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走在化工道路上的“女神”创业家张晓晗

2018-01-22 | 魏娟 | 来源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学生微信公号“卡安”2018-01-14 |

张晓晗,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专业1993级本科,1998-2003年于美国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攻读材料学博士学位,进行紫外固化电子封装材料、计算机芯片和高端电子设备中的封装材料增韧、抗疲劳和改性研究。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工作三年,然后回国创业,在江苏无锡创立江苏汉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防雾膜等产品研发和生产。其创业项目紫外固化防雾膜,打破了欧美技术和市场垄断,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均处于领先水平。2013年,张晓晗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她总是说她没有什么故事值得分享,但在我看来,这是她经历风雨之后眼中的云淡风轻。

与印象中挥斥方遒的企业家形象不同,张晓晗亲切爱笑,风趣又充满活力,让人不由得生出亲近感。多年的舞蹈练习,让她始终保持着匀称的体态和优雅的风度。如果不说,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位理工科博士,同时也是高分子材料公司的董事长。

张晓晗

1993年,张晓晗凭借优异的成绩保送到了清华大学,填报志愿时,她坚持选择了不少人看来颇为冷门的化学工程系的高分子材料专业。这一选择既是出于对化学的热爱,也是前期做了许多关于学科内容的功课、经过慎重的考虑才做出的决定。事实证明,她将这个选择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越做越喜欢。

出生在天津附近的小县城,张晓晗小学时便热爱文艺,还曾经被当地文化艺术单位作为后备演员来训练培养。然而后来因为“学习成绩太好”,而一直坚持“在艺术之路上打酱油”,直到进入清华,参加学生艺术团舞蹈队,才得“重拾舞技”。当时的舞蹈队的同学大都是艺术特长生,而张晓晗这样的“舞蹈爱好者”是不太起眼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只能“专业跑龙套”。她在队里主动做了许多杂务工作,练习之后整理舞蹈用具,演出时将队友甩丢的道具收起来……天生爱照顾人的性格让她乐在其中。后来同学们选她担任舞蹈队的支书,她才意识到原来平时的举动大家都看在眼里。担任舞蹈队的支书又不同于班级支书,组织大家演出,外出拉赞助,与许多不同的人打交道,这份工作经历让张晓晗在后来的创业过程中受益匪浅。

舞蹈队合影

回忆起在清华的日子,张晓晗说自己并不是那种学霸型的学生。“上大学以前,总觉得没有什么比成绩更重要,那时候考试扣一分就会难过很久,有时候很焦虑,也不够理解成绩不好的同学。上了大学以后,对分数没有那么介意了,再回想以前,觉得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在高考前一定要补上短板,不能因为偏科而影响成绩。而上了大学以后,应该知道自己最喜欢、最擅长什么,最坚定不做的方向是什么,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一个人的能力评估不只是学术水平,还包括意志力、沟通能力、领导力等方面。将来不管从事什么工作,这些能力都至为重要。”

大学开学没多久,张晓晗的母亲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每个周末都回天津照顾母亲。以前一帆风顺的生活变得截然不同。“后来经历多了,我慢慢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当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境遇你就很难体会别人的心态。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不应该总想着自己要什么,而是‘你要什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张晓晗的本科清华时光

清华本科毕业后,张晓晗前往美国里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是一所私立的研究型大学,中国留学生不算多,但其著名的高分子材料中心吸引了张晓晗。博士期间她主要进行了紫外固化电子封装材料、计算机芯片和高端电子设备中的封装材料增韧、抗疲劳和改性研究。博士毕业后,张晓晗在美国的一家新材料公司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工业化和市场化研究,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在重金属吸附处理、功能性高分子、涂料等领域均有研发和产业化经验,为回国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留学的经历对我来说就像是坐了一次时光机。”张晓晗想起1998年前往美国的经历,发出感慨。当年美国社会的发达程度领先中国至少二十年,也正是这种差距让她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和高分子材料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在美国工作几年后最终选择回到了国内开始创业。“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开始追赶上发达国家,但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还是会非常有收获的。我们成长的环境相对单纯,在国外遇见不同背景的人,试着去理解原来从未思考过的东西,能让自己的观念更加包容,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变得更深刻。”

