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李志民:提升科学素养是培养提问能力关键

2020-10-29 | 李志民 |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20-10-27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1977级水利)

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提出问题,科研一定是在问题提出后的不断探索。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能够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不仅仅是所有学问深入研究的起点,其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逻辑链:只有怀疑之精神,才有独到之见解,方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才有可能在继承和发扬前人总结的知识体系基础上,从已知到解未知,推陈出新,甚至完全颠覆已有认知,提出新的理论或者定律推动科学的进步,将人类文明带入一个新的时代。以上,与我们当前一直呼吁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息息相关。

可是,作为国家创新主力军培养的研究生却在“提问题”这样的基础能力上“卡脖子”,不能不让人忧心。在笔者看来,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各学段传统使然。单独将研究生学段拎出来拷问“提不出问题”多少有失公平,也会让我们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局部现象窠臼之中。事实上,我国从幼儿园直至本科就缺乏提问、质疑的教学传统。绝大部分教师无法做到苏格拉底所说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这一步,更多的只是在做知识标准答案的灌输,学习过程也基本上是重复和刷题。指望从小没有学过钢琴的人,长大后突然弹出高难度的钢琴曲,多少有点强人所难。

二是读研目的不纯。很多人并非真心搞科研、做学问。对他们来说,读研、考博只是为了延缓就业,提高就业筹码,那自然是得过且过,更谈不上去提什么问题了。在这种氛围下,即便真心搞研究的人,也不会当“出头鸟”,或羞于启齿,或担心自己才疏学浅,抑或缺乏专业能力自觉,问不出专业问题。这其中有文化因素的存在。

三是结果导向所致。大部分学生考研是为了拿学位,而想要拿到学位,最重要的无疑是毕业论文。原本,优秀毕业论文的前提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后提出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但现在很多研究生的论文开题都是由导师指定,提问题在拿学位的过程中看不到作用。

因此,想要解决“研究生不会提问”的难题,不仅要加强学术方面的训练,更要系统性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在我们之前的教育过程中一直缺失的“关键先生”。

人的科学素养是指其对自然世界和社会理解和判断的能力,通常体现在五个方面——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敏锐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无畏而诚实的表达能力。

其中,没有好奇心和兴趣就很难发现问题,并支撑自己在学术道路上走下去;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则容易出现方向性甚至根本性错误;缺乏想象力便很难找到科研的突破点;综合分析能力不强就可能会忽略新发现;新发现往往与已知概念有差别,要敢于质疑,突破框框向学术界宣布。需要注意的是,除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其他四个方面都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而不是到研究生阶段自然生发的。

很多人看了也许会泄气,难道解决这一问题又要回到“从头再来”的循环当中吗?其实,破解该题的答案已经蕴含在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中。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是此次《总体方案》的核心提法。尤其是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将会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破局关键,也是通过评价指挥棒来破除多年来过分看重结果评价所导致的功利化导向、引导科学素养过程培养的良药。

以研究生学段为例,应加入并加大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新问题、新见解以及相应研究、解决方案的过程评价,使其成为综合评价以及学位获得的组成部分。要有意识地通过过程评价加强区分度,让“混”日子的学生无处可躲,形成基本的学术规范和氛围,从而提升整体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同时,应该研究如何将其运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和本科阶段。

但问题的症结还是在教师,教师是整个教育的根本和核心环节。一方面,目前大部分老师都是经过“灌输”型教育培养起来的,但学生的过程评价需要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重大改变,而这种改变涉及两方面的问题,即教师适应不适应和能力够不够。

另一方面,从教学过程来看,启发式的教育和灌输式的教育相比,后者显然更轻松、省力一些,也更容易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导致大多数老师都会本能地选择灌输式教育,这其实才是未来过程评价最大的观念障碍。这其中不仅仅有师德的问题,还涉及到制度设计、人才评价等方方面面,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关新闻

  • 042024.01

    李俊峰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50讲:“强基计划”与书院制本科人才培养

    2023年12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教授应邀出席“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第50场活动,以“‘强基计划’与书院制本科人才培养”为主题进行了讲座,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出席本次活动。1600余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李俊峰主讲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清华大学积极推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并推出“强基计划”改革基础学科招生,选拔有志...

  • 182022.10

    李志民:工程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发展

    在我国,对于工科教育的探讨已经持续多年。2016年,国家启动新工科建设,孕育产生交叉专业,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人才。这套基础框架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我们要真正理解工科教育的核心逻辑——工科教育离不开工程实践,工程人才培养更要结合时代发展。更强调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新工科不仅指专业设置中的新工科专业。伴随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进入信息文明,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要主动适应该变化对人才需求...

  • 282016.03

    李志民:一流大学的概念是模糊的

    一流只是相对的,不能用部分专门从事大学排行榜的专家理解的所谓国际标准“尺子”来评价所有大学。

  • 192019.08

    李志民:技术对于教育变革的“能与不能”

    在近日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9”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 272012.06

    李志民:在水二同学毕业五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2年4月28日,李志民在水二同学毕业五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发言今年是我们毕业五十周年,今天是我们毕业后的第十次聚会。

  • 282024.03

    丘成桐捐赠支持清华大学数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3月26日,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向清华大学捐赠,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以其父母名字命名的“丘镇英基金”和“梁若琳基金”,用于支持数学学科发展、新一代数学领军人才培养与求真书院建设。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邱勇,丘成桐,菲尔兹奖获得者、数学科学中心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Caucher Birkar)出席仪式。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主持仪式。丘成桐致辞丘成桐...

  • 102024.01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首席教授朱邦芬:创造一个小环境,让学生可以“胡思乱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的办公室本就不大,四处堆满的书籍更是占据了房间的大半空间。《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办公室时,竟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正在“书堆”中伏案工作的朱邦芬。“这样的环境更适合做学问。”他说。清华大学给了朱邦芬一个适于做学问的“小环境”。作为物理学家的他,这些年主持清华物理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理念,同样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来物理学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小环境”。2023年4月,...

  • 122020.08
  • 312007.07

    为科学和人才培养做实事

    不只一个清晨,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大楼二层姚期智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光。

  • 292021.01

    精准聚焦学生需求,着力提升就业能力——“社科之声”校友沙龙第二季圆满完结

    2021年1月10日晚,“社科之声”校友沙龙第二季第8期“走上高校青椒之路”在近两个半小时的分享与问答中缓缓落下帷幕,至此,“社科之声”校友沙龙第二季圆满完结。第二季“社科之声”校友沙龙自2020年9月上旬开始筹备,充分调研了同学们的兴趣点、关注点和热情度,根据择业就业的职业困惑和热点行业,精心挑选了来自基层公共部门、国有企业、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和高校的8位优秀主讲嘉宾,分享主题涵盖“选调生与公共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