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诗人穆旦的故事

2010-01-18 |

无名的野花开满头

穆旦是一个诗人。他的诗,是中国苦难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留下的最优秀的诗篇。

穆旦原名查良铮,六岁起在报刊发表习作。1935年,十七岁的穆旦同时被三所大学录取,他选择了清华外文系。1937年,日寇侵占平津,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清华、北大、南开,南迁组成临时大学,就是著名的西南联大。

流亡的路上,十九岁的诗人写下了《野兽》,发出一个苦难民族的悲号。

诗人到长沙后,日本人又打来了。家境困难的学生在闻一多等十一位老师带领下,步行转移到昆明。三百多名师生开始了横跨湘、黔、滇三省、行程三千多华里的长途跋涉,穆旦也在其中。三千里的徒步跋涉,穆旦酝酿了《三千里步行》诗作:“坐在高门槛上,晒着太阳,从来不想起他们的命运”,“我们走在热爱的祖先走过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抗拒那曾在无数代祖先心中燃烧着的希望”。到了昆明,穆旦的诗风变了。他从长沙步行到昆明,看到了中国内地的真相。他的诗里有了一点泥土气,语言也硬朗起来。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1941年底,穆旦写下这诗句时,已从联大毕业、留校任教一年多了。就在这时,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3月,穆旦毅然弃笔从戎,加入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战场。

由于战略上的失策,仅仅几个月后,中国远征军只能全面撤退。穆旦所在的第五军被迫退入胡康河谷。那是一片至今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方圆数百里都是无人区,当地人叫它“野人山”。穆旦迷失在原始森林,还染上了致命的疟疾。穆旦捡了一条命。

三年后,穆旦发表了《森林之魅——祭胡康河谷上的白骨》:“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在民族危亡面前,穆旦经历了生死考验,造就了穆旦诗歌的辉煌。当穆旦在我们民族心灵上刻下这一系列的诗篇,他还不到三十岁。

1952年,穆旦已在美国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妻子周与良刚刚拿到博士学位,他们正筹划着一起回国。但这时朝鲜战争爆发,所有留美的中国学生都不许回国。穆旦夫妇费尽周折,等了两年才拿到离境的签证。

那时,穆旦在美国也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了,靠写作也能过很好的生活。但他不愿意。夫妇俩还可以到美国南方的大学教书;在印度德里大学担任教务长的穆旦堂兄査良钊也寄来了聘书;还有人劝他们去台湾,但穆旦坚持要回到新中国。

穆旦亲历国民党的腐败。新中国的成立牵动了他。他说,要把世界上美的东西介绍给中国,为这个民族增添文学的滋养……

(英崴嵬)

转自 新民晚报 2010年1月1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