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赛司塔:写不完的一篇文章

2021-10-04 | 赛司塔(1997 级环境)/焦洋(中文编辑) |

赛司塔,尼泊尔国家公派留学生。先在天津大学学习,第二学期转入清华环境系。2001年毕业后回国工作,后创办公司,做环境咨询业务。

赛司塔在清华留影

九月第一周的某一天。

早上醒来,打开手机屏幕浏览网络时,偶然看到了大学迎新的报导,脑海中一下浮现出二十四年前我进入大学时的热闹场景。

初入大学的日子,是一个金风送爽的秋日,还没来得及适应,便开始了忙碌了的大学生活,经历了令人难忘的起起落落。大约六个月前,我写了关于其中一些事件的回忆录。后来又想接着写点什么,但是一直没能决定内容。到了办公室后,繁忙的工作屡屡冲淡了我写作的欲望。

九月第二周的某一天。

下午一点。我坐在自己办公室的椅子上。

今天在办公室办要完不少事。从早上我就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我不知道究竟该先完成办公室工作,还是先动笔。理智让我先完成工作,但内心却始终充满写作的冲动。

我记得曾经在某处读到一句话:大脑的理性思考和内心的情感冲动之间的冲突是最难以调和的。

我正经历着这样的冲突,但最终写点什么的想法占据了上风。于是,我开始构思,——想来想去却没想好要写什么。

我把目光移向窗外。晴空之上,红日高挂。正午时候的太阳是最亮的,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人们要么记得旭日东升,要么记得夕阳西下,要么记得皓月当空,不是吗?

我注意到附近有几只鸽子,它们仿佛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其中一些鸽子,拍打着翅膀飞到离它们的窝巢不远的其他建筑物上小憩。

我突然冒出一个问题:这些鸽子是如何决定飞到哪里去的呢?这让我想起了在我读书期间或毕业以后又飞往不同国家的同学。他们有些去了美国,有些去了澳大利亚,有些去了英国,还有一些去了日本……鸽子在决定飞向何处前,也会像我们一样考虑清楚吗?它们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的优先事项吗?对此,我不得而知。

我又注意到其中一些鸽子并没有选择自由地飞翔,而是在窗外的某一个地方驻足而立,久久未动。这些鸽子和那些飞翔的鸽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竞争,也没有相互的嫉妒。这些鸽子会不会在想,在生活中,知道正确的方向比急于开始飞行更重要?抑或它们现在正在养精蓄锐,以准备下一次的排云直上?

窗外还有一株梨树,树上有不少快要成熟的梨子。一些并排蹲坐在窗外的鸽子突然起身,扑棱了几下翅膀,在经历了短途飞行之后,停在这株梨树上。

九月和雨季即将结束,秋天就要开始了。梨树叶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干净净,纤尘不染,片片树叶在正午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时间流逝,日头偏西,梨树的影子被拉得越来越长,就像我们脑海中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样。

可以想象,在春天的某个时候,这些梨树将吐出新芽,绽放出白色的花朵,然后结出沉甸甸的果实。我仿佛还看到一些鸟儿在梨树上盘旋,还有几只不知名的虫子,正趴在树枝上休憩。

一些已经完全成熟但没有被人及时采摘的梨,将掉落到土地上。比起那些依然高挂在树梢上的梨,它们并非是因屈服于命运而埋没。恰恰相反,这是一些经历过风雨,已经充分成熟的梨。触地的瞬间,它们发出厚重的声音,这是在诉说它们成长的经历,也是在分享成熟的喜悦。挂在同样一棵树上的一些梨,也许因为经不起风吹日晒,逐渐腐烂、干枯,然后静静地消失。

这梨树上长出来的梨,一些很大,一些又很小。有些多汁,令人垂涎;有些却干瘪,毫无吸引力。为什么同根同源的梨,最终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的多样性。

人也是如此。即使是在同样背景下长大的受过教育的同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也会大相径庭。

