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张俭:我爱江南三座楼

2013-08-28 |

张俭(1952-1953航空)

江南有三座著名的阁楼。

第一座阁楼是武昌市蛇山上的黄鹤楼,它坐落在武汉长江大桥南岸的桥头。当你站在蛇山上,可见万里长江滚滚流,白云千载共悠悠的景色。

1954年我去武昌市求学时,在洪水滔滔的长江边,我苦苦寻找黄鹤楼,只看到江边有个小亭子,什么阁楼也没有!后来报载:古代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国黄武二年(公元233年),光绪十年(1884年)遭火焚,以后一直未重建。

30年后,我登上这座新建的黄鹤楼时,我感到它在建筑艺术和外型上气势非常宏伟!

黄鹤楼有五层用金黄色大飞檐琉璃瓦覆盖的红色阁楼。五层楼内荟集了我国古代李白、杜甫、崔颢等著名诗人的诗文和画像,可谓聚集了中国文化的精萃,我登上每一层楼都有不同的体会,第一层大殿内正面是用陶瓷铺成的黄鹤楼巨画。两个大立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写: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下联写:爽气西来飞雾扫开人间情。

在大楼的第五层楼檐下高悬有一横匾,用黑底衬托,上写金黄色三个大字“黄鹤楼”。

底层大殿外面飞檐下有一横匾,上写“气吞云梦”,在大殿后面外檐下也有一横匾,上写“楚目极天”。当我看到每层楼上四周有12个金黄色飞檐伸向蓝天时,我感到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在腾飞!

当你登上黄鹤楼,读完崔颢的名诗《黄鹤楼》,再读读历代诗人的著名诗文,再来观赏武汉长江大桥和滚滚的长江,江面上轮船飞渡,眺望对岸龟山旁的电视塔和江边的高楼大厦时,你感到中华民族已坐在黄鹤之上在飞翔!你心中会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精神的力量,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已汇成一股巨流像滚滚长江奔腾流入东海。

当你看过在黄鹤楼的墙壁上有几十支飞鹤组成的巨大雕刻——归鹤图,再读一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后,你会感到历代文化巨人在创造着历史,黄鹤楼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人类历史从古至今在追求着幸福、光明和进步,不论经历多么艰难曲折,人民永远追求着进步,黄鹤楼象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必将在我国文化历史上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江南第二座阁楼是岳阳市的岳阳楼,它坐落在洞庭湖边,它有二层木制结构的阁楼。站在阁楼上,眺望洞庭湖,可见天水共一色,气象万千变化,使人不由的想起当年三国时期周瑜少领兵,指挥军旗、操练水军战船的情景……俱往矣,现在湖边鱼市上可看到渔民在卖鱼虾和卖螃蟹的热闹情景。

在阁楼内有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诗文,墙上有范仲淹书写的杰作《岳阳楼记》,其中有一名言:“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这是何等气魄,也是近代仁人志士追求的高尚情操!

登上岳阳楼,眺望洞庭湖内的君山,临风伴诗仙,一览万顷浪!

江南第三座阁楼是南昌市的滕王阁。1979年夏天,我去南昌市中心参观了“八一纪念馆”。馆内有周恩来的工作室展品和图片,在楼上一间展室里,我见到一张珍贵的照片——毛泽东和贺子珍穿着军服与革命起义将领并肩站在一排。参观后,使我进一步认识南昌是革命起义的名城。在归途中,车上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在这条大街的高墙内就是古代的滕王阁,汽车一闪而过,我什么也没有看清!

14年后,我再去南昌市,一位年青朋友陪我登上了重新修建的滕王阁。

宏伟的滕王阁高耸在赣江边,它是由绿色琉璃瓦大飞檐覆盖的四层红阁楼。最高层楼上飞檐下横有一匾,用蓝底金字上写“滕王阁”。楼外有绿色琉璃瓦布置的长画廊,楼底层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杆,楼内墙壁上镶有《吹箫引凤图》、《百蝶百花图》,楼顶上悬挂有四角红色宫灯。最底层的石阶下在几十米长的墙壁内的汉白玉上镶刻有唐代王勃写的《滕王阁序》,我读完这篇骈文,记得有一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回忆我来参观时正值:“早霞与红日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登上滕王阁三层楼,眺望赣江上,碧水蓝天雾气浩瀚,江面上船舶争流,风景秀美!使人心中怎能不热爱祖国的江山?

江南三座楼是祖国母亲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她照耀着祖国江南,照耀着亚洲东方大地,照耀着祖国飞速前进的里程。

朋友,若你登上江南三座楼,再上庐山和黄山上一游,人生胜过一百年。

200566日修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