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杨俊,男,山西灵石人,2013年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7月经甘肃省委组织部选调到武威市发改委工作,挂任民勤县蔡旗镇副镇长。2015年10月,结束挂职工作,任武威市发改委副主任科员。2016年6月主动申请到农村工作,任蔡旗镇党委副书记,2019年5月经选调到甘肃省委组织部,现任二级主任科员。
工作6年多,作为过来人,下面我分享两个阶段的故事和个人的一些感悟给学弟学妹们。
投身基层谋发展
2013年9月,我到蔡旗镇挂职,满一年后由于工作需要回到了市发改委工作,2015年10月,结束挂职工作回到了发改委。两年间,虽然也做了一些事情,比如在农村落实枸杞、红枣、饲草种植重点任务,在市发改委负责通用飞机场选址、铁路检修车间等项目的前期衔接、准备工作,但没有自己亲自推动一件事,总觉得有一些遗憾。思前想后,觉得到乡镇有可能施展一番自己的拳脚,以前毕竟是挂职干部,领导不可能把担子完全压给你,如果任职亲自负责工作,即使什么都没做成,起码可以了却自己的遗憾。
2016年3月,我提交了到乡镇工作的申请,6月正式到蔡旗镇任职工作。蔡旗镇位于民勤县最南端,阻断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石羊河,从这流入民勤绿洲,虽然随着风沙治理,“沙上墙、羊上房,毛驴走在屋顶上”景象已经绝迹,但自然条件仍然十分艰苦,居民点不远处就是沙丘。时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包的野潴湾、金家庄村又是发展基础较差的两个村,人均收入只有几千元,村民怕风险不敢追加种地投入,现代设施农业基础薄弱,多年靠种大田作物为生,广种薄收、增收困难。蔡旗镇经济条件最好的村是沙滩村,以前也是有名的困难村,但全村从2008年开始种植大棚蔬菜,现在300多户人有500多座大棚,每座棚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大棚蔬菜让全村农民率先奔了小康。
在基层与群众干部座谈
2017年春节后,为了更好地提高两个村农民的收入,我和驻村工作队决定发动两村群众建大棚种蔬菜,当时的优惠条件是政府配套水电设施,每座大棚农户出资5万多元。考虑到修建成本的原因,建棚的地块要连片、交通方便。野潴湾以前有建大棚的经历,村组干部和农户间相互协调,很快就做好了6座大棚地块的调换、补偿等。
金家庄村由于没有建日光大棚的经验,村民虽然羡慕沙滩村的富裕,但很多群众仍然不愿意建,担心投资大回本慢、蔬菜滞销、政府水电配套兑现难等等。一些群众因为过往的邻里纠纷不愿调地,个别因为以前的惠农政策没能享受而带头反对,抵触情绪很大,谩骂嘲笑不绝于耳,有的抱着我不想建、别人也不要建的想法,坚决不调地、不让路,有的甚至说你们要想建棚,除非推土机从我身上压过去。几年前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形,当时地块都调好了,结果一个妇女挡在推土机前最终让建棚的事不了了之。
一周多过去了,工作没有丝毫进展,一些本来想建棚的村干部和农户,看到困难太大也打起了退堂鼓。我想过放弃,但想想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放弃光明的前景,村里没有拿得出手的产业仅靠大田种植是富不起来的,既然已经有沙滩村的成功经验了,在一个乡镇这么大的地方去复制经验很容易就能成功。
认准了的事就要下定决心干下去,必须在我的手上改变金家庄没有大棚的现状。我就反复劝说要建棚的群众拿出诚意,拿土质好、面积大的耕地去换、出高一点的租金去租,动员家里有亲戚在政府工作的人去劝说,只要能促进建棚的方法都试了一遍。
工作中,个别村干部不时打退堂鼓,我反复给他们说,头一遭建棚就是西天取经,我们干部就是取经人,不能总想着像二师兄那样,遇到困难就分行李,要像唐僧一样意志坚定,要像孙悟空一样“降妖除魔”,要像沙僧一样踏实苦干。我们继续一户一户做工作、讲政策、谈效益、解顾虑,过了两周,终于凑齐了足够建8个大棚的耕地。
村里有个金老汉,因为建温室要占他的一块地,始终不同意调地,不得已只能留下他的在下一垄地建。有一天下队的时候,路上碰到了金老汉,我本不想过去打招呼,同行的计生站李站长说,过去打个招呼吧,买卖不成仁义在。金老汉心脏不太好,我们就过去问他最近身体怎么样,买药的钱报销得怎么样了。简短的几句寒暄,金老汉显得颇为感动,激动地握着我们的手说,我的地你们要换就换吧,你们不计较我这么难说话,我该全力支持你们才对。几句话间,冰雪消融,让我们信心倍增,没几天8座大棚要用的连片耕地就都调好了。
检查蔬菜大棚种植情况
但问题还没有全解决,有一些农户说,不管你们怎么弄,走大棚的路要过我家的地头,推土机不能过我家的地头。后来,我和村干部商量,工作都已经差不多了,不能再犹疑观望等着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再开工,应该趁着这股劲马上开始动工,免得一些人再打退堂鼓。如果有人阻挡,我们到时见机行事,起码问题都浮在面上了反而有可以解决的目标。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让推土机到地里工作,估计那些群众们看到我们的决心也不好出来阻挡,过了几天也始终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事情终于成了。开工以后,很多群众商量着把规模扩大到30座,可惜由于补助政策变化而作罢。虽然8座大棚不多,但它在金家庄村开了温室蔬菜种植的先河,一些群众甚至说这是村里开天辟地以来的大事。
金家庄村蔬菜大棚
2017年5月,两村农户投资70多万元新建的14座全部完工。建成后,群众就投入到了紧张热烈的生产中,种植、西红柿、西葫芦、辣椒等蔬菜,2018年每座日光温室效益就达到了4万元。其中,金家庄贷款5万元建棚的单身汉金锐基,在供读一个大学生的情况下仍偿还了3万元贷款。走在田间的路上,群众热烈的招呼和灿烂的笑容,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办实事带来的快乐。
回想工作中,近一个月前后大小会几十场,给人说了多少好话,进了多少家的门。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事情办成了就是对辛苦最大的告慰。
新起点新征程
2019年5月,经选调我到甘肃省委组织部工作,对我来说,既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也是新的起点新的挑战。进组织部不久,由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我抽调到了全省主题教育办材料组负责文字起草工作。
主题教育告一段落后,我又到部里从事基层党建工作,天天忙于文字材料起草校对工作。从基层干部到机关干部,从落实具体工作到参与政策制定,一开始我有诸多不适应,尤其是文字起草需要反复研读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反复打磨材料内容,经常加班到半夜,让我对机关工作很是迷茫,难道真的就要在电脑和文件间这样工作下去吗?
