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原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到访上海电气,与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冷伟青亲切会面,一起重温新中国最早的万吨水压机诞生的故事,感悟历久弥新的“万吨精神”。集团党委副书记、市机电工会主席朱兆开参加座谈。今年96岁高龄的林老先生原为上海重型机器厂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由他担任副总设计师制造的1.2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作为第一台国产大机器,标志着中国重型机器制造业步入了新的水平。提起还在运行...
“在清华工作的30年,我亲历并见证了环境学科一步步发展壮大,可以说,这里是我的‘舒适圈’,可以‘躺平’。但我想再突破一下,希望在生态环境学科前沿方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恰好有这样的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开垦一片新土地是很令人兴奋的。”余刚说。
陈茹玉(1919.9.24-2012.3.11),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假如人生用幸福来做评判,有所追求是幸福的,实现梦想亦是幸福的。对于我国著名的有机磷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茹玉而言,她称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为祖国建设事业贡献自己全部力量。陈茹玉在查阅资料动荡中开启化学之路陈茹玉是在动荡中开启化学之路的。1938年春夏之交,怀揣着科学救国的愿望和强烈求知欲的陈茹玉离开天津,孤身踏上了西南联大求学的旅途。陈茹...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2022年对于纤维领域而言是极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国产碳纤维终成长为中国市场的主流供应,国产份额首次超越了进口量。对于行业发展现状,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吕春祥(清华大学化工系1984级校友)收集了详细的数据,有着自己的判断。作为碳纤维领域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吕春祥预测,国产替代的趋势将会愈来愈强,中国大陆企业占据全球产能半壁江山指日可待。“不仅仅是产量,在...
○王雪冬 编者按:马利国,1993年入学,1993-200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直博。
张文裕(1910.1.9—1992.11.5),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中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世界上第一个发现μ介子的科学家。张文裕在奇特物理原子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和我国高能物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张文裕(1939—1943任教西南联大物理系)抗战爆发,他向英国剑桥大学申请提前考试,回到战火纷飞的祖...
他在留苏学生中被首批发展入党/他在回国后主动申请到工程一线锻炼/他遭遇工伤事故,右腿被压断,却仍保有坚强意志,住院治疗时热诚服务病友/他边干边学,从无到有开拓我国水工抗震学科/他在耄耋之年,担起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专家组长的重任/他说自己“无时不在以自己的行动,向党交出答卷”他勉励同学们“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做出更大贡献”
很多人不知道,当我们乘坐高铁,奔驰在铁轨上时,就已和一位焊接专业领域的老院士,产生微妙的关联。为了让火车平稳地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十多年前,已经年过80岁的潘际銮院士曾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穿着厚棉袄,站在南京段的铁轨边上,在深夜里测定钢轨的焊接工艺。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工程专家。他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焊接专业泰斗,一手筹办了全国第一个焊接专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解决了国家一个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