望着窗外的梨树,我的思绪忽然被拉到了遥远的过去。在我居住过的小山村,田野的中央,伫立着一株同样的梨树。长长的枝条,果实累累。

小时候,我常常在假期里整天在田野里玩耍,在小溪中抓鱼。每当困顿与饥饿交加的时候,我会爬上同一株梨树,摘下梨子果腹。尽管有时候梨还没有熟透,但至少能驱走我腹中的饥饿感。

那些梨子的味道,真好。

对于那些挂在树梢的梨,即使看起来饱满而多汁,我也没有勇气采摘。只怕还没接近它们,树枝就会突然断掉。然而,有时候,在生活中我们为了得到一些东西,却不得不承担一些风险。

现在,那株梨树只存在于我的记忆中。那株孤零零地伫立在田地中央的梨树,已经不复存在。十几年前的春天,一场大风暴将它击倒并摧毁了它。它被连根拔起。之前没有人发现它埋在土壤中的部分已经衰弱,但就是这看不到的衰弱,决定了梨树的命运。

但那株梨树真的消失了吗?如果它真的不复存在,为什么此刻它又在我遥远的童年回忆中破土而出,而且和办公室外的这棵梨树是如此相似?我又为何如此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吃过的梨的甜味?

也许人们记忆中最甜蜜的一些时刻就像那梨的味道,历久弥新。

梨树的叶子现在一片墨绿。进入深秋,叶子将开始变黄。“秋天是第二个春天,每片叶子都开花”(阿尔伯特加缪,法国哲学家)

1997年的秋天,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二个春天。彼时,我人生的叶子才开始换上了新的颜色。

冬天来临前,树叶会一片一片飘落。光秃秃的梨树将独自伫立在在冬天的寒风中,显得孤独而苍凉。

也许那时候的梨树,正在憧憬着来年新叶新花点缀春天美好,也回忆着在夏天的狂风中迎风搏击的艰难时刻,和雨季来临时所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的洗礼。

这些回忆,给了梨树足够的勇气与希望,让它在寒冷的冬日里凛然而立。我突然想起黎巴嫩裔美国诗人哈利勒•纪伯伦的一句诗:树木是天空下大地所写的诗。我们将它们砍倒,用它们制成纸,然后在这些纸上写下我们的空虚。

看着渐老的梨叶,我想起了早上照镜子,几丝白发已悄然上头。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发会越来越多。除了白发,时间也会在每天、每周、每月和每年,都“创造”着新的我们,让我们的经历和回忆变得愈发丰富与厚重。

不断增长的白发将见证我们的欢笑与喜悦、希望与激情、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二十年后,我们将不再一样。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会在时间的长廊中,涂抹上不同的色彩。

我们人生中的苦难会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就像每年春天后的落叶一样。只有我们的记忆会永久保留,就像历经四季而岿然的梨树。

呀,不是说要写点什么吗?我怎么迷失在梨树中了?

我稍微扬起眉毛,目光所达之处,是数十公里外起伏的山丘。山丘上一片蓊郁,本应呈现出的苍翠,因距离而蒙上一层蓝灰色。

仿佛人一般:近观远看,或迥乎不同。

山顶呈现出雨后的朦胧。也许片刻便会刮过一阵风,揭开山头笼罩的面纱;又或者会浓云密布,遮天蔽日,甚至将整座山都隐藏起来,不知所踪。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如同那山一般,时而重雾深锁,林昏瘴不开;时而云开雾散,守得青天见月明。

一条蜿蜒的溪流如玉带般在山间穿行,滋润着周遭的林木。几年前,我因为考察饮用水项目水源到过那里,潺潺流水,混合着鸟语虫鸣,耳边响起天籁之声,宁静的空气中弥散着圣神的气息,真是妙不可言。

