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上海君实生物首席运营官——冯辉

2021-06-04 | 周星羽 | 来源 公号“清华生命学院” |

202129日,生命学院很荣幸邀请到了冯辉学长来分享自己这些年求学、创业的经历。冯辉学长向我们展现了在疫情来临之际,一名生物医药人对行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的理解。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冯辉学长和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看学长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吧。

君实生物首席运营官 冯辉

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3年获美国耶希瓦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分子药理学博士学位。

冯辉学长从事新药研发相关工作近二十年,先后任美国HumanZyme公司产品总监,阿斯利康抗体部门美国Medimmune抗体研发部项目负责人等职。在国内外药企领导、参与新药研发,制定新药全球开发战略规划,推进临床试验,在新药IND/BLA申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专长于抗体和大分子蛋白质药物的分子设计、人源化和亲和力成熟、高产量细胞株建立、工艺开发和生产技术转移。参与开发近20个技术门槛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抗产品,并且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一、优秀的医药企业是怎样炼成的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医药企业一方面要满足正常时期老百姓对更好药物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特殊时期(比如新冠疫情)对于疫苗和抗体的紧迫需要。

对于正常时期企业运作的秘诀,冯辉学长说:“做企业一定要能够差异化,如果你做的别人都能做,就没办法差异化。”要不断推出更优质的、自主创新的药,而非跟在其他国家身后仿制。创新力是企业的灵魂。

“给足够的时间,大家都很容易筛出理想的抗体。但是在疫情这样短的时间里,你的反应速度很重要。疫情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缩短研发的周期。”

很多时候,反应速度快慢的深层原因是企业对疫情走势的判断是否准确。“很多企业没有反应,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情,而是他们对疫情的形势看不清楚----认为疫情两三个月就能被压制下来。‘世界上都没有人得这个病了,那么我花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否值得呢?’ 所以这涉及了两方面:一、 你的判断是什么;二、你愿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有投入才能做出成绩。”

冯辉学长返校演讲

除了风险判断这一主观因素,合作体系这一客观因素也影响着企业在疫情来临时的反应速度。君实生物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合作,也让产品研发能够加速推进——那里有很多高标准实验室,能够进行动物实验。

“我认为学校和企业应当建立长期合作。面对重大传染性的疾病,我们国家有很强的卫生保障体系,但是科研转化能力相对薄弱;产业端的成果转化需要强大的科研平台在背后支持。”

不同性质的机构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可以大大提高研发效率。一方面,产·学·研合作会使企业应对疫情的速度提升;另一方面,疫情也会加速产·学·研合作,使之成为大势所趋。

二、产业与学术的跨界思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产业界和学术界是相互独立的:科学家做科学,企业家办企业,互不干涉。

冯辉学长认为,产业界和科学界各有侧重。产业界做的是产品,科学界做的是理论。那么应该怎么理解二者的关系呢?产业界的工作是把实验室中产生的想法,迅速转化为医药产品。产业界对于成果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在实验室中做成果,十次中成功三次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在产业界,这样的成功率是不可接受的。”同时,由于产业界以科学为基础,产业界也非常需要学术界的人才交流观点。

“成长的环境,让我们从小就有当科学家的志向。但我在清华读书时渐渐意识到,我可能并不是一个基础研究型的人才。做基础研究也许讲究的是灵感,也许讲究的是机遇,而产业界的目的性更强---你的创新是为了实用服务。评价标准也并不是文章的发表,而是产品的开发进度、专利的申请。这样的环境更适合我。科学研究需要的是发散性思考,产业开发则需要的是针对性思考。基础研究很多东西都是一个人完成的,但是在产业界,更多时候是讲究协作。”

三、生物制药研发热点与未来趋势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同学们很关心生物行业如今的前沿学科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不知道投身哪个方向是最佳选择---究竟是抗体疫苗,还是细胞疗法,抑或是基因疗法?

