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我与锦涛的学友之情

2008-12-05 |

李先镇1965水利)

时光飞逝,转瞬水65级毕业已快40年了。40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宛如沧海之一粟,但对于一代人来说却是历经坎坷与顺利、挫折与成功的漫长一生。回顾40多年前,水65级一百四五十位年轻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清华园,组成了一个勤奋朴实、富有朝气的求学集体。清华园奋发向上的政治空气、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为这一特殊而普通的集体的成长指明了方向,为日后他们走向社会做人做事、治学立业奠定了基础。锦涛学友就是我们这个集体的突出代表。

1960年夏天,胡锦涛(2排坐者右)、刘永清(后排右4)、作者(前排右4

与部分水65级学友摄于颐和园知春亭。(李先镇提供)

锦涛学友考察三峡工程时在西陵长江大桥桥头与校友合影。

左起:徐麟祥(水59)、秦锡翔(水65)、李先镇(水65)、胡锦涛(水65)、张超然(水65)、秦中一(燃61)、王家柱(水63)、薛砺生(水67

在清华园6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与锦涛结下了深厚的同窗之谊;在走向工作以后的日子里,无论他职务、地位多高,都始终是以一位普通学友的身份希望每一位水65级的同学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好的成绩,为祖国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工作。我1965年从清华水利系毕业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89002部队从事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人防科研工作。因常年在西北沙漠试验基地,与同学联系少。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以后,与同学们的联系才逐渐多起来。

与锦涛学友的联系是1982年他从甘肃省建委调共青团中央工作以后。我1979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89002部队调昆明军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多次到北京出差。我第一次到锦涛、永清在前三门团中央宿舍的家,是孙耀增学友陪我同去的。不巧那天锦涛出差了,是永清接待我们的。毕业18年后第一次重逢,自然非常高兴。经过18年的磨练,增加不少见识和经历,学友再次见面,我们谈经历、谈工作、谈实践体会,有说不完的心里话,不知不觉一个钟头的时间过去了。因永清工作和家务的担子也很繁重,我和耀增才依依不舍地告辞。离开清华园后我第一次见到锦涛本人,是在解放军305医院。那次我出差到北京,当得知锦涛生病住院,我立即赶到医院看他。他当时还在治疗中,显得有些清瘦和疲惫,但还在处理工作。他见我走进病房,便停止了工作,示意我坐下。我询问了他的病情和医治情况,并向他讲述了云南边境的情况,他说从简报上和英模报告中也了解了部分情况。虽然有千言万语要与他交谈,但怕影响他的治疗和休息,在嘱咐他多注意身体,祝他早日康复后,永清送我离开了医院。

1985年春夏之交“两山”(老山、者阴山)战役之后,我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要闻:中共中央作出重要决定,任命胡锦涛为贵州省委书记。当时我正在昆明军区工作,我预感到与锦涛见面的机会会多起来。正如我预料当年秋冬我与锦涛在贵阳多次相见。记得有一次在贵阳广顺路省委大院,锦涛在他住处接见了我,我们交谈约有半个小时,已经够长了,我不忍心再多耽搁他的宝贵时间,正欲告辞离去,不巧省委大院停电了。此时秘书送来了蜡烛,锦涛一边点蜡烛一边挽留说:“没有灯也不便办公”。这样我们又谈了近一个钟头,直到省委大院的变压器修复送电,才依依不舍地道别分手。

还有一次我出差路过贵阳,给锦涛办公室打电话,是秘书叶克冬同志接的电话。因多次见面他跟我比较熟了,他问我工作忙不忙,并说在黔东北铜仁地区水利设计所工作的邓德云调省水利厅工作,今天到省城,锦涛请我们几个同学吃饭、见见面。听在贵州工作的同学说,锦涛到贵州后,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体省委机关工作人员约法三章,对工作要真抓实干,不搞请客送礼,不搞迎来送往。锦涛请我和德云同学吃饭是在他就餐的省委机关内部食堂,作陪的是早就在贵州省水利设计院工作的陈士贵同学。吃饭中间,锦涛问了一些有关基层水利工作的情况。

