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沈从文1976年的苏州之行

2022-03-04 | 陈益 | 来源 《中华读书报》2022年02月09日 |

19768月间,唐山大地震造成难以料想的破坏,也给整个中国带来了不祥的预兆。沈从文先生刚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开始从事中国服饰史的研究。北京到处是闷热的防震棚,人心惶惶,日子很不好过。沈从文得到的防震棚,矮小得连搭张床铺都不够,晚上只能蜷曲在藤椅里睡觉。夫人张兆和思忖再三,决定与沈从文先生携孙女沈红,到苏州九如巷娘家兄弟“小五哥”张寰和家暂住,于是有了长达五个月的苏州之行。这段特殊的行程,成为沈从文晚年生活的一抹亮色。

这年10月,沈从文在苏州,给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程流金及其家人写了一封信。信中,他为这次在上海一住十天,打乱了他们家的生活秩序,深表歉意。因为程流金一家让他临行时带了大包小包,他甚至调侃自己是用“做巡抚”的办法,“走单帮”转回苏州。信写得很长(差不多有五千字),写了好几天,其间去了太湖边果园之乡窑上看桂花,也去了甪直(书中误植为用直)保圣寺看泥塑罗汉像。写这封信的时候,恰好北京传来“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他含蓄地说:“对这次初初听来如‘突然’,其实却是‘必然’的新问题,把我们所想象的几乎在一夜之间便变成现实,使得每个成年人都像年轻了十岁……”他联想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联想到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迫切地希望回到尚有地震隐忧的北京,与小工作室中的所有共存亡。他觉得,打拳、练功、喝茶,用小笼包子作早点的从容日子,是十分可怕的。“我哪里会用同样方式做‘逍遥公’,消耗这仅有几年生命?”

这封信,刊载于沈从文别集《七色魇》(中信出版集团20172月),被认为是沈从文“文化大革命书信选”中比较重要的一封。耐人寻味的是,信中并没有提及这年夏秋之际离开北京,去往苏州、上海时,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轶事——他们夫妇与孙女沈红,曾在古镇锦溪居住过一些日子。锦溪清澄的湖水,给沅水之子沈从文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

前往锦溪的原因,一是苏州九如巷的房子十分狭窄,盛夏季节本来就嫌拥挤,住下他们三人,更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二是媳妇张之佩(小儿子虎雏妻子)是锦溪镇人,亲家也姓张,居住在镇北天水桥堍。夫妇俩与沈红于是乘轮船来到了古镇锦溪(当时称陈墓)。

锦溪,五湖围拥,面湖而建。这里东靠上海,西依苏州,但以水路沟通仍然不便。百年间古镇衍成了“枯灯夜读”的习俗。从清末和民国初年开始,古镇陆续走出了一百多位学子,去往世界各国留学,归来后成为各门学科的带头人。沈从文于水有特殊的感情。他说:“我所写的故事,多数都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岸边作为背景。”锦溪的水,与湘西的沅水风格迥异,这里远离京畿,秀美、富庶而又宁静。他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片水土。

住了一个多月后的1221日,沈从文给儿子、儿媳写信道:“镇上景色人事给我的印象都极好。我每天早晚都去镇上热闹处看看上市种种,还必在门前或观音桥看来去船只许久……”

在锦溪的日子里,沈从文常常站在五保湖畔的十眼桥上凭栏而望,静静地看着天空翻飞的湖鸥,渐远渐近的帆影,湖中的陈妃水冢,总是若有所悟。他打了一个比方,如果说湘西的沅水是一个赤膊拉纤的纤夫,锦溪的湖泊就好像睡梦中的少女,淳朴、宁静、清雅而又含蓄。在这孕育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一日三餐有鱼虾,他却不愿做“逍遥公”,始终惦记着自己正在做的事儿。有一次,看见河里一条船上一位农村妇女的绣花头巾和镶边印花布裙,竟像孩童般欢悦。回到家里,还不停地惦念着。第二年,他又让去锦溪小学读五年级的孙女沈红找一身那样的服饰,而且一定要旧的。显然,是为了他的服饰史研究。

