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谈谈我们这一代清华人

2011-07-27 |

(1951航空)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西南联大完成了历史使命,清华、北大、南开决定迁回平津复校。经过一年的筹备,1946年10月母校在修复后的清华园校区开学上课。

王浒学长

解放海南留影,右二为吴佑福学长

二00八年十二月,解放战争时期老校友聚会场景,

从左至右依次为:吴宏宛、庞文弟、王浒、许京骐、蔡公期、夏志武

当时,由西南联大转来900多名学生,从原在北平的各大学转来412名学生,1946年从全国招收新生903名,还有先修班百余名,共计学生2300余名。此后,1947年招本科新生775名,转学生41名;1948年招本科新生409名,转学生61名。三年还招研究生62名(据《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四卷)。综上所述,从1946年清华复员到1948年底清华解放,也就是解放战争时期,有3600多位老校友在清华学习过。

这是清华人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相近的精神素质,有着亲密的革命友谊,我们自称为“解放战争时期清华老校友”。

生于患难 长于学运

我们这些人大多生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当时国共由合作到破裂,人民贫穷,社会动荡,列强欺凌。上小学和中学时,正逢八年抗日战争。有的同学身陷日占区,备受亡国之痛;有的同学跟随家长颠沛流离,逃亡大后方;有的同学在大后方,跑警报,躲日机轰炸。总之,度过了一个患难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深感国家分裂之痛,国家贫弱之苦。

1946年大家来到清华,美丽的校园,雄伟的校舍,知名的教授,吸引许多人做着毕业后出国留学,将来当专家、教授、科学家的。但是,内战越来越激烈,国家面临着两种命运的决战,个人也面临着人生道路的抉择。继承着西南联大“一二·一”运动的革命传统,从抗暴运动开始,一浪接着一浪的学生运动,加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唤醒了越来越多的同学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伟大的反蒋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到清华解放时,参加过地下党的同学有428人,参加过地下党外围秘密组织的同学约有700多人 (见《党的旗帜高高飘扬——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基层组织的奋斗历程》)。更多的同学拥护学生运动,积极参加进步活动

贡献青春 初露峥嵘

50年代前期,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到处需要干部,需要知识分子。我们这些毛头小伙子、小丫头成了“宝贝”,在各种岗位上“初露峥嵘”。

有些同学,母校没解放就去了华北解放区,接着参加平津各大城市的解放和接管;有的还被派到南方,加强那些地方的地下党工作,配合解放。如尚嘉齐、尹宏、马履康、吕乃强、杨坤泉、张昕若、朱本仁等去武汉,姚国安、梁燕、萧菊人、戴宜生、张泽石等去贵州、四川。文法学院同学,北平一解放就有250多人参加了南下工作团(当时的政策,学理工的大部分留校继续学习),投入了南方各地的解放和接管。

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机械系吴佑福同学,泰国华侨。一解放,他和徐应潮、傅 等18位同学被东北军工部吸收参加国防工业建设。去东北不久,因为他会讲广东话,又派他南下去广州,广东省用的第一批人民币就是他负责押运去的。由于解放海南岛需要大批机帆船,他是学机械的,又派他去用汽车发动机改装机帆船。发动进攻时,本来没有他的任务,但他以保障机帆船为由,坚决随军渡海作战,右图是他当年英姿飒爽的形象。海南岛解放后,海南铁矿需要技术人员,就把他留在那里,一干就是30多年。尽管遭遇了许多不公正的对待,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上世纪80年代在铁矿总工程师任上离休。

许多同学被派去做领导同志的秘书,我知道的有:吴玉章的秘书宋华沐(现名钟涵),王任重的秘书杨坤泉,刘澜涛的秘书郭德远,吕正操的秘书沈恒泽,何长工的秘书马琰(现名易粟),刘仁的秘书张天泰,郑天翔的秘书储传亨,黄敬的秘书陈彰远,黄火青的秘书吴锡光,王从吾的秘书陈金秀(现名陈明),等等。

新闻界去了两位小记者,蒋励君(现名王金凤)和陈柏生同学,别瞧她们年纪轻,中南海常进出,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都采访过,《人民日报》上常有她们写的报导和文章。

党中央宣传部先后去了何祚庥、罗劲柏、龚育之,他们成为中宣部科学处的年轻骨干。

青年和青年团工作更是依靠这些大学生。李锡铭、吴宏宛去了石景山发电厂,庄沂、银重华去了石景山钢铁厂,开始都是青年团干部,以后转为党和行政领导工作。邵敏去筹备全国学联,黄祖民、罗琚等去了团中央;张治公、邓德祥等去华北团委;潘梁、孙仲鸣、倪启贤、徐乃明、牛兢存、林寿屏、戚学毅、王浒等去了北京团市委;李榕(原名李振华)、刘雅贞、张其锟等去了北京青年文工团;卢鹤维(现名刘华)去了天津团市委,等等。