德云在校时有一股坚韧不拔的劲头,人称“拼命三郎”,毕业后在贵州边远山区从事农田水利工作,常年与农民在一起,筑水坝、建电站,既当设计员,又当施工员,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得到当地农民的信任,被全总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这次由省委组织部调他到省水利厅任副厅长,锦涛特别指示他,要大胆开展工作,逐步改变贵州水利工作落后的面貌,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几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或重点工程,并形象地比喻说,“不要像吃饭,一大锅汤里撒把胡椒面,要把它撒到一只碗里,让人吃了出一身汗。”锦涛的这一番话虽然是对德云、士贵两同学搞好贵州水利工作说的,但我感到对我们做好其它方面工作也是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同时我感到锦涛这时作为我党高层领导人的睿智和对于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毛主席一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来源于他认真刻苦长期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并注重调查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听其他同学说,锦涛在团中央工作期间,无论工作多忙,他都要挤出时间来学习,白天工作多没有时间,他就利用晚上时间学习,往往到深夜,他家住在11层楼,电梯关闭了,他只有一层一层爬楼回家。锦涛爱运动,尤其擅长舞蹈,身体一向很棒,在团中央工作期间那一次生病,我想可能是工作、学习过于劳累所致。想到这里,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此后凡我出差路过贵阳都要打电话给锦涛办公室,只要他不太忙,我就去看他,有几次听说他要传达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并布置全省的工作,我就说在贵阳不停留了。有一次我去看望德云,正好锦涛要外出视察工作,他让我与他一同乘车,将我送到省水利厅。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可看出锦涛与我们水65级深厚的同窗之情,从中也可看出锦涛的为人和高尚品德。这样事例还非常多,据在贵州的同学讲,锦涛刚调贵州工作时,有一个星期天,他步行到陈士贵同学住处去看望士贵及他全家,不巧这天士贵和爱人带着孩子去黔灵公园了,只有士贵的岳父母在家。士贵回家后,根据岳父说的情形,判断是锦涛来过,他后悔莫及,怎么也想不到锦涛步行到他家去看望他。当他告诉老人来客是省委书记时,老人也惊讶不已。

1985年以后,随着中越边境形势的好转,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我从部队转业回到我的家乡——三峡,参加三峡工程的筹建工作。锦涛在1988年受党中央的重托,调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这一时期我们联系较少。但从1989年我暂时抽调参加首都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建设工作,住在京郊昌平县城。特别是1992年在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锦涛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知道他肩上担子更重,工作更加繁忙,我们能帮助他、支持他的唯一事情就是少打扰他,让他一心一意做好党和人民交给他的工作。但还是忍不住给他打了电话,有一次是他亲自接的,他说话的声音、语调还是像以往一样,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他说,有事若找不到他,可找永清,他仍是那样坦诚,一如既往。

1995430,清华84周年校庆,同时是水65级毕业30周年聚会的时刻。这天一大早,返校的水65100多位同学就陆续来到新水利馆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多么的熟悉。同学们三三两两相互交谈、摄影留念,突然一位同学惊喜地叫道:“锦涛回来了!”大家立即不约而同地围到一起,胡锦涛微笑着向老师和同学们致意、问候,他紧握着老师张光斗教授的手,一边说着话,一边与同学们一块儿步入新水利馆。

锦涛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职务,这一消息也使全国各地的水65级同学感到惊喜和骄傲。锦涛夫人刘永清是水65级年龄最小的,他俩品学兼优、待人真诚,和同学们相处十分融洽。由于分过几次班,他俩和大多数同学同过小班,建立了深厚的同窗之谊。

锦涛1964年入党后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为此推迟半年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68年到相当艰苦的黄河上游甘肃省刘家峡水电站工作。以后胡锦涛在甘肃省、团中央、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工作,从基层的技术员、秘书、处长到团中央第一书记、省(区)委书记。他的职务不断提升,但和普通老百姓、和同学们的距离并没有拉开,可以说更贴近了。

锦涛身负重任,同学们都不忍心打扰他。但是时值毕业三十周年大庆,大家又多么思念他,盼望着能聚会在一起。这一天终于来临了。锦涛回到了清华园,回到了我们中间。聚会在新水302教室,过去我们在这里听课,今天又在这里庆祝毕业三十年,让人怎能抑制得住高兴而激动的心情!

会议由汪恕诚同学主持,他说明了一天的活动安排后,请锦涛讲话。锦涛在掌声中走到讲台前,他环视了一下在座的老师和同学,用最朴素的语言向大家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锦涛深情地回顾了母校的培养,他说:“今天是母校的84周年校庆,海内外的清华学子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一天。今年又是我们65届的同学毕业30周年,大家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久别重逢,回到母校来团聚,我想大家一定都会感到非常高兴。借这个机会,让我们首先向辛勤培育我们的母校领导、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代表大家向以张光斗教授为代表的我们的老师鞠躬,敬礼!”说到这里,他走向张光斗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教授站了起来,紧紧握着锦涛的手。已届耄耋之年的张光斗教授,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水利水电事业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看到自己的学生遍天下,成为栋梁之才,也显得异常喜悦和欣慰。

锦涛概括地回顾了水65级同学走出校门的30年历程,他说:“30年前,当我们离开母校的时候,大家都正当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壮志满怀。今天我们又欢聚一起,包括我这个年龄最小的,也已经是两鬓霜染,年过半百。当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很快就赶上了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很可能在座的很多同志遇到了挫折,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但是我相信,我们大家都没有沉沦,都没有畏缩,都在自己不同的岗位上,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人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事,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人。回顾30年来走过的历程,更加深了我们对母校的眷恋和热爱。母校不仅给予了我们知识,而且教育我们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虽然30年过去了,但是我们对母校的学习生活、真挚的同窗之情,至今仍然深深地怀念。特别是清华园里那奋发向上的政治空气,那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那刻苦简朴的优良学风,至今仍在我们身上起作用,指导我们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因此,在今天这样欢乐的日子里,我们要对蒋南翔校长以及其他已故的校领导、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怀念。”