回想起来,那时我已经从事一些跟文学有关的工作,因为父母亲住在锦溪,常常会去那里。但我只知道天水桥堍张家是书香门第,几个孩子特别聪慧。因为家庭出身的缘故,“文革”前后他们的生活道路并不顺畅。对作家沈从文的到来,我却浑然不觉。那时候只有八个样板戏和浩然的小说《艳阳天》,没有人读沈从文。后来,我有机会来到湘西古城凤凰,首先就想参观沈从文故居。清代风格的小巧的四合院修缮后,成了旅游景点,未免拥挤嘈杂。除了从北京运回的先生的书桌和椅子,还有耳房南墙上,用毛笔抄写的沈红的文章《湿湿的想念》,以其深邃与浓情,让我久久谛视。我们来不及去拜谒先生的墓地。知道沱江畔的听涛山,一块竖长的石碑上,刻有画家黄永玉为表叔沈从文写的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墓地没有坟冢,只树立一块天然五彩石,正面镌刻着沈从文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是姨妹张充和的撰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此外,还有沱江,还有沅水,还有为了他而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们。

197612月底,沈从文夫妇终于离开苏州返回北京,却特意将孙女沈红留在陈墓(锦溪)。她两度借读于陈墓(锦溪)小学,在外婆家住了好几年。对于湘西的水和江南的水,对于爷爷的人生和命运,沈红认识得尤其透彻。她说,爷爷水味十足的哲学,在自然平和之中,把一切变故兴衰看得明明白白。“爷爷非道家,却有一双明明白白的眼睛,以清丽的眼,对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为爱欲所眩目,不为污秽所恶心,同时也不为尘俗卑猥的一片生活厌烦而有所逃遁……”

天水桥堍,张家的房屋至今仍保存完好。亲家曾写信告诉先生,陈墓(锦溪)镇这几年变化很大,文星阁修好了,十眼桥也修好了,五保湖到处是船。他点点头:“应该好好地保存,这些都是锦溪的宝啊! 我真想再去锦溪……”


相关新闻

  • 252016.03

    清华大学1976年大事记

    1月8日 周恩来总理逝世。3月31日 全校举行第三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实践誓师大会。1800多名学员开始进行社会实践。9月9日 毛泽东主席逝世。10月6日 四人帮备隔离审查。12月30日 本校举行工...

  • 252021.04

    精仪系召开1976级校友座谈会

    4月25日上午,精仪系1976级校友座谈会在9003大楼402会议室召开。

  • 132020.08

    1976

    土木系1976级同学毕业30年返校和朱金铨老师重逢(2010)。1977年3月,1976级近2000名新学员入学。

  • 282024.02

    沈从文与《装饰》

    说起沈从文与刊物的关系,有一家杂志与他的关系是比较重要的,那就是于1958年创刊的《装饰》杂志。当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工艺美术综合性学术刊物。也算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合并入清华大学)的学报。编委会成员就有沈从文,还有陈之佛、陈万里、张光宇、张仃、雷圭元等美术界的名家。沈从文在该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工艺美术的论文,其中不乏后来的名篇《龙凤艺术》《鱼的艺术》《蜀中锦》《谈皮球花》...

  • 092021.12

    1948:梅贻琦校长的宁沪之行

    在清华迄今110年的持续发展中,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有许多,梅贻琦(1889—1962)无疑是其中独树一帜之人。从1909年名列第一批庚款留美生开始,其命运就与清华紧密联系起来,堪称“寿与校同”。正因为此,“梅贻琦研究”也成为清华校史研究中不变的课题,从来都是被关注的重点。

  • 072021.05

    航院召开工程力学系1976级毕业40周年校友座谈会

    2021年4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1976级工程力学系校友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北楼N-414会议室召开返校座谈会。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主任陈常青老师主持会议,12名1976级校友出席座谈会。陈常青老师首先对校友们的返校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介绍了航天航空学院的历史沿革并向各位老学长介绍了学院近期的发展情况。陈老师介绍到,工程力学系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了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有很强竞争力的科研实力。郑泉水院士团队的结构超滑研...

  • 252015.11

    沈从文援手卞之琳

    从现代文学史的记述看,诗人卞之琳的第一本诗集为1933年5月出版的《三秋草》。其实,在此前还有一部《群鸦集》由他人编辑出来,可惜最后出版受阻,不然的话....

  • 262010.04

    清华大学1976级毕业3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4月25日,值此母校99周年华诞之际,清华大学1976级校友带着对祖国的奉献和对母校的眷念,从海内外和祖国各地重返清华园,与学校的领导和恩师共庆毕业30周年。

  • 072020.01

    张国生:我是一名1976级工农兵大学生

    人缘好、机会好是很重要的。要知道全厂各车间被推荐的都是党员,副主任、书记或副书记等,而我只是团员,从2000~3000人中冒出来,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 222015.12

    卞之琳为何埋怨沈从文?

    1949年4月8日,前两年去国,此时刚刚借道香港回到北京的诗人卞之琳,带着一种应和中国巨变的“十分兴奋”,给远在上海的巴金写去一信:“我已经回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