教育战线更少不了我们,当时北京市委抽调一批大学生到中学当政治课教师,实际去做党的工作。周广渊同学就调到市教育局主管中学政治课,陶棨、梅克等同学去当政治课教师,后来成了知名中学的校长、书记。高等教育更是这样,拿清华母校为例,当时各系设了系秘书,协助系主任抓教改并做政治思想工作,李传信、李民范、吴佑寿、骆正瑜等同学就担任过这种工作。母校解放后成立的第一届中共总支委员会,彭珮云同学被选为书记。1956年成立第一届党委会,艾知生、李传信、吕应中、郭道晖、周维垣等同学被选为常委,艾知生被选为副书记。

还有一些同学被派去苏联和东欧学习科学技术,如滕藤、潘际銮、顾惠、顾骅、李采等。也有些同学先出来工作,1952年左右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又回母校完成学业,再参加工作,如程法毅、钮友杰等。

有些同学参加筹建我国的现代工厂,如王珉在北京化学试剂厂(后发展为北京化工厂),陈尚容在北京焦化厂,宋季芳(现名宋林屏)在北京化工二厂,肖秧、陶炳伦在北京玻璃厂,魏文烈在北京钢厂,吴勤娟在棉纺厂,范国宝和巫宝瑜在修造坦克的618厂,范国宝还帮助倪志福发明了闻名世界的“倪志福钻头”。林宗棠参加了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的制作,并任副总设计师。

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需要我们。1948年12月18日在清华门口贴布告保护学校的解放军13兵团政治部主任刘道生,后来任海军副司令员,1982年专程来清华感谢清华毕业生对海军的贡献。1950年就有一批同学去海、空军。如沈冠时、王尚真、张允谦、詹蹈龙、李快、李鑫泉、吴湍裳、朱祖恩等。

总之,在50年代初期,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小姑娘,深切感受到党和祖国对自己的期望,满怀热忱地活跃在各条战线上。

征途坎坷 矢志不移

50年代后期,尤其是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在党内和全国,“左”的错误指导思想越来越严重,阶级斗争的弦绷得越来越紧。

解放前,工人、贫下中农的孩子没有条件上大学,因此,我们的家庭出身很少是劳动人民家庭,社会关系一般也比较复杂,有些人还有些历史问题。参加革命,我们认为已经背叛了这一切,再加上过去受民主自由思想的熏陶,爱发表意见,口无遮拦。在“左”的错误路线和知识分子政策指导下,我们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很容易就成为审查对象、批判对象,甚至被划为右派、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成为劳动改造对象。反右、反右倾运动伤害了一大批老校友,“文化大革命”更有点“全军覆没”的味道,几乎人人挨批挨斗。

前面提到的彭珮云同学,在毛主席批发的所谓“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上被点名,他们夫妻被关起来,全家被“扫地出门”,孩子们都无家可归了。王金凤同学,因为写了不合“四人帮”口味的报导,再加上她姓“蒋”(原名蒋励君),“四人帮”就说她有特务嫌疑,被关了起来。这还不算,强迫她丈夫离婚再娶。她被关了几年,却没人审问。社会系同学徐铮被关起来,她不服“管教”,就被日夜把双手铐在背后,吃饭也不解开,只能趴着吃。这样悲惨的故事就不要多讲了吧!

总之,党和国家的“宝贝”成了“臭老九”,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但大家并没有绝望,仍在恶劣的环境中奋斗。不论让干什么,都认认真真,哪怕扫厕所,也要“一丝不垢”。什么环境下也要学习,关在监狱里只许看毛选,那也要百读不厌,思考党和国家大事。朱镕基同学就在划成右派当夜校教师时,把英语学好了,还思考了国家的许多大事。因为我们有信念,唱过《跌倒算什么》:“跌倒算什么,我们骨头硬,爬起来再前进!”唱过《光明赞》:“你看那黑暗已消灭,万丈光芒在前头。”

老骥伏枥 再创辉煌

“文化大革命”结束,我们已是五十岁左右的人了,进入了老年。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解开了我们身上的枷锁,焕发了我们的青春。我们要找回失去的年华,实现为祖国献身的宿愿,大家在各条战线上又大干起来了。由于“文革”造成的“人才断档”、“干部断档”,许多同学都超期服役。

许多同学收拾好残破的家庭。上面提到的王金凤同学,和她的丈夫(抗美援朝打下美机最多的战斗英雄赵宝桐)共同努力下,抚平了“文革”造成的创伤破镜重圆,建立了更加美满的家庭。金凤又拿起了笔写出许多华章,《邓颖超传》就是其中之一。彭珮云同学找回了孩子们,全家团圆,她和丈夫王汉斌同志身负重任,双双成为国家领导人。

