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董山峰:1983-1988,中国清华的分三班

2008-04-27 |

董山峰,83级分3

1983年,国家改革开放才经历了5个年头,人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与今天的差别可以想见是多么的大。那时的清华学生的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希望。我们的师长亲友中认为上清华的人不仅光宗耀祖而且将影响国家的大有人在。家人、亲友、社会在用特殊的眼光看我们,这影响了我们的1983年、大学五年和日后的工作,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化工系分三班,清华八三级一个貌不惊人名不见经传的班,与八三级其他班有着许多的相同,但也因为30多个绝对与他人不同的个体而注定与众不同。

就在19836月份我们正在参加高考那些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当时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到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时指出,要实现中共十二大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的目标,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根据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改革计划体制,发展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改革财政体制和工资制度、劳动制度。这段话有助于回顾我们当时的社会环境:国家还很穷,老百姓也还很穷,连万元户这个本不该令人羡慕和激动的概念都还没有出现,一般职工才几十元月工资,农民的经济水平就更是低下。

分三班的每一个人就是来自这样社会环境里的一个个家庭细胞。我本人来自河北农村,家里东拼西凑给我准备了200元钱和几十斤全国粮票,自己费了很大力气找到一身没有窟窿也没有补丁的衣服来北京上学。本以为自己一定是全班最寒酸的人,谁料和大家一见面,脸上带着温饱光晕的人几乎一个都没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是:一起从北京火车站坐校车来清华的人中居然有个女生,梳着中年妇女的发型,费劲地提着个很大很脏很旧的花格包袱,脚上的布鞋居然还露着一个脚趾;而我们的班主任范奎成老师一身旧工作服的穿着也让我们对清华的许多气派想象荡涤一空。再说我们宿舍的几位吧:刘建军和我一样来自农村,他的家乡江苏当时比我的家乡也好不到哪里去。君有一个当语文教师的父亲,曾海彤和陈晓的父亲都是干部,赵永龙和廖洪波都出身于工人家庭。看得出他们都必须靠精打细算才能使学期末不至借钱生活。路万里的父母都是学历较高的知识分子,但从没见他多吃一点好菜,所有的裤子几乎都不够长。其他宿舍的同学也大抵如此。

但就是我们这样一些人,当时对生活艰苦的感受却十分淡漠,相反对学习和进步却十分重视。龚烈忠、陈永存、刘建军、赵宝宗、高彦芳、王秀兰、谢芳宁、李维平、廖洪波、李孝三、黄燕明等一批同学本来学习基础好,又天资过人,但他们在学习上的认真、严谨始终如一,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中怎么也找不到“懈怠”二字。今天他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都已经相当成功。我想,认真严谨肯定在他们事业的辉煌中起过重要作用。而曾海彤、陈晓、路万里、侯军、赵永龙、黄燕明、蒋整清、王立、杜文义、刘军、丁富伦、王大宏、张士青、高彦杰、陶晓在校期间不仅注意发展专业,而且十分注意开拓自己的多方面才能。今天,他们在世界的各个地方,不仅各自拥有令人羡慕的事业,而且在开拓其他专业领域方面纵横驰骋,如鱼得水。在纪念自己毕业20周年的今天,他们有足够的理由为成功而欣慰,并为这种欣慰而感谢母校给自己的全方位锻炼。在我们的同学中,马平、张效颖、曾心苗三位女同学从大学到今天始终是平和亲切的人,她们的平和亲切不仅导致了她们在事业上的节节上升,而且也使得她们成为我们每次聚会的热情参与者和组织者,为奔波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保守了同学友情的温馨港湾。我们班后来转到分四班的同学孙双印来自河南农村,他的朴实无华和亲切厚道使大家对河南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他日后在事业上的宏图大展也使大家对朴实无华和亲切厚道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我们班的帅哥和运动健将饶坚向虽然不幸英年早逝,但他用自己的音容笑貌为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永远的愉快回忆,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同学们留下了了解生活、认识生命的重要素材。直到今天,我们班的同学还在班级网页上不断地怀念他,回忆他。

作为新闻记者,我在本文开始用“貌不惊人”和“名不见经传”来描述始终让自己充满感情的班集体,是经过一番思考的。在校时,我们班有过的“英雄事迹”或“惊人壮举”虽然不少,且已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财富,但在别的班也很容易找到;毕业后,我们的同学不论在世界哪个地方的哪个岗位,都取得了令人尊敬的成绩,且已成为我们30多个人共同的永远的骄傲,但类似的成绩在我们今天的年龄和境界看来,也是平常的,应该的。然而,我还是想说,分三班的30多个人始终与祖国同呼吸——1983年,我们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春天进入清华;1983-1988年,我们接受改革开放的洗礼而认真学习,增长才干;1988年后直到今天,我们奔赴中国和世界各地,加入改革开放的大潮,加入中国融入世界走国际化道路的大潮,用行动展示改革开放给中国教育带来的丰硕成果以及给中国人带来的崭新形象,用行动造福世界和回报祖国,我们无愧于中国,无愧于时代。

2008年2月211830分完成于北京珠市口东大街5号光明日报经济部办公室)

(转自一九八三年级主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