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周静, 2002年进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获传播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中建一局地产公司任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行政总监,中国建筑一局集团党委工作部/品牌管理部/工会工作部部长,现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政工部、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副主任,负责宣传、品牌和文化工作。
央企文化部副主任周静
在清华校园里很多中国建筑的作品,清华新学堂、苏世民学院、清华艺术博物馆……但是很多清华人并不知道;每天工作在央视办公新址的央视人他/她们也不知道这是中国建筑建造的;每一个城市都有地标建筑,这些地标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但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可能并不关心这些地标是哪个企业建设的,也不了解这些地标的建设者的故事和他们背后的精神。
文化的力量
“幸福源自对时代发展的感恩,源自企业进步的荣耀,源自诚信、尊重、公平、透明的组织氛围,源自担当责任的信任与能量,源自艰辛付出后收获的喜悦和分享,源自奉献企业的坦然,源自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身心。企业的发展空间有多大,员工的幸福空间就有多大……”
——《中建信条——先锋文化》
我从清华新闻传播学院毕业后回到中建,当时中建一局重启地产业务,从办公空间装修、人员招聘、改制增资开始,与保洁谈服务、为员工上社保、跑工商办增资,这些工作与我们所学的专业看似没有一点关系,但是以工匠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背后支撑的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是“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中建价值观。六年多的时间,在“拓展幸福空间”使命的引领下,我们团队编写战略规划、建立组织管控体系、搭建ERP系统、创建“星火、基石、领航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和以“壹誌”为载体的两微一网一刊品牌文化媒体平台,实施“幸福工程”,公司也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
2014年初我调至中建一局党群工作部/品牌管理部,三年时间,是我们团队拼搏的三年,也是我们“坚持中国品质、永争时代先锋”的三年。加班到深夜回家的我们经常被保安质疑我们的职业,团队的奋斗也让我们的工作获得了多方认可。在中建一局党委领导下实施的“中建一局大党建格局”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获得国务院国资委肯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发成果,北京市国资委列为重点课题推荐至北京市。策划开展“互联网+基层项目员工思想调研”,入选全总《工会要情》,成果被全国总工会推广。诚信体系建设成果获全国政研成果三等奖。我们以知、信、行体系深植先锋文化,构建“时代先锋、一局先锋、我身边的先锋”榜样金字塔。我们建立品牌管理体系,以高大新重外品牌工程、国企开放日和把微笑带回家等大型品牌活动、中国质量奖等重大宣传为重点,实施全媒体、全触点、全生命周期和全员传播,提升企业美誉。我们运营管理《建设者》报、官网、微信、微博、先锋内刊、企业党建参考网等媒体矩阵,打造融媒体中央厨房,仅用一年时间完成“品质·先锋”展馆、系列宣传片和系列画册等品牌营销传播产品的制作……付出终有收获,中建一局获“十二五”全国文化传媒三十强、全国建设行业信息宣传先进单位,《建设者》报连续三年获“金页奖”、中国内刊好报纸特等奖,官网荣获全国建筑行业精品网站、全国工程建设行业一级优秀网站,企业文化小故事书、《中国第一高》品牌故事书等获得“十二五”全国企业文化优秀传播媒体,微信公众号获最具创新力新媒体奖。
塔吊里的诗人
“王华故事开阔了企业品牌传播的视野,以往的企业品牌传播说的都是大工程、大机器,讲的再美也是物的美,没有展现人的风貌,透过企业人才能更好地讲企业故事。”
——《中国第一高》品牌故事书
在接手中建一局品牌工作后,我们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宣传好当时中国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项目。带着这个问题我去请教了时任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的胡钰老师,临走时胡老师送给我一张光盘《一线工人故事会》和一本期刊其中有工人劳模郭明义的故事,他鼓励我说:讲好央企故事可从讲好央企一线人的故事开始,可以用两到三年时间将这个工程宣传透。两年的时间,在国资委新闻中心的指导下,我们团队策划推出天地英雄——“高空之眼”王华和“岩土特工”周予启,其中王华作为中宣部五一重点宣传人物,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集中采访报道,央视《新闻联播》时代先锋栏目播发,王华、周予启分别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十大最佳故事”、“十大最有故事工程师”,入选《一线英雄传》,《最后一百米》获中国国企好新闻三等奖,与央视策划《塔吊里的诗人》参加亚广联大赛在40余个国家展播。著名作家梁晓声称王华是“工人中的英雄”,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说:王华故事我看了三遍没看够,王华故事转变了世人对中国工人的传统印象,以往印象中中国建筑工人只会出大汗、卖大力,但王华不一样,他有绝技、有文化、会写诗、有人生追求,王华已经成为中国新时代工程建设者的代表人物;王华故事告诉人们,平凡人如果专注地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的,平凡人也能实现“英雄梦想”。王华是一个普通的塔吊司机,他专注敬业,把吊装这项工作做到了极致,实现了人生的梦想,激发了普通人争当先进典型的奋斗激情。
责任的担当
“清华学子走央企”活动中,清新人来到中建的项目,以创新的视角和话语讲述一线建设者的故事,“最快速度、最优质量、最精技术,让我们看到了中建对建设行业的极致追求和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
2017年初,我调到中国建筑总部,我们团队正在筹划编制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商议此次报告的主题时,我们最终锁定“担当”这个关键词,因为我们觉得没有哪个词更能代表我们所热爱的企业。
担当时代责任、打造中国名片。中国建筑组建35年来始终秉持共和国长子的责任和担当,拓展着家国天下的幸福空间。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投资建设集团,中国建筑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7位、《财富》中国500强第3位、全球品牌价值500强第44位、国务院国资委连续7年经营业绩考核A级,以全产业链能力提供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服务。在中国90%超过300米的超高层、3/4重点机场、3/4卫星发射基地、1/2核电站、1/3城市综合管廊源于中国建筑;每25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人使用着中国建筑营造的空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诸多重要项目;中国建筑居于中国设计行业榜首、旗下中海地产连续十三年获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品牌,是国家城镇化建设、走出去战略的代表者,也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力军。在全球致力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成就伟大复兴的新时期,中国建筑主动担当时代责任,打造绿色工程,助力减缓气候变化;传播匠心文化,为全球奉献精品工程;贯彻国家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外交;推进公益事业,推动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帮助投资建设从业人员实现自我价值,提升25万员工和150万农民工的幸福指数;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进民生福祉;全方位助力国家打造“中国建造”品牌,让中国建造在全球奏响华丽乐章……
去年,李克强总理曾问:“中国建筑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中国建筑用责任与担当的实绩做出了回答。今年,中国建筑提出1211发展目标,其中一个“1”即打造世界投资建设第一品牌,讲好中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们团队的责任与担当。让世界全面的认识中建、认识中国,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