直到和一位前辈深谈时,他跟我说,越是上级的部门材料越多、要求越高。为什么呢,因为机关是出政策的地方,出台的文件是要用来指导下级部门开展工作的。比如,出台一份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文件,直接影响的就是选人用人的标准和导向;出台一份关于引进人才的政策,就可能影响一批想要投身西部、建功立业的年轻学子等等。
材料的精髓在文字上,但实际体现的却是指导工作的水平,他既考验你对政策的理解水平,更考验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材料上接天线,能很好地贯彻上级意图,同时又很接地气,紧扣实际问题,能有效地指导地方开展工作。各地情况复杂多样,文字措辞上的一点马虎,就有可能造成地方在解读执行政策时的偏差,导致工作走样,要想有效地开展工作,必须特别重视文稿的起草质量,否则,就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顿时醍醐灌顶,重新找到了工作的意义和努力的方向。
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地学习中央和省委的文件,力求把文件精神吃准吃透,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材料写作当然不是闭门造车,在几次的调研中,我发现基层针对同一项内容做了很多创新。比如,同样是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有的地方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发展富民产业,有的及时收集发布用工信息帮助群众解决就业,而我调研的一个定西市焦家湾村则是发动群众,通过群众义务出工在村口修建了一座土色土香的文化墙,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得到极大加强。
总之,凡是你能想到的,在基层的实践创新中都能找到原型,基层经验提供了指导工作的源头活水。而好的材料,只有总结提炼这些经验做法,才能提供谋划指导工作的水平。同时,材料的起草过程,也是不断梳理工作思路、总结经验教训、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过了材料这一关,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对于组织部这样一个单位,作为一名主任科员可能并不显眼,但作为每一个具体文件的起草者,文件中的每个文字都承载着深刻的含义,写下的每一句话通过行政系统不断向下传达、分解、落实,最终撬动了整个系统的运转。就如蝴蝶效应所揭示的一样,小小的文件通过行政平台的运转引起了行政体系的全方位响应。
焦家湾村文化墙
工作的一些感悟
乡镇工作的几年,虽然只做了一些小事,却让我对农村工作有了很多感悟。一是很多农民受限于资金、信息的缺乏,风险承担能力较弱,需要有积极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才能较快地转变发展思路,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提高财产性收入。二是在可预见的前景中,只要确定了方向,就应该一往无前朝着目标努力,遇到困难挫折应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想办法,意志薄弱、轻言放弃只会功败垂成。三是努力争取工作的主动,农民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万事开头难,开了头就可能水到渠成,想着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再开始,很可能什么都做不了。四是做工作时,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力度能保证工作速度,温度能壮大工作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工作阻力,润物无声反而胜过疾风骤雨。五是农村的事还需要依靠农民去做,没有村干部的支持,只凭包村的几个乡镇干部很难把工作推进下去。六是农民致富之路任重而道远,固然有资金匮乏的问题,更多的问题是观念的保守、市场经济意识的淡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农民只有不断地融入市场经济的体系中,才能更好地解决致富问题。
组织部工作的近一年,随着年龄的成长阅历的增加,我对工作的认识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省直机关工作经历,让我能够从更大平台、更广的视野去看待工作、看待发展。起草文字材料看似枯燥,却承担着指导整个系统的运作的作用。而要想在更大平台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能在省市镇三级工作过,对我来说是宝贵的经历。比较而言,农村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强调灵活、规范性不强,在要求干部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更多的强调怎么把工作干到群众的心里,怎样把个人抱负、岗位职责和群众诉求结合起来,在惠民生、解民忧上下功夫;机关工作一般不直接面对群众,但强调严谨、注重程序、政策性很强,对上要有方向不偏、焦点不散、紧盯不放的担当和自觉,对下要有尊重基层、熟悉基层、服务基层的百姓情怀和群众观点。这样上下结合,就能做到扎根沃土、枝接蓝天,如果雨水好一点、阳光多一点,就能茁壮成长!
写在最后
从13年毕业至今,已是6年多,人已步入而立之年。有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过挫折的沮丧,但更多的是坚守之后的笃定,成功和挫折都是用来成就自我的,这些构成了人生的厚重。工作并不总是如我们个人预设的一般,有一个理想的路线图,而是不断地磨砺我们、塑造我们,让我们在前行中知冷暖、悟人生、找定位,让理想和现实接轨,在奋斗中实现价值。
事业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永远坎坷不平,个人能做的就是在顺境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在逆境中不断激励自己,积淀厚重自己的人生,努力承载起背负的使命。正如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