回想起当时沉醉的情景,那种愉悦的感觉仿佛再次滋润着我的身体。

的确,对拨动心弦的东西而言,时间和距离都成为次要。

当时考察的项目现在已经被选为水源,清澈的河水通过饮水工程引入城市,惠及千家万户。谈到饮水工程,我的头脑中不由自主地绘制出饮用水取水口、集水池、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一条完整的自来水工艺流程,加上配套的配水设施,构成一整套供水体系。

大学学习期间的给水工程教材书的页面开始在我的脑海中显现。——与此同时,给水工程专业的其他记忆也活跃起来。

我闭上眼睛,回到了大学的时光。一切那么遥远,但记忆却中的人和事却一点点变得清晰。在学校的四教的教室里(大概是4103吧),黄霞老师正在教我们给排水工程和水质相关的知识,她画在教室黑板上的自来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在我的眼前缓缓展开。

我的天!真是不可思议!这些回忆是多么美好!

我头脑中的思维不断地跳跃着,眼前似乎又看到那恣意流淌的山间溪流,奔涌着,跃动着,有时跑得急了,一头撞向一块山石,刹那间水花四溅,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一道美丽的彩虹。

最终,在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后,溪水流入水库,后面的日子它不再随心所欲,而是进入精心设计的自来水厂,按部就班,通过一道道处理工序得到净化、加氯消毒,再通过地下输水管道被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我们的人生之旅也如那溪流一般,以不同的节奏演进。有时像水库里的水一样,平静得令人乏味;有时又像输水管道中的水一样,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从来没有停止前行的步伐。我们学习过如何让水听话,为我所用;可是,我们几曾学习过如何掌控住生活的节奏,成为生活的主人?我不记得接受过这样的教导。

水库里的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每个人都知道它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水处理中需要用到各种药剂,没有它们,我们难以获得符合使用标准的产品;

那隐匿于地下的自来水管线,则如同血管一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净化后的自来水。

我们知道生产自来水所需的要素,但却不知道如何让人生的旅途变得可控。

我的桌上放着一只玻璃杯,盛满了水。我觉得有些口渴,于是喝了一半,顿时感觉好多了。我盯着杯子看了一会儿,忽然觉得里面的水是如此平静与纯净。

如果我也是一杯水,那么我既做不到心如止水,也做不到心无杂念,——我的内心世界既不那么平静,也不透明。我发现自己在一杯水面前被羞辱了。真是惭愧。

很多时候,我想写点什么,却又拙于文笔,不知如何才能真实表达内心的情感。在这个方面,我大概还是个门外汉。

眼前的半杯水安安静静地放在桌子上,但它却让我感受良多。它不言不语,却在这样的沉默中和我完成了交流。这杯水让我的心中突然变得不平静起来。

杯子里的水只有一半,而我的人生之路,大约也过去一半。

一直以来,我们希望生命是激越的,同时我们又想追求生命的平和。如何在这种动与静之中寻求到平衡呢?

我的一天的生活要么始于早上到商店购买牛奶、蔬菜、水果,要么始于办公桌前。于我而言,一天的忙碌之后,晚上便带着些许疲惫返回家中。

我们的时间被家务或工作占据了,在匆忙中我们度过一天又一天。同时,又希望能够挤出时间接触社会,了解周围的世界,并且与朋友交谈。

每天,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想起过去的一些事,更多的时候是面对眼前的问题,也会勾勒未来的生活。在静下心来的时候,我们也会思考自己的信仰、信念、愿望与抱负。

我们的所思所想与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息息相关,但有时候又会游离于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之外。我们会因为已经拥有而思考,也会因为不曾拥有而思考。

无数现实和幻想的潮汐不断涌入我的脑海。好比此时此刻,我突然想,如果上周我就想到当下要写什么主题,那就太好了。就像很多时候,虽然事情已经发生,但我们还是会想,如果事情不是这样而是那样该多好。

当我准备写东西时,我会想,我应该写我自己的事,还是我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的事,或者该专注于某一个主题?