张晓晗在Lehigh大学

创业之初,依靠美国公司引进的光学涂料生产技术,张晓晗在江苏无锡建立了汉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推出了一系列光学功能涂料产品,性能和作用时效均优于国内市场上的其他产品。随着公司效益的扩大,公司也逐渐从最初的依赖型生产转变为拥有自己研发团队和研发成果的新材料公司。目前,公司的研发团队研发的具有防雾、强化作用的光学级功能性塑料膜与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传统工艺相比,具有更加高效、低能耗、环保的特点,生产单位面积光学膜可节约能耗8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上百倍,且更容易实现流水线生产。2013年,由于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出色表现,张晓晗入选了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汉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张晓晗坦言,在创业的过程中曾受到了许多校友的帮助,创业地点——江苏无锡的选择也是来自于校友的建议。这让原本就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她更加热心于校友服务工作,在长三角地区创业的清华化工系校友很多,大家会不定期地聚在一起,交流最近的创业进展,寻求可能的合作机会,善于沟通的张晓晗就承担了聚会筹划者和联络员的角色。天生健谈的她甚至被系友们打趣说如果去她开一档脱口秀节目绝对比现在当董事长要挣得多。“清华校友会的工作在全国所有高校中独树一帜,清华的校友之间有着极大的默契和信任,大家更能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在和清华的同学交流时多是三观一致,大家相互之间鼎力相助,尤其是化工系的同门,在一起合作项目的特别多。这真的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2014年由化工系和校友总会主办的清华大学长三角化工与新材料校友论坛,张晓晗为核心组织者之一

鲜为人知的是,创业不久,张晓晗的父亲去世,母亲也卧病在床,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教育年幼的女儿,当时的压力之大,常人难以想象。现在提起来,她也只是淡淡带过,“压力大也要一样面对,事情还是需要一件一件地完成,这就是生活。我告诉自己不要着急慢慢来。困难就是帮助筛选竞争者的,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困难,人怎么能够成长。”经历过了那个时期,她愈发能理解生活的不易,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在张晓晗的朋友圈里,可以看到许多女儿的画作和英文诗,充满了童趣和独一无二的巧思。即使公司的事务再忙,张晓晗也会抽出时间来陪伴女儿的成长,做女儿最忠实的读者,节日陪女儿做手工,为女儿开设英语儿童诗讲座,鼓励女儿做公益……张晓晗完美诠释了一位温柔开明的母亲形象。

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张晓晗一直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中学习工作。“很多人一提起化工总是联想到危险、剧毒,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个学科,没有了化学工业,我们的地球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这些年我接触的东西越多,便发觉化工学科有更多的可能性,不管是专注科研还是开拓创业,都大有可为。高分子专业本身的历史不算太长。我在读博士期间还看到过徐僖院士(1921-2013,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48年在里海大学读硕士时的论文。那个时候还没有高分子专业。化工和高分子专业涉及的行业极其广泛,从生物医药的人造皮肤、生物材料,到日常生活的食品、纺织、服装,样样都离不开化工或高分子专业的知识。不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开发更新的技术,而且有化工背景对生物、环保、材料等行业的理解和问题解决也会有很大帮助。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们系创业的系友也非常多。因为这个行业发展空间还很大,本专业经验积累很重要,到创业时切入点也多。从对资金要求不高的一些精细化工项目,到一些很大的石油化工项目,甚至从事环保或者生物制药都亲眼见过不少。我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在自己所处的领域里做到不断创新,保持领先地位。”

张晓晗与本文作者魏娟合影


相关新闻

  • 112020.08
  • 022010.11
  • 092023.03

    张红云:成为更好的自己——感谢在成长道路上给予我鼓励和帮助的人

    去年我参加毕业典礼时,恰逢清华大学物理系复系40周年,我有幸聆听了许多校友前辈们在科研道路上的心路历程,可以说,物理是他们一生的理想与热忱。而物理学于我而言,既是儿时的梦想,亦是穿插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的一条纽带。我真正的接触科研是从成为一名博士生开始的,几年的时光虽然短暂,却是终生难忘的一段珍贵经历。回望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是:不断地成为更好的自己。梦开始的地方我小的时候很喜欢上自...

  • 072011.09
  • 282022.04

    “创业路上的清华化学人”专场圆满落幕

    在清华大学111周年校庆之际,清华化学系多届校友齐聚,一起分享、讨论“创业路上的清华化学人”。现场,在80、90和00年代入学的彭华(1986级本)、王彤彦(1989级本)、李宗威(1998级本)、郑庆伟(2008级博)四位化学系校友带来了他们各自与创业相关的故事。“创业路上的清华化学人”是清华大学化学系校友导航计划系列活动之一,由清华大学化学系和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联合主办。清华校友总会化学系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尉志武...

  • 132020.08
  • 082011.07
  • 232025.04

    自强的清华人永远奋进在改革道路上|清华大学114周年校庆献辞

    四月的清华园,水木滋荣、气象万千。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114岁生日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向海内外广大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嘹亮号角,全国教育大会铺展开建设教育强国的壮美图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清华大学全...

  • 122016.04

    化工系分会

    在多年来重视联络行业校友、为校友发展服务的基础上,2015年度化工系校友工作的重点放在充分发挥校友在人才培养工作的特殊优势上,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若干中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062017.05

    谢青:硅谷华人创业家的“高度”担当

    身高1米95的谢青,站在人群中,总能被一眼认出。在强手如林的美国硅谷,能说一口地道北京话的他,是华人创业家的“高度”担当,不只因为他的个头,更因他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