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8年6月,又一个毕业季到来。今年有975万大学生和825万高中生,将要走向社会,或在校继续深造。这些年轻人处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就像我们当年那样会思考这样两个问题:未来是什么?出路在何方?每个时代,总会出现一些优秀歌曲,以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声音,去引领毕业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比如: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毕业歌》,四十年代的《延安颂》,五十年代的《地质队员之歌》,六十年代的《我们走在大路上》……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来引领当代毕业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呢?
湖南卫视,一家小青年喜欢的电视台,及时抓住这一可提高其收视率的题材,决定在6月24日举办《未来可期,毕业歌会》(以下简称《毕业歌会》),邀请了四支合唱队献歌:港台各一家、大陆两家,其中就包括上海清华校友会艺术团(下称艺术团)。这台歌会合唱节目的终审过程,不仅是这四支队伍表现其演唱技巧,还是各自价值取向的宣示。究竟谁能通过终审拿到《毕业歌会》的入场券?
(二)
艺术团接到邀请后,领导班子立即投入紧张的出征长沙的准备工作,核心是参演歌曲的排练。双方商定:《毕业歌会》上演唱的歌曲是《祖国不会忘记》,合唱总谱由邀请方提供。他们对艺术团早已熟悉的版本做了重大改编:乐句压缩了一半;在两分钟的演唱中,几乎囊括了一般歌曲为表现其感染力而使用的节奏、力度和情感的变化。就其编曲技巧而言,艺术团糜指挥给予较高的评价。但对艺术团成员,这无异于是一首新的合唱曲,需要重新学习,重新排练。
蒲明书(右)与陈陈学长
为了尽快地排练出湖南卫视版本的合唱曲,艺术团的清华学子们“以他山之石攻玉”——把《祖国不会忘记》新版的总谱拆成四个声部;各声部制作自己的视唱模板,并按照各自模板勤学苦练;然后在艺术团糜指挥的统领下进行合练。这多么像他们惯用的机器设备制造流程啊!而这“他山之石”就是各声部的视唱模板,提供者为艺术团的作曲家虞淙老师。这位1968年清华无线电系毕业生、电子技术专家,将其技术专长成功地嫁接到合唱的排练上,提高了个人学唱的效率,加快了艺术团排练的进程。
虞淙老师,我们大家感谢你!
6月21日上午,艺术团一行60多人踏上开往长沙的高铁,开启了长沙之行。他们不顾长途舟车劳顿,抵达当晚即开始在下榻的酒店进行排练。此前在上海,仅排练过两次。排练时,糜指挥就像一位大型设备的总装配师,分别对四个声部一边打磨,一边严丝合缝地进行组装对接。那几天,我们夜以继日,足不出户,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分练、合练,练到满意为止。这再次彰显出清华人搞科研养成的一丝不苟的“三严”作风(即严格、严谨和严密)。
后来听说,基于价值观导向的考量,另外三支合唱团没有通过终审,让他们大失所望,也出乎编导的意料。据原来安排,这四支合唱队伍是都要上《毕业歌会》的。实际上,他们联合演唱的歌曲《蜗牛和黄鹂鸟》,声如天籁,充满童趣。
于是,经过终审,艺术团硕果仅存。《毕业歌会》的演唱入场券落入到从清华园走出来的这些爷爷奶奶们手中。随即,在导演的安排下,我们进入先期录音、走台、彩排等环节。
6月23日当晚,我们完成彩排,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走出演播厅已经是次日凌晨一点多,生物钟早已过了该就寝的时点,而我却毫无倦意,只觉得眼前有东西在忽闪忽闪地飘动——那是一幅从上海排练场铺展到湖南卫视演播厅的长长画卷。画卷上,描绘了在西拉团长、梁秘书长、糜指挥的带领下,我们艺术团为征战《毕业歌会》而付出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也展现了在“健康为祖国工作50年”口号激励下的60多棵生命之树永葆的青春。
回过再想想:为什么终审时仅保留我们艺术团一家。窃以为,我们演唱的《祖国不会忘记》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体现了社会对应届毕业生的召唤;而这首歌的演唱者以其人生经历为底气,展现出一代清华人的家国情怀——这正可作为应届毕业生树立理想的参照物,逐梦未来可借用的一种精神力量!
与其说选择我们的是湖南卫视,不如说是这个时代!