锦涛接着说:“今天,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历史不仅把许多清华学子推上了科技的舞台,也把当中的一些人推上历史的舞台。我想,我们所有的清华学子都会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我相信我们大家都有一颗爱国之心,都愿意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都希望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新的贡献。我希望也祝愿我们在座的同学在这方面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多听到同志们的好消息。”

锦涛讲话后,与老师同学们合影留念,并去看望了返校聚会的水利系其他年级的校友,气氛十分热烈。

随后,同学们漫游清华园,回忆当年的同窗生活,最后在西大饭厅旁的荷花池畔,为表达水65级全体同学对母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大家栽下一棵毕业30周年的纪念树,一棵苍劲挺拔的雪松,象征着友谊长青,母校繁荣。同时,同学们再次相约,1999年校庆时再次相会北京、相聚清华园。

正当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紧锣密鼓进行之际,19971030锦涛到三峡考察。我当时担任《中国三峡建设》杂志主编,正在外地出差,单位领导通知我尽快返回。我很快结束了在外地的工作,连夜返回工地,陪同锦涛考察了一天的工程。陪同锦涛考察的还有水65级的张超然、秦锡翔两位同学。一个上午时间锦涛视察了大江截流前上游戗堤最后的40小龙口、永久船闸、临时船闸和导流明渠整个施工现场,一边走一边听取各方面负责人关于工程施工情况的汇报。锦涛非常关心三峡工程建设者生活状况,还专门视察了建设者的住宿楼和食堂等设施。在视察已通车的西陵长江大桥时,锦涛与水65级在工地的三位同学及几位在三峡工作的学长一起合影留念。

下午,在与三峡工程建设者的座谈会上,参建各方负责人全面汇报了五年来三峡工程建设的进展、质量、投资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情况。结合上午的参观考察,锦涛在座谈会上做了简短的讲话。他指出,三峡工程是世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史上的壮举,是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举世瞩目。通过全体三峡工程建设者的努力,五年的建设成就是令人鼓舞的。首先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上,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实行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建设,工程投资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控制在国家概算范围之内,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工程进展正按总进度计划实施。一期工程通过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验收。与此同时,各项配套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取得这些成就,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峡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他说,三峡工程的建设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就是在当前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中,集中力量是完全可以办几件大事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工程的基础。锦涛曾在黄河上游刘家峡水电站参加过建设工作,他对水电工程和水电工程建设队伍十分熟悉。通过一天的考察,他深有感触地说,从三峡工程的建设中,我们看到,长期奋战在水电工程建设工地的建设者是一支经得起考验的好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作为水电工程的建设者,能参与三峡工程建设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他希望,也祝愿三峡工程建设者树雄心、立壮志,在中国水电工程建设史上写下辉煌的篇章,为国争光。

仅通过一天的考察,锦涛对三峡工程的方方面面了解得如此深刻,分析得如此精辟,他讲话的字字句句打动包括我们在内所有建设者的心,使我感到由衷地敬佩。座谈会气氛十分热烈,会议开到很晚。锦涛在老同事、老同学的陪同下与建设者一起吃了工地的便餐才离开工地。临别时,我们送他上车,频频向他挥手告别,直到他的车离开了我们的视线。这一别,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他。

1999年是水65班入学40周年,40年前我们第一次相聚北京、相聚清华园,那时我们还是对人生、对社会一无所知的年轻人;而40年后我们再次相聚,已经走过了40载人生的风雨,多数同学已届花甲之年。这样的聚会意义重大,机会难得。校庆前夕,100多位同学应约回到北京,住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电苑招待所。永清同学每天下班后都来招待所看望大家。一天晚上锦涛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再一次来到我们中间,与我们座谈了一个晚上。他在座谈会上谈了他考察三峡、小浪底等几个大型水利枢纽的感想,他说,现在是水利水电开发最好的时期。他要求我们为国家为人民多工作几年。他的话语重心长,既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代表党和国家对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重视和关心。我2000年从主编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按照锦涛对我们的要求,回到三峡工地,做了一名普通的工程监理人员。在工作中除认真恪守监理的职业道德,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外,还潜心钻研,将一生积累的经验编成小册子,为工程为后人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我编写成草稿后,写信向锦涛作了汇报,并请他为小册子题辞。他阅读了我给他的汇报信后,让秘书给我回电话,首先肯定了我的工作,同时感谢我对他信任,并说明中央有规定,不能题辞。杨秘书给我回电话那天的心情,现在还记忆犹新。锦涛能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情况下,关心老同学的一本小册子,远远超出了同窗之谊,是对知识分子和知识的重视与关心,接到电话的那一刻,一股暖流通遍了我的全身。我的小册子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以后,我挑了一本邮寄到中南海,寄给我崇敬的锦涛学友。同时给母校图书馆邮寄了10本,以表达对祖国、对清华母亲一点微不足道的回报。祖国人民哺育了我们,我当涌泉回报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是清华培育了我们每一位莘莘学子,无论职务、地位高低,无论身居何地何境,都要自强不息为清华争光,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 作者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电工程总监理工程师,曾创办《中国三峡建设》杂志并任主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