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闻一多的昆明岁月

2015-04-08 |

闻一多(资料图)

  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搬到昆明,39岁的闻一多也决定从长沙来昆明。为节省路费,闻一多报名参加了学生步行团,走了40多天才到。

  刚到昆明,闻一多住在福寿巷3号,这是一个很浅的巷子,只有几户人家。房东姚医生是祖传的中医,家里开设了药房,平时很喜欢与闻一多交流。

  日本飞机第一次轰炸昆明的时候,闻一多因不见儿子放学回家就一个人出去找,日本飞机飞得很低,低到地上的人都能看到飞机里的驾驶员。闻一多就在一个木材厂围墙外靠着围墙躲飞机,结果飞机在围墙内投了一枚炸弹,闻一多头部受伤倒在血泊中,幸亏战地的服务队在城里搜救受伤人员,及时救治了他。

  1939年,日机对昆明的轰炸越来越频繁,闻一多就带着一家人来到晋宁,一住就是一年,这是他第二次搬家。一年后,闻一多一家最终搬到了龙头镇的陈家营,与华罗庚一家住在一起。陈家营住的都是西南联大的一些教授,如朱自清等。联大当时为闻一多一星期安排了4节课,由于大普吉陈家营离学校有些远,为了照顾闻一多,学校把4节课都集中安排,他就星期二上午从陈家营赶往学校,下午为学生上2节课,晚上就随意凑合住一宿,第二天又接着上2节课,下午就步行回家。

19467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他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记者 王姗)

转自《昆明日报》2015329

相关新闻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022008.12
  • 252011.08
  • 292007.11
  • 022021.03

    闻一多臧克家的师生情

    作为师者,闻一多先生对学生倾注了自己无私、真诚的爱与帮助,实为中国师者的典范。作为学生,臧克家先生对于发现和培养自己的恩师,一生都充满了“深深的敬仰和感激。”

  • 282017.12

    星陨滇南——西南联大在昆明辞世的四位教授

    西南联大仅仅存在了8年,却铸就了辉煌。西南联大的辉煌,是西南联大的师生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这其中,包含了把生命留在彩云之南的四位教授所作的奉献。

  • 152021.07

    闻一多和自己的歌

    母亲生前每忆及父亲,总不愿过多涉及自己及家庭私事。许多时候,是经过我们再三追问,她才谈起一点的。那炉边的回忆,也往往变成了我的“采访”。她总觉得自己和父亲的差距太大,不愿因自己而影响父亲的光辉。常说:“我配不上你爸,我真恨自己没有文化,没有能力。”“我算个什么,什么都没有,他那么喜欢我。”

  • 132010.04
  • 012011.08
  • 16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