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立之初,我们团队的目标就是做一颗创新种子,用算法让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尽快量产落地,最终实现规模化无人驾驶。我们的合作伙伴包括全球范围内的顶级车厂和....
汪燮卿院士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他提到创新需要三个要素,即“异想天开”的精神、实干的品质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我希望学生可以足够细心、敏感,并拥有开阔的视野,和不同领域的团队进行广泛交流,就像我们想到可以和北斗卫星团队展开合作一样。这样他们才能迅速将各种相关信息联系在一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派上用场。——熊少林,“怀柔一号”极目科学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86年的秋天,我们入学的时候,属于热能工程系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简称空六,现在该专业已经归入清华建筑学院。这个专业始建于1952年的土木工程系,曾先后经历“采暖通风”“供热、供燃气与通风”“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多个专业名称的不同阶段。我们班只有30人,经过多年的磨砺,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其中有设计院的院长和总工,有享誉建筑节能领域的科学家,有从事管理带团队的中坚力量,有充满创业激情的企业家……但在我的脑海里,记得的还是他们入校时的青涩,还有毕业后30年依然保存着的一份至纯至真的同窗之情。
2009年,深圳留学生创业园内的一间办公室里诞生了一家年轻的企业,这家名为“青铜剑”的初创公司,因成员来自于清华大学和剑桥大学而得名,同时,也寓意其“十年磨一剑”的企业精神。“3000多年前的中国商代便有了青铜剑,这在当时属于技术含量很高的兵器。我们团队的志向,就是想要在21世纪打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公司创始人汪之涵如是说。他带领团队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埋头研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
1月24日,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关村举行。纪录片全面还原了杨振宁的科学追求和家国情怀。“我们希望通过纪录片揭示杨振宁的研究成果对于每个普通人的意义,也希望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能激励年轻一代。”制作团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据介绍,在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华诞前夕,传记纪录片项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后启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发行都得到杨振宁的大力支持。杨振宁还帮助制作团队获得此前未公开的...
“科研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实验室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前沿软物质学院教授殷盼超(2005级化工)拿起一张看上去像塑料的“圆片”,这是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正在研究的质子交换膜。据透露,其科研团队在研究利用散射方法表征软物质方面,已经达到与世界齐平的状态。“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承担了教育和科研的双重使命。”殷盼超表示,他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句话...
1990年4月3日,山东威海,海风吹拂着海滩上阵列整齐的雷达天线。这是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驻守在这里的科研人员如往常一样,紧盯着漆黑的显示屏。但这一天,一件新鲜事发生了:屏幕上破天荒地出现了一个小光点。一开始,大家都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直到这支团队的领头人、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研究所所长刘永坦指着这个光点说:“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一时间,人们热泪盈眶...
奥运场馆所面向的群体,已经从服务体育比赛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扩展到更多的喜欢体育的普通人、喜欢文化旅游的家庭、喜欢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城市社区群体,甚至通过网络和电视的传播,抵达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只要我们在地表进行着空间的设计改造,就面临着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所以设计师依赖的数据或者人因测试的记录,并没有改变服务的对象,只是让设计师更好地用更精准的方法去服务这些对象。因此这种方法并不仅仅适用于像冬奥场馆这样大型的比赛设施,完全可以适用于城市所有空间的改造设计。我的团队和我通过这些设计更坚定了一个信心:建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所依赖判断的数据,永远来自生活,来自于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个人,而依赖这些数据去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反过来也是服务于生活中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建筑必须来自我们,为了我们。
2022年11月12日上午10点,湖南省清华大学校友会组织的急诊急救培训准时开始。校友会岳衡会长、严文交常务副会长和李蔓球副会长代表湖南省清华大学校友会,感谢湖南旺旺医院整形修复与医疗美容中心创始人辛佳炜校友发起组织的该次活动,热烈欢迎我们这次急诊抢救培训的重量级医生及团队。其中,湖南航天医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航天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陈金文医生,也是急诊科学科带头建设功臣、湖南急诊培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