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世民(1952土木)
1949,中国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决定了我的一生。我十分幸运地参加了人民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和会务工作,亲历了开国大典——中国历史最光辉的篇章。

毛世民学长在延安参观
欣逢新中国60周年华诞,1949年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和场面历历在目,每次回想都使我感到幸福。
黎明前的黑暗
1948年8月我从太原到北平,插班入汇文中学高三。当时,面临覆灭的蒋家王朝仍在垂死挣扎,北平的学生运动表面上处于低潮,正积蓄力量准备迎接解放。比我早到北平的太原同学王晋引导我阅读《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和反映解放区生活、揭露四大家族反动统治的材料,介绍我参加民主青年联盟(简称民联)。这是我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1949年元月初的一个晚上,我和同室的张允传阅新华社元旦献辞《将革命进行到底》,我们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欢欣鼓舞。但是几天后国民党特务突然封锁了学校,抓走了几位民联成员。我急忙找到王晋,他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天就要亮了。已暴露的同志立即转移到解放区去,未暴露的继续留下迎接解放。”我感到自己在成熟起来,也意识到自己已是革命队伍的一员。
欢庆北平和平解放
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市民和学生尽情欢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我们的队伍来了》,沉寂的古城开始沸腾。2月3日我们在前门大街观看解放军入城式。“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第一次听到宣传车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激动得热泪盈眶。头戴大皮帽,用缴获来的各种武器装备起来的队伍威武雄壮地走过前门大街。有的市民和学生爬上战车,有的在自己的皮夹克上写上“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北平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为了适应同学们学习的渴望,我和曹克文等把地下传阅的图书、文件集中起来,又取回被国民党特刑庭抄去的进步书籍,办起“新知识图书室”,轮流值班为同学服务,并同北大等校类似的图书室建立联系。我们还举办工人夜校为工友讲课。参加这些活动我自己也得到充实和提高。
姐弟重逢,喜获良师
3月,在天津工作的舅舅董次珊来信告诉我一个惊喜:“从报纸上公布的庆祝三八节活动的名单上看到你姐姐毛椈的名字。通过电话联系确认后,到天津军管会外侨事务处见到毛椈、曹汀和他们三岁的女儿小宝。”我高兴地跳了起来,立即到天津见到分别11年的姐姐。姐姐大我18岁,上世纪30年代在南开中学参加革命活动。她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积极宣传革命思想,被反动派列入黑名单。1935年国民党特务到清华大学抓她,在进步同学和工友的掩护下她机智地逃出清华园,然后东渡日本,继续在留日学生中开展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立即回国,在家乡小住,我才得以与她相见。她带着我乘凉、睡觉,耐心地回答我各种幼稚的问题。1937年,她到延安入抗大,1938年入党。抗战初期,国共合作,父亲通过八路军驻第二战区的代表王世英将军与她联系,还把我写的大楷小楷带给她。1940年以后形势变化,失去联系。
我很幸运,在我开始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得到了姐姐和曹汀同志的指导和帮助。他们给我讲延安艰苦而乐观的生活,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以及解放战争期间转战陕北的斗争。他们参加革命的经历、坚定的革命信念给我生动而深刻的教育。从1949年开始,几十年来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得到他们亲切的关怀。
由民联转入青年团,加入中国共产党
4月,党中央决定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民联成员可以直接转入青年团,因而我成为第一批青年团员,并担任汇文中学团的支委,开展建团工作。我还是《人民日报》学校园地的通讯员,经常给报社写稿。4月25日从报社拿到解放南京的号外,一路跑一路喊,宣传这个大喜讯。5月,迎来了解放后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我们参加了盛大的火炬游行。
通过学习和一系列的活动,我认识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共产党倡导建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最坚决的斗争,共产党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是时代的良心、民族的希望。我要求加入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七一”前我被批准为候补党员。7月1日下午参加了建党28周年的庆祝大会。来自中央、前线和地下的党员在先农坛会师。大会开始前突然下起大雨,接着又停电。这一切不但没有影响反而激起会场的热情。歌声嘹亮,群情激动,我们感到幸福和自豪。
参加高考,选择清华
7月,高中毕业报考大学。这一年的高考仍沿用旧制。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同日考试,只能报三者之一;其他学校把考试的日期错开。受亲友影响,我把目标定为清华,但为了保险我报了五个学校。我最终实现了上清华的愿望,选择了土木工程系水利工程专业。这一选择决定了我后来的工作方向和岗位——1957年分配到治淮委员会,一直从事水利科学研究。
服务新政协筹备工作,亲历开国大典
8月,等待高考发榜的时候,接到青年团东区团委的通知:一个重要会议需要一些党团员担任服务工作,时间大约两个月,工作期间不能离开,工作地点保密。汇文团组织推荐了我和三位团员:李希玉、张允、朱文道。
8月20日,在团市委门口集合的还有来自北平二中、贝满女中等学校共20人。一辆大卡车把我们送到工作地点,下车一看,我们大吃一惊:汽车停在中南海勤政殿门口。在会议室坐下后,新政协筹备会秘书处一位女同志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情况。她说:“新政协还有一个月就要召开,筹备工作非常紧张。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要认真工作,严守纪律,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不该问的事不要问,不该拿的东西不要拿。”最后她宣布了工作分配,我被分配到议事科,具体工作是接待代表报到、送会议通知、检查代表证、统计表决票数等。因此,我有机会近距离地看到参加会议的六百多位代表,包括党中央的领导同志、解放军的著名将领、各民主党派的代表、各条战线的英模、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文艺工作者等。
我亲历了许多历史性的时刻:大会开幕、通过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大会选举、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和10月1日的开国大典,等等。那么多仁人志士牺牲在了黎明前夜,而我在18岁就参加开国大典的工作,实在是太幸运、太幸福了。
开国大典结束后,我们考上大学的同志于10月6日又踏上新的征程。考上清华的有毛世民(土木系)、李希玉(物理系)、张允(电机系)、高镇宁(航空系)、夏国治(物理系),孙小礼在1950年也考入清华数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