虽然我最熟悉的是我自己,写我自己应该得心应手。然而当我真正准备码字时,我才意识到写自己更加困难。我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如何评价自己的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怎样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如何客观地把这一切写下来?同样一件事情,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二十年后的我,会怎么看待?付诸笔端的时候又会怎么表达?

当下我对一件事情的体会、认识和评价,在二十年后多半大相径庭,对人生的理解与对事物优先级的考虑,可能都截然不同。

我们对不同的人、地方、时机和社会的每一次经历与理解本身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天我们也都在成为“新的”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看法。

想象一下,二十年后,我对前面所说的飞行的鸽子、梨树和它的绿叶与果实、远山,还有杯子里的水的理解与认识,会一成不变吗?

我想知道,我九岁的女儿在二十年后如何看待新冠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恐惧,以及迫不得已被禁锢在家里打发无聊的日子,每天只能通过网络课堂来学习?

我也好奇,二十年后,我的女儿对时间、社会和人的理解,和今天的我们有多大的差异?

桌子上的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打断了我的思考。我点开屏幕,正巧是女儿发来的短信——“爸爸!早点回家。今天的课后作业是写一篇作文,我需要你帮助。”

本来我想自己写东西的,这下可好,女儿给我布置任务了。我究竟是该继续考虑自己的事,还是先帮女儿呢?

七七八八想了很多事,至少我觉得可以凑出一篇东西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把大脑中的碎片整合在一起,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但看来今天留给我的时间不太多了。

上中学的时,老师常说,一篇好作文应该反映真、善、美。但我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笔下体现出来?

虽然我已经年过四十,但却始终执着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然而有时我对如何定义美好生活会感到困惑。就好像我现在想写东西,又不知道怎么表达一样。

对于所要写的东西,头脑中大致有了些框架,但要付诸笔下成为有血有肉的内容还欠火候,今天还有一堆公事等着我处理,要完成任务我才能回家,回家以后还得伺候女儿写作文。

看来,我今天只能止步于思考了,写出些完整的东西的想法最终未能得偿所愿。可是,我又觉得似乎无需用有形的文字来满足写作的冲动,因为在我的心中已经写下了一篇文章。

它是正午的烈日从天顶一划而过;

它是秋天的梨叶迸出最后的黛绿;

它是远方山霭苍苍望转迷;

它是案头清水半杯透心脾;

它是伴随着我人生四十个寒暑的斗转星移。

其实,文章就如我们的人生,当我在准备书写它时,我也在经历它,而它,也在不断延续,就像我这篇还没写完,又或许总是无法写完的文章一样。

“林子很美 ——昏暗而幽深

但我已有约定,

沉醉前,还有一段路要走,

沉醉前,还有一段路要走”

——《下雪夜在树林旁驻足》,罗伯特弗罗斯特, 美国诗人


相关新闻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112021.10

    闻一多致梁实秋便笺浅释

    稍具现代文学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闻一多(1899—1946)与梁实秋(1903—1987)在清华学堂学生时代是志同道合的挚友,以此为起点,二人的事迹、行迹多有重合和交集,并保持了长期的友谊。梁实秋先生之女梁文蔷所著《春华秋实——梁实秋幼女忆往昔》“家中新发现的闻一多海外遗痕”一节,刊出闻一多先生致梁实秋手书便笺一页,为此前所未见。现将便笺稍加释读,请方家教正。

  • 162016.06

    纯真的生命,我见过了

    杨绛先生在生命的最后十年时光

  • 082015.05
  • 182010.11
  • 202010.08
  • 252011.11
  • 022021.04

    杨卫院士:评判学术不端,责任和能力要分清

    近年来,在科研领域,撤稿、数据图片误用、诚信失范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不乏著名高校和教授。这不禁让人疑惑,我国的科研诚信问题越来越多了吗?此外,出现学术不端,除作者外,是否也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失职?如何保证科研诚信、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

  • 212010.12
  • 17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