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真正伟大的科幻一定和人类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能够预测未来。我们人类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著名的科幻作家,2017年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
2003年,江波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最后的游戏》,此后一直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30余篇,60余万字。2016年,随着“银河之心第三部....
1996级电子系无68班校友江波凭《银河之心3:逐影追光》获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金奖。
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蓉城颁奖,江波《机器之门》捧走最佳长篇小说奖和10万元奖金
二十几年间,江波创作了50余篇中短篇小说,6篇长篇小说。尽管媒体一度将江波称为“年轻的高产作家”,但江波显然对自己有着更严苛的评价尺度。
11月11日上午,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开幕式在成都召开,江波的《银河之心Ⅲ•逐影追光》获本届“银河奖”最重....
江波,清华大学电子系1996级校友,中国科幻作家代表人物。迄今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六十余篇、长篇科幻小说六本,代表作品《湿婆之舞》、《时空追缉》、《移魂有术》等。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重量级奖项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作品《移魂有术》被改编为电影《缉魂》,于2021年1月公映。
希望每一个写科幻的人,也希望我自己都始终保有那纯真的状态,就像阿瑟•克拉克刻写在墓碑上的那样:他从未长大,却从未停止成长。(He neve....
王成波,1975年出生,清华大学电机系94级(生医4班)。1999年、2002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年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20世纪70年代,亚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提出的“光镊技术”曾一度轰动学界,“以光为器,抓取微粒”的场景再一次拉近了科幻电影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利用光场产生的光学力进行捕获的过程是非接触、无损伤的,并且经过数年发展,迄今可实现的操控精度可达亚纳米至皮米量级。”在此领域奋楫笃行十余年的青年学者、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谢尚然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