事实是,很多产业虽然发展历史久,但目前还存在未解决的挑战。冯辉学长以疫苗产业为例,“我现在不会建议你去做灭活疫苗,而是去做mRNA疫苗。新冠疫情让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mRNA技术储备是不足的。而如美国的Moderna,德国的BioNTech他们启动mRNA疫苗的研究就非常迅速。”而抗体既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又是一个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

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都属于新兴产业,正在飞速增长。“如果从长远角度来看,我认为在未来基因治疗会是最领先的方向。”但无论如何,行业的选择要看你我的专业和兴趣,并且许多方向都是值得探索的。比如学习免疫---许多疾病的产生都是免疫系统和人体机能的失衡所致。“免疫知识在哪个行业都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我们都需要免疫学家。”

但是,当大多数人的目标都聚集在一个靶点,同学们也产生了相应的疑虑——这究竟是积极现象还是消极现象?

“天下的聪明人非常多,如果你觉得这方面只有你一个人会注意到,反而有时候未必是正确的。”冯辉学长认为,竞争集中化是正常现象。这时,企业就要通过提升质量与速度的综合实力来获得优势。中国市场比国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它的积极影响是:从中国市场竞争中走出的企业,如华为,在国际上也是“能让对手敬畏的”,因为“它有很强的竞争力,已经经历了充分的考验。”同时,竞争也是促使企业不断革新精进的动力。

那么现在临床研发最需要的人才是什么?冯辉学长认为,是医学转化人才。“和医生去讨论方案,根据临床的现象再返回实验室,研发针对于现象的技术和药物。”医学转化人才需要很强的创新能力。现在很多人才属于“按部就班式”:擅长严格按照方案执行。但若需要创新的想法,这类人才则是相对短缺的。

四、求学时迷茫与成长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冯辉学长在初入清华园时,也曾遭遇迷茫。最初遭遇的困难,是英语考试。

“我在一个很小的县城长大,进清华之前根本连听力都没有做过。一入学的英语考试,就给我了一个下马威。我记得听力从头到尾下来,我只听懂了一个词‘dog’。”

1992年,生物是很热门的专业,许多大城市的高考第一名都在生物系念书。本来在小县城学业出类拔萃的冯辉学长,在进入清华之后,也感觉到了很大压力。

“清华给我的印象就是同学们都非常非常牛,那里的老师们都非常好,但是也会让人感到peer pressure。”所以从第一天迈入学校起,冯辉学长就开始努力学英语,甚至每天晚上都是听英语睡着的。“看到大家在一起共同讨论、共同成长,努力学习的氛围、积极向上的氛围,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冯辉学长在肿瘤免疫论坛上的演讲

同学们感叹,当今大学生活中同样面临着“内卷”压力。关于克服此类peer pressure,冯辉学长提供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你肯定有自己优势的地方,也有你劣势的地方,不能钻牛角尖。你要渐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冯辉学长性格开朗,在大学时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他总结:“我觉得融入这个集体最重要。”在一个集体中,我们既能学习别人优秀的一面,也能向别人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从而在收获成长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五、阅历沉淀出智慧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身者,先诚其意。

在如歌的大学岁月里,我们除了能够学到专业知识,更能学到一些珍贵的品质,它教会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治学、富民……它使人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坚守初心,是人漫漫职业生涯中的无形财富。

冯辉学长认为,清华严谨求实的校风使他懂得“态度决定一切”,这让他在之后的人生旅途中受益良多。除了认真的态度,做事的初心也很关键。要坚持你认为正确的事情,而非以盈利为目的。

“不以利益驱动,无论是不是做企业都应该这样。如果纯粹由利益驱动,那就会很难坚持下去,不利于你今后的发展。”

初心重要,诚心亦然。冯辉学长感叹:人的一辈子很短,若要把一件事做得很久,发展得长远,一定要真诚。“如果你做一件事很虚伪,或者偷偷摸摸,特别计较利益,你很难在你的人生道路上走得很远,你也会走得非常难受。”贪图小利未必聪明,真诚经营定是智慧。真诚待人、真诚做事,这份真诚最终会回报我们。

