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周茂林:我愿做永不毕业的清华勤奋学生

2015-06-17 |

周茂林(1974工物)

光阴荏苒,转瞬间,自己步入了曾是那么遥远的公元2014年,屈指数来,2014年——我从清华工程物理系毕业已有40年。校友聚会,《水木清华》约我撰文,纪念这一段岁月。提笔应约,毕业后留校至今40年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

40年如一台戏,历史公正地为我们提供了各种选择和展示的舞台;

40年如一首诗,我们对魅力无限的清华园有着抒发不尽的情怀和感受;

40年如一杯酒,“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40年如一段情,师生情,朋友情,亲情与爱情;

40年如一场梦,转眼成往昔!

44年前,广大知识青年在农村第一线战天斗地,而根红苗正、又是沈阳市重点中学学生干部的我,有幸被选送上了清华,而后是留校回炉、补课,从事科研、管理,在清华的大熔炉里得到多种岗位的培养和锻炼。

可写的实在太多了,是写“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的上大学经历?写与来自一线的老工人、老劳模及部队指挥员一起的班级学习生活?还是写与老师、教授一起学军、野营拉练、参加社会实践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越想越多,无从下笔。思忖再三,选择了“我愿做永不毕业的清华勤奋学生”这一主题,谈一些我的工作感受。

一是我在清华学习、工作了44年,沐浴在学校百年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中,百年清华,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传承的“清华精神”是自己一生一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力量源泉,是清华给我的人生定了型,是清华成就了我的今天,清华育我,我为清华。二是在当今的世界,知识更新迅捷,一个人,特别是作为一个清华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彰显才智,如果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技能,不主动更新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拓宽视野,则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赢得主动、胜任工作并取得成绩。我的工作性质使我在工作中接触了很多成功人士,走出大学校门,不管是“新工人”、“工农兵”,还是本科生或研究生,工作事业取得成绩,都是利用在学校塑造的正确价值观、所获取知识的能力,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其知识结构、补充所需知识、求知不断的结果。在学校主要是向老师、向书本学习方法论,奠定基础,而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结合从事的工作实践不断补充知识才是真正学习和创新的开始。清华作为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产生、汇聚与交流的平台,我们身在清华,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种优势文化氛围,这是许多世人所望尘莫及的。

我非常羡慕今日的大学生,尽管考取清华竞争十分激烈,其成长道路总体是平坦的,在机制、政策和环境上少有干扰,家长、老师、学校和政府一路开绿灯,考取名牌大学,拿到最高学历,可以一路走来,这似乎也成了年轻人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我们这代人成长在共和国的特殊年代,政治运动不断,阶级斗争天天搞,长身体时处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长知识时又逢国家“动乱”年代,如果说为国家、为学校做了些工作、得到了承认,主要源自“清华精神”塑造下基本定型的性格与风格,再者就是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1974年留校至今,主要从事了两个领域的工作,一是科研,二是管理,几乎每十年上一个台阶,即十年的助教,十年的助研,十年的副研,近十年的正研。

我从事科研工作的十年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提高的过程。由于学识渊博的李恒德老师的悉心培养,最初在“200号”的十年是我补充工科业务知识、承担科研任务最有收获的十年,我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并任课题负责人,譬如,反应堆燃料颗粒的制造、颗粒包袱,远距离球元件组装样机的研制,石墨的粘接,新材料离子镀膜设备的研制,等等,其中有的项目荣获北京市发明奖,但更重要的是结合实践的学习增长了理论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

我在学校人事处做管理工作同样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提高的过程。1984年学校人事处为加大知识分子比例,以提高管理水平,把我从深爱的科研岗位调来从事人事管理工作,尽管我当时抱有管人事的最不干人事的偏见,但还是服从了组织上的调动。在实际工作中我很快悟出:办公手段的科学先进与否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转变作风、改进工作风格,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于是,我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人事政策法规和人事信息计算机管理上。在每年打印教职工花名册、工资调整、教师提职等清华人事工作仍依靠传统手工作业方式,发动全校人事干部搞人海战术的情形下,我努力学习计算机语言和相关知识,与陈敬平老师积极把计算机用于学校的人事管理实际,在数据维护、工资调整、人员流动、职务晋升、队伍分析和预测等方面,编制的计算机应用程序不下千个;并积极参与了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泰山工程中“信息与网络应用系统”中的子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以及组织校内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在计算机和网络广泛应用、各种软件及其设备齐全的今天,这项工作似乎微不足道,但在80年代,身边只有几台20M的台式计算机,要改变常规手工作业工作模式、使之应用于人事管理工作实践却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事,而清华让我做到了,我也努力做到了。清华人事管理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人事管理数据,其中有我的心血与付出,我为此感到自豪。

我在学校从事文科管理工作更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提高的过程。2000年初,学校为进一步发展清华文科,又调我来文科担任行政副院长工作,虽然有在清华工作几十年的经历,但毕竟不是文科“科班”出身,加之对学校文科发展建设知之甚少,推辞再三,最终还是服从了组织安排。我很快发现,由于学校恢复和重建文科时间不长,面临着骨干人才来自不同单位、风格迥异,学科领域宽,机关队伍不得力,岗位职责不落实,经费紧缺,管理不到位,办学资源紧张,学校见缝插针配给资源等实际情况,我把当时的状况归结为“三无”、“三差”,所谓“三无”即行政上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章循事;“三差”即学院整体形象差、凝聚力差、调控力差。于是,我在研究文科行政管理、并探讨其运行规律方面花了大量精力,秉承前辈们提出的有颗公仆心、多点人情味、提倡和为贵的教诲,拓宽思路,求真务实,在精简管理队伍、强化岗位职责、增强服务意识、理顺关系、提高效率、减少层次上狠下功夫。组织汇编了学院内部规章制度,建章立制,使办事有章可循,避免凭个人感情、意志行事,与之相适应,改善办公手段、办公条件和机关待遇。在班子成员和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改变了学院的“三无”状况,院机关总体形象和管理人员整体水平、能力、责任心、服务意识显著增强,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学校和学院教职工的赞誉,荣获清华之友爱岗敬业集体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同时,经过调研发现,学院涉及的学科领域和师资力量,决定了其是学校承担对外教育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针对过去系所非规范办班经常受到学校通报、经费流动和管理比较随意的状况,在立足人文学科领域,寻觅对外教育与自身教学、科研最佳契合点及其制度化、规范化、品牌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样,一则满足在职干部们求知的急需;二则推动人文社科教师接触、认识、研究社会,充实教学与科研内容,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三则通过创收支持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减轻学校财力负担,缓解被动式办学带来的经费紧缺状况,为一线教师有用武之地、少后顾之忧创造更多条件,以此凝聚人心,造就人气旺盛的教职工队伍,可谓一举多得。

诚然,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源于不断在实践中学习并加以总结。清华人共有的品性就是做事严谨务实、一丝不苟,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想清楚、说明白、做到位,对人、对事、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我在清华毕业后40年的经历表明,只要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终究会取得成果、赢得尊重。我在清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感悟是: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学问,服务于学术至上的高效行政管理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40年学习与工作,只争朝夕;

4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40年后,“清华精神”依然永驻我心间。

自强不息、学海无涯;厚德载物、开拓进取!一言以蔽之——我愿做永不毕业的清华勤奋学生。

周茂林简介

周茂林,195082日出生,19708月就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材料专业,19744月毕业留校。1974-1984在核研院三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4-2000在学校人事处从事人事管理工作,2000年至今在人文社科学院(现人文学院)任副院长,研究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