体会到在帝国主义蹂躏下,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入党,可以多做工作;不做工作,没意思;安度晚年,我不高兴;享福我更不喜欢。我喜欢这样一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位愿以身许国的科学家,就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
总结华罗庚在清华这5年,可以说:“华罗庚自学数学最成功的一段倒不是他在家乡的时候。在清华这个时期才是华罗庚自学最主要与最成功的一段。这几年里,他把大学....
2018年9月的一天,我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系崔振山教授那里,得悉他的博士后导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徐秉业教授已经离开人世有两个月了。噩耗传来如晴天霹雳,徐老师20多年来对我点点滴滴的关心、帮助,一下子都涌入了我的脑海,以前每每想到这些都会觉得幸福满满,那天却是心头酸酸。我是一个徐秉业教授远在上海的非清华学生,我和徐老师及工程力学系其他老师的“故事”要追溯到30年前,是徐老师用清华人的“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