(三)
“抱团养老,服务社会”是艺术团的宗旨。感谢湖南卫视给了我们这次“服务社会”的机会,我们将在《毕业歌会》上用歌声向2018年毕业生建言:“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做一朵浪花永远奔腾“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艺术团将于6月24日晚7:30亮相湖南卫视《毕业歌会》的消息,通过手机微信,通过湖南卫视《新闻联播》不胫而走。我们被各自的微信朋友告之,他们已经把频道调到“湖南卫视”守候在电视机前。
期盼的《毕业歌会》,终于在一片喧闹声中开场了。
我们在演播厅旁边的大屋里听候入场指令时,趁机收看电视转播实况。在我的眼中,这场《毕业歌会》充斥着主持人的轻浮逗趣,充斥着表演者的热歌劲舞,充斥着应邀嘉宾的离愁别绪。孩子们可期的未来在哪里?这些不久将扬帆起航的小舟如何抵达可期未来的彼岸?《毕业歌会》进行到100分钟——歌星王力宏下场时,现场500多位毕业生及电视机前广大的观众,依然是一头雾水。我们的亲朋好友早已耐不住性子往下看了,纷纷把频道转向其他电视台。就在此时,让我们进场了。
当艺术团列队一踏进演播厅,现场灯光闪烁,人声鼎沸,观众使劲挥舞荧光棒向来自上海清华校友会艺术团的爷爷奶奶们致意。这既是对艺术团之前“出彩”的赞许,更是对今晚我们演唱的期待。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关照下,60多位团友登上舞台分四排站定,一边聆听身后天幕上VCR播放的几位杰出校友的自述,一边注视着糜指挥的手势。此时,团友们已情不自禁,两眼含泪,随着陈陈老师在钢琴上弹起的气势如虹的前奏,心潮跌宕起伏,做好了发声的准备。只见糜指挥抬手起拍,各声部准确而整齐的切入《祖国不会忘记》的合唱曲中,时而如战士行军,时而如内心独白,时而如排山倒海,时而如大江东去。在两分钟内,我们用歌声把对祖国的深情一鼓作气地抒发出来。尽管现场雷鸣般有节奏的掌声严重地干扰了合唱指挥,但糜指挥依然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把合唱准确地带到了最后一个音符上。他干净利落的收势动作,如老将挥刀定格在舞台中央,也定格在我们艺术团60多位清华人的心中。也许,这是糜老师指挥生涯中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考验。他不愧是著名指挥家——司徒汉门下的弟子。
当《祖国不会忘记》合唱的余音还在演播厅回荡,来自祖国各地的点赞纷纷飞进了我们手机的微信朋友圈。他们留言:“清华上海校友合唱的《祖国不会忘记》凝重端庄大气,与其他油滑搞笑的节目不可同日而语”、“正能量满满”。甚至还忿忿不平地说,“把清华的节目与这些(歌会的其他节目)放在一起,真是在糟蹋圣贤!”……
现场一位湖北师范大学的男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老前辈的歌声让我内心充满愧疚感,以前我从未想过自己去为国家做点什么,也不知在梦想的道路上自己在哪里努力过。今晚特别庆幸听到这些老前辈给我们寄语,他们把一生的事业和精神融化在歌声里,让我感到特别震撼。这震撼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另一位上海交大的女生也表示,“他们拥有这么少,却对祖国贡献这么多。希望我能像他们一样,未来给这个国家多做贡献……”
乐动湘江,不同凡响。在2018年的毕业季,我们用《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再次为时代发声,对1800万应届毕业生发出“未来可期”的信号。
(四)
“万里黄河,泥沙俱下。”在如潮的好评中,难免会夹带贬低,甚至诋毁的声音。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说艺术团在《毕业歌会》上“假唱”,“参与到这种欺骗观众的活动中”。还说什么演播厅里的观众都是湖南卫视找来的“托儿”,“如此掌声是人为安排的”云云。
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种景像差异的形成,不仅与观者的眼力有关,更与其所站位置有关。
确实,电视机前观众听到的《毕业歌会》直播的合唱曲《祖国不会忘记》,就是预先录制好的信号。这有什么不好呢?
试想想,若直播掺杂有现场雷鸣般掌声和高分贝尖叫的艺术团演唱,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到的将会是什么样的音响效果?
试想想,作为国家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为了确保节目播出过程的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所有播出节目均要事先录制有何不妥?
为了节目播出的质量和国家喉舌的安全而采取预录措施,与歌星为捞钱而假唱完全是两回事。至于播放中出现声像不同步的瑕疵,那是电视台迄今面临的技术难题。如果硬要把“假唱”的标签插在艺术团头上,那我们是“被假唱”了。这“被假唱”是我们对党和国家喉舌必须付出的代价,体现了清华人的责任担当。有位团友说得好:“我是边唱边忍,眼泪才没有流出。如果这样的唱也叫‘假唱',我宁愿一直这样唱!”另一位团友也说:“‘假唱’对我团而言是个伪命题!”
“假唱”之说,黑白不分,把带有腐败的“假唱”与适当的技术处理混为一谈。它唱衰我们艺术团在《毕业歌会》上产生的不同凡响;它无视艺术团成员在歌会上家国情怀的真情流露;它是对艺术团长沙之行的抹黑……
正如上面提及的,电视台演播厅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喉舌,涉及国家安全。对于坐在演播厅参加《毕业歌会》的毕业生观众,毫无疑问是有所选择的。不仅如此,事先还得对他们培训一番,以便配合这台《毕业歌会》的主题宣传。如果说他们是“托儿”,那他们托起的是电视台的舆论导向,托起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难道这不应该吗?
“托儿”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从旁边诱人受骗上当的人”。显然,它是个贬义词。把现场这些可爱的毕业生视为“托儿”,是对其人格的侮辱,也是对湖南卫视的大不敬。
这些“泥沙”言论如果出自外部,完全可以置之不理,遗憾的是来自艺术团内部,就必然会在微信群里引发一场争议。
长沙之行的5天,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艺术团凝聚力之所在,它就在于一个“爱”字:爱国家、爱母校、爱艺术。虽然我们已经“告老还乡”,但作为清华人践行母校校训的责任并未解除。谨言慎行,无私奉献,不要忘记我们是从清华园走出来的共和国公民。祖国不会忘记我们,我们也不会忘记祖国。
《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我们也要经常唱给自己听——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2018年10月,上海清华校友会艺术团成立正好10周年。让我们以《祖国不会忘记》的歌声去迎接这一喜庆日子的到来吧。
2018-07-16 初稿 于上海
2018-07-17 修改 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