我们这一批同学又成了党和国家的“宝贝”,在各条战线上奋斗着。大部分同学在基层第一线默默奉献,甚至带着“文革”造成的生理上、心理上和家庭的伤痛,奋力为改革开放助一把力。据校友总会钱锡康同志的调研,有5位同学担任过国家领导人职务,有51位同学当选两院院士,有4位同学成为将军,有40位左右同学担任过省部级领导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基层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就更多了。

夕阳无限好

进入21世纪,我们都成了七八十岁的古稀老人了。我们由“一线”退到“二线”,由“二线”退到“三线”,现在由“三线”退到“消闲”。虽然我们身体日衰,疾病日增,但我们的精神没有退,大家还是那样关心国家大事,不但看报、看电视,有的还要上网。有的回顾一生,写回忆文章。白祖诚学长就写了百万字的自述《路漫漫》,张泽石学长写了在志愿军和被俘后拼死斗争的血泪回忆。戴宜生学长写了他在西藏几十年的经历和感悟。写短篇文章的更多,《清华校友通讯》和《校友文稿资料选编》上登了不少。我们还编了《峥嵘岁月》解放战争时期清华校友足迹。校友的情谊越来越浓,每年都要大聚会,平常总要以各种由头,如外地来校友啦,某校友过寿啦,来个小聚会。大家在一起,叫着上学时的外号,天南海北聊个没完,因为有共同语言,真是革命友谊常青。

人生感言

回顾我们这一批清华人的经历,我冒昧地说几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理想信念,矢志不移。有些人认为我们是“盲从的一代”、“驯服工具的一代”,不对。我们对祖国的爱,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经过一生经历、对比,经过反复学习、反复思考才树立起来的。我们能在坎坷的甚至悲惨的处境中坚持我们的信念,还有信心面对人生,正说明这一点。

第二,鞠躬尽瘁,任劳任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的校训,严格、严谨是清华的学风。我们在实验室和绘图板上就学会了一丝不苟,每个数据、每条线都要对人民负责。做大事、做小事都要认认真真,力求完美。还不能患得患失,要耐得批评和冤屈,不会丧气;也要耐得荣誉和权位,不会冲昏头脑。

第三,热爱学习,与时俱进。清华培养了我们学习的好习惯和好方法。解放后,许多同学干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学的专业,而且许多同学没学完专业就参加工作了。但是,大家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总能在岗位上干出些名堂来。大家从书本、资料中学,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向群众和行家里手学。

第四,母校情怀,校友情怀。大家离开母校六十多年了,但忘不了在母校那几年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因为那时正是我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是一生的关键时刻。大家也忘不了在那个火热年代结成的友谊,那时系级的界限很小,学生又少,在各种活动中互相认识、互相交流的机会很多。解放后,忙于工作,又有阶级斗争因素的障碍,互相很少来往。“文革”以后,尤其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这种友谊越来越浓。京津冀三地校友每年聚会,人数由几十人逐步增加到200多人,有些校友坐着轮椅也要来参加。我们和校友总会联合举办了“清华复员六十周年”和“清华解放六十周年”两次大型纪念活动,还编写了《峥嵘岁月》回忆录和各种光盘。许多校友曾参加“北京市老同学合唱团”,用革命的歌声教育下一代。

各个时代的清华人都在为母校谱写历史,我们解放战争时期老校友为母校添了光彩,没有辜负母校的培养。希望今后的清华人,一代更比一代强,让清华在祖国、在世界更加光彩。

2011年2月

相关新闻

  • 112020.08
  • 172021.06

    我心中永远的清华

    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就是能在清华大学读书。几乎所有能考上清华大学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但我们这一届最幸运,因为我们是“文革”以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1977级。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072021.09

    教师代表雒建斌在清华大学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科技攻关需要“二意三心”——在清华大学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 272017.12

    踏实、低调,痴迷于技术——清华系创业者的成功之道

    尽管清华系占据中国优秀企业家的半壁江山,培养了美团王兴、脉脉创始人林凡、快手创始人程一笑等技术大牛,但现实中公众谈论最多的仍然是BAT掌门人,或是万科....

  • 292011.07
  • 112020.11

    徐义生:书生亦有力报国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近代外债史研究泰斗徐义生先生为国家作出的特殊贡献。

  • 222009.01
  • 042011.07
  • 082022.11

    刘跃进:记忆中的水木清华

    从姜老的书房出来,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落日的余晖映红了西边的天空。时惟早春,寒意未尽,而我内心却温暖如春。西溪旧地,道古桥边,谈话间,一个甲子的风云,好像在指缝间倏忽滑去,留下来的是对水木清华不舍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