想要成功,坚持也必不可少。回忆自己过去的经历,他说:“做一件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的。做一个药物肯定会碰到很多人,有人说你的药好,有人说你的药差。不能因为别人说你的药好,就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也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妄自菲薄。”这让冯辉学长联想到自己艰难的大一时光,“不能因为自己现在不如别人优秀,就放弃努力。我们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持走下去。”

想要做成一番事业,“赚钱”并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最高追求。“以同学们的优秀,将来肯定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产业界,都会是很棒的人才。能不能赚钱,看的是运气,但更关键的是要做对得起自己的事情。”

六、不忘初心 放眼未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后疫情时代,君实生物也将继续开发新药,加速在全球的临床和商业化,加强产品的宽度与深度。

这次疫情的爆发,使各级政府对于生物医药的行业更加重视,“特别是对于我们已经形成体系能够快速反应的医药平台,在疫情期间为国家抗疫事业做出了努力,科技部也给我们发来感谢信。”

令冯辉学长骄傲的是,他们在全世界药物研发行业发出了中国声音。“其实讲很多大话口号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一直想回归我们的初心,就是做中国人自己的抗体新药,让中国自主创新的药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之前中国的创新水平一直不被看好,我们从近几年开始,也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人创新的实力!”

相比冯辉学长,在我们生长的时代,中国的国力已有极大的迈进。“无论是本土的企业还是本土的高校和基础研究,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临床前研究,都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能够乘着中国发展的高速列车前行,我们都是时代的幸运儿。“相信未来10年,你会看到中国的创新药物层出不穷,未来的高度就不是我能想象的了!”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新时代中国的生物医药,也将有我辈的奋斗身影。在创新中坚守初心,在功成中犹存真诚。只要把握机遇,克服困难,时间自会给我们想要的答案。

作为我们优秀的学长、我院杰出的校友,冯辉学长在最后送给学弟学妹一些寄语:

“我很珍惜在清华园里和同学老师相处的日子。在清华园里耳濡目染的成长,将会对你们未来的事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希望你们珍惜眼前,展望未来!”

“我也希望自己今年能多到院校去看看,跟我的同学和系里的大家有进一步的交流。希望我的想法和成果能够帮助到我们的母校,促进研究转化工作。我很幸运,在清华园和生命学院度过了宝贵的时光。希望母校能够越来越好更好,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转化研究方向,给我们的祖国带来更多创新的动力!”

访谈小组合影

这次访谈,也让我们获得了“小”与“大”两个层面的思考:小,是我们可以怎样规划当下的求学生活与未来的职业发展;大,是作为生命科学方向的学子们,在疫情来临时,我们可以怎样带领更多人科学判断、迅速应对,承担起社会交予我们的责任。

最后再次感谢冯辉学长能够拨冗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愿君实生物发展蒸蒸日上,继往开来,在国际上展示中国智慧。也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事事顺利。2021,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君实生物简介

君实生物成立于201212月,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致力于创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在研产品管线,包括28个创新药,2个生物类似物,覆盖五大治疗领域,包括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慢性代谢类疾病、神经系统类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

凭借蛋白质工程核心平台技术,君实生物身处国际大分子药物研发前沿,获得了首个国产抗PD-1单克隆抗体NMPA上市批准、国产抗PCSK9单克隆抗体NMPA临床申请批准、全球首个治疗肿瘤的抗BTLA阻断抗体在中国NMPA和美国FDA的临床申请批准。2020年,君实生物还与国内科研机构携手抗疫,共同开发的JS016已作为国内首个抗新冠病毒单克隆中和抗体进入临床试验,目前已在美国、意大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用本土创新为中国和世界疾病预防控制贡献力量。目前君实生物在全球拥有两千多名员工,分布在美国旧金山和马里兰,中国上海、苏州、北京和广州。


生命学院校友访谈实践支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