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胡玉新的清澈与纯粹

2012-01-12 |

胡玉新有一张黑而清癯的面孔,眼神中闪烁着一种或许只有孩童才有的清澈与纯粹。这一点让我们印象深刻。毕竟,他已经是50岁的人了。所谓人生过半,人世沧桑,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却还能于眼神中保有那样的一份清澈与纯粹。在二炮某研究所工作的20多年间,他埋首于一项项科研中,孜孜以求,成果多多,凭的就是这种清澈与纯粹。

他身材不高大,也不威猛,但因这份清澈与纯粹,在我们眼里,甚至在所有知悉他的人眼中,会瞬间高大。

  有人告诉我们,胡玉新是一个兴趣寡然的人,因为他的活动场所只局限于办公室、机房、实验室、资料馆,生活内容除了搞科研、干项目,就是不断去靶场和阵地做各种与专业有关的试验。如此说来,胡玉新的生活似乎也确实称得上“无趣”,换句话说,就是清澈与纯粹。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20年来,胡玉新才能匆匆疾走,将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到科研和不断的学习中,得以从一个曾经青涩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军事科研领域的一流人才和专家。

  迄今为止,几乎每一个跟胡玉新共过事的人,都对他的痴迷和执着印象深刻。刚进研究所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精力充沛的他总是以一种让人吃惊的钻劲儿痴迷于阵地防护技术、计算机安全及军事网络等专业领域。无论在单位、家里,还是在班车上,在饭桌上,总有他看不完的各种书籍和专业资料。这份专注与勤奋,让他不断提高着自己的科技嗅觉和学术敏感度,也不断扩展着自己的专业视野。

  可以说,在对知识的汲取和专业进步的追求上,胡玉新是个永不知足的人。有一件事就颇能说明这一点。2005年,他已经41岁了,作为一名科研骨干,正承担着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但当他听说研究所的强军计划中有提供考博的机会,便立刻报了名。随后,在全力以赴做科研的同时,他用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每天晚上挑灯苦读至深夜,最后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的博士。当然,对于他而言,这也就意味着三四年边工作边上学、更艰辛更忙碌的岁月!但他依然兴高采烈,因为他觉得自己又得到了一次提高的机会。

  还有一件事,胡玉新也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胡玉新读大学的时候,只上过一个学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课,而且因为很少能够见到实物,那课上得也就等同于纸上谈兵。但到单位工作后,他发现研究室里的档案、科研成果等日常管理,大都借助于手工完成,便开始恶补计算机,最后居然开发出了一套让计算机专业的人都叹为观止的“计算机计划管理系统”,实现了单位日常管理的计算机化。后来,当计算机逐渐普及,他“计算机专家”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别的办公室计算机出了问题,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说:“请小胡来!”自然地,“小胡”一来,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阵地洞库是导弹的“安乐窝”,但由于自然和武器使用上的原因,有时也弥散着一些有害气体,如果浓度超标,会对部队人员健康产生危害,大范围泄漏,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要防止这种气体危害,必须实时监测,只有测试准确,才能及时采取措施。然而,阵地条件不好,实时监测非常困难,国内外至今也没有攻克这个难题。

  阵地安全的责任,牵引胡玉新选择这块硬骨头啃,他下决心研制一套自动监测系统。这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工作,相关资料少得可怜,胡玉新只能在摸索中前行。他们认真分析这种气体的生成机理,进行大量验证试验,穿云破雾,独辟蹊径,开创性地提出一种新方法,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

  找到了登山的路径,还要用艰苦地攀爬达到顶点。苦苦求索中,遇到一座“冰山”挡路:就是取样滤纸的研制。这需要材料、化工、造纸等多专业融合,胡玉新对这方面一无所知,但他秉烛苦攻,检索探寻,终于打开智慧闸门,获得成功。

  胡玉新敢为天下先。他调动一切潜质潜能,闯关夺隘,后劲井喷,带领课题组驾驭先进的技术,打造了专用电路模块,解开了探测器温度漂移难题,铸就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监测处理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测、超标报警、及时应对全自动化。目前,这一系统已大批量装备部队,为阵地人员和环境安全撑起保护伞,也摘取了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桂冠。

  作为一个普通高工,胡玉新已完成重大科研项目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10余项,还有多项国家专利。他始终坚信:一名科技人员,搞好科研才是硬道理。只要能多出成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心血和忠诚,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胡玉新就是这样清澈与纯粹。

(王铁 朱宝书)

转自 解放军报 2012112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