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旷视研究院员工周而进:让人工智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日常工具

2020-08-25 | 王昊男 魏薇 | 来源 《人民日报》2020年08月23日 |

中关村,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这里,有90多所大学,在校大学生接近100万,国家级科研院所400多家,还有两万多家高科技企业,是全球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在这里,有一批有责任、有理想、富有发展潜质、敢于创新创业的年轻人,他们青春飞扬,激情涌动,努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周而进(2011级电子工程)在讨论会上发言。资料图片

走进位于科学院南路2号的旷视研究院,你可能会和若干一脸青涩的实习生擦肩而过,他们通常下了课就从清华大学骑共享单车赶过来。

“我算过时间,差不多15分钟。”7年前,旷视12号员工周而进也是一名下了课就赶来实习的清华大学学生。初三拿下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金牌、高三获得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在不少同学心中,周而进一直很优秀。不过在旷视,周而进说:“身边总有既比你聪明也比你勤奋的人”。

周而进大二加入团队时,旷视刚刚成立一年多,还只是一家做手游的互联网企业。如今,旷视拥有近3000名员工,全球有超过10亿部手机在使用旷视产品,27岁的周而进也成长为旷视研究院“人脸识别”研发团队的负责人。

“你猜猜,人脸五官中哪一点对于人脸识别算法来说非常重要?”周而进问记者。

“位置比例?”

“骨骼比例,具体到五官上,不管你做什么表情,鼻子的位置都很难动。”周而进介绍说,实习时他开始做人脸关键点定位,如眼睛、鼻子、眉毛的位置,当时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做美颜,后来研发出了更多的人脸识别领域的产品。目前,旷视拥有全球规模较大的计算机视觉研究院,开发出的先进算法为世界上许多尖端的人工智能应用奠定了基础。

早上9点多到达公司,下班时间从不固定,工作之余每天还要阅读行业内最新的论文,这已经成为了周而进的习惯。如同大多数20多岁的同龄人,每当工作上遇到挑战,周而进也会感到焦虑,但他喜欢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我会对工作、生活、未来的展望做一个整体规划,然后做出现阶段最好的决策,无论结果好坏我都不会后悔。”他说。

“我们希望从人工智能角度深入扎根到行业中,真正为行业创造价值。”周而进介绍,目前在城市物联网方面,旷视希望从超级应用做到操作系统,有效打破交通、城市管理等各行业应用和社区园区、公共建筑等块空间应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城市治理和居民生活的双赢。在周而进的设想中,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像编程一样普及:“编程已经润物细无声般地进入到所有行业,但是人工智能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希望未来人工智能可以发展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常见工具和手段。”

从上大学到工作,周而进的生活似乎很少离开中关村。他说:“兼容并包的氛围和环境非常重要,得用优秀的年轻人来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中关村有着极浓厚的创业氛围,大家都愿意在这里一显身手。”

节选自《在中关村创业的年轻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