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金涌:碳中和蓝图如何实现

2021-03-02 | 胡山鹰 金涌 |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21-03-01 |

2060年碳中和蓝图

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就成为人类生产生活最主要的能源。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全球变暖。随着碳排放总量逐年增长,气候变化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碳中和”概念继而被提出。

碳中和指净碳足迹为零,即实现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由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比重最高、温室效应最显著,因此二氧化碳减排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2015年的《巴黎协定》提出在21世纪中叶实现全球碳中和,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

我国距离碳中和目标仅剩40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更是只有短短30年时间,实现碳中和必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能耗减自何方

据估算,我国2060年人口总量与现阶段基本持平,约为14.6亿,届时人均GDP将突破5万美元大关,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而万元GDP能耗将低于目前发达国家水平,有望减少至0.05~0.1吨标煤,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3.73亿 ~47.46亿吨标煤。中国社会2019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8.6亿吨标煤,可见我国社会2060年总能耗相较于现阶段将有所下降,在最乐观的情景下,能耗总量将下降一半以上。

工业、建筑、交通是化石能源消费最主要来源,也是降低能耗的重点对象。

工业是最主要的能耗来源,其中,又以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等六大产业耗能最大、排放最多,且对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度高,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

工业节能需从产业结构与技术两方面下手。一方面推动传统资源密集型低端产业、重工业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减缓对钢铁、水泥等高能耗产品的需求,刺激对高端工业品、服务和绿色环境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以技术进步推动能源效率提高,如发电效率提升有望减少10%的火电碳排放,能源效率提升可使吨钢能耗、单位水泥综合能耗等进一步下降,使工业能耗大幅减少。

建筑的运行能耗包含采暖、空调、照明、炊事、洗衣等能耗,其中,采暖与空调能耗占50%~70%,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指标。我国2017年建筑总面积643亿m2,平均建筑运行能耗为119.9 kWh/m2a,单位面积能耗大。参照目前最先进的德国微能耗建筑,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具有约90%的下降潜能,技术关键在于对建筑本身作优化设计,利用保温层做好墙体、屋顶和窗户保温,采用相变蓄热砂浆打造建筑内墙,利用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建筑实现能量自给。预计我国2060年单位面积建筑能耗达到现阶段国际先进水平,约为10 kWh/m2a,实现建筑运行总能耗相较于2017年下降约90%

我国交通主要分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形式,目前交通对于节能减排的响应主要集中体现在公路运输中。部分发达国家已发布禁售燃油车的相关规定,我国减少燃油车、推进新能源车发展的有关政策也正逐步完善。201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2.6亿辆,其中新能源车为381万辆。随着智能、共享、公共交通的完善和政策的鼓励,私家车需求必将减少,预计2060年,我国将全部为新能源车,保有量约为1.5亿辆。对新能源车的庞大需求将为新能源、电池储能等产业带来巨大发展与挑战。此外,随着储电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铁路、航海电气化也将逐步实现,2060年有望实现全部电气化的零碳交通。

零碳电力将成供能主体

实现碳中和不仅要依靠能耗总量的下降,更要依靠能源结构的改良,去煤化是我国能源结构改良的关键。电力是人类社会最佳的二次能源,随着清洁能源和储能技术不断发展、智能电网不断完善,零碳电力必将逐步替代煤炭,成为未来能量供应主体。

2019年,我国人均用电0.51万千瓦时,而根据前文预测,206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23.73亿~47.46亿吨标煤,若全由电力供能,则折合用电量19.3万亿~38.6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1.3~2.6 万千瓦时,是现在的2.5~5倍。而2019年美国人均用电1.35万千瓦时, 2060年我国人均用电量为现阶段美国水平的1~2倍,实现以电力为主导可以期待。

新能源开发作为零碳电力系统的重中之重,发展非常迅速,过去1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急剧下降,2019年,并网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降至0.068 美元/千瓦时,陆上和海上风电成本分别降至0.053 美元/千瓦时和0.115 美元/千瓦时。同年火电平均发电成本约为0.05美元/千瓦时。为解决其波动性、不稳定性等问题,首先需要大力克服大规模储能问题。

我国2019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为23.4%,其中可再生能源占15.3%,而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估计,2050年,世界平均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将达66%,预示着2060年,我国基本实现零碳电力供能。未来分布式能源与分布式储能的结合将成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最终方案,以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能源的火电厂仍将保有少量规模,以满足调峰与应急需求。

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化石资源化利用是指诸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再作为能源,而是作为原料或材料投入使用,并经由化学反应转化为非能源产品。化石资源化利用可使碳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转向下游产品而非排入大气环境,化石资源得以从能源结构中脱离,与碳排放解绑。

已大幅减少的二氧化碳则可通过植树造林、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加以回收。在未来充沛能源的支撑下,资源化利用是回收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最为理想的可行途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矿化处理、化学品合成等方面。

通过对我国未来4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的系统性展望,我们绘制出一幅中国2060年碳中和蓝图。该蓝图的构建和实现遵循以人为本、科技支撑、经济可行、节奏合理四项原则。

2060年碳中和目标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推进碳中和的进程中,我国将彻底摆脱资源、能源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告别化石能源时代,迈入新能源时代、化石资源时代、循环经济时代。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


相关新闻

  • 042021.09

    闫长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海归在行动

    我们这一代是时代的幸运儿,赶上了祖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机遇。1981年,我在清华大学学习化工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从事清洁燃烧技术研发。1992年,我考取了加拿大全额奖学金,前往渥太华大学留学。1996年我回到祖国,在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创业,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工作。

  • 292024.04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清华校友在行动”︱首届清华校友碳中和大会顺利召开

    4月27日下午,在全体清华人共同庆祝母校113年周年校庆的欢乐时刻,清华校友总会碳中和专委会(筹)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首届清华校友碳中和大会顺利召开。碳中和专委会(筹)首先召开了理事会,理事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参加了会议。陈吕军教授向理事会做了专委会工作汇报,就今年的工作重点做了说明,并对给予专委会工作提供了帮助的校友表示了感谢。理事会通过了《专委会工作办法》。根据工作办法,理事会选举了80级校友、...

  • 012021.02

    何建坤: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将从何处发力?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下“热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当前最需解决的问题在哪?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意味着什么?应对气候变化,要推动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了部署。在何建坤看来,做好碳达峰、...

  • 052024.01
  • 222024.05

    清华校友总会碳中和专委会(筹)举办沙龙活动

    5月17日下午,清华校友总会碳中和专委会(筹)沙龙活动“低碳园区•综合智慧能源管理”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业实践者,集中讨论了零碳建筑及区域综合能源利用领域的挑战与机遇,强调了技术标准制定、零碳建筑体系构建及实际应用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能源系统,实现多能互补、协同发展的趋势。分享两项行业技术标准,促进能源效率提升。进一步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挑战转...

  • 232021.09

    清华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9月22日,清华大学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是清华大学在110周年校庆后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学校主动抓住工科战略转型重大机遇的积极作为,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发挥一流大学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创新引领作用的责任担当,也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重要举措。碳中和研究院...

  • 312024.07

    清华校友总会碳中和专委会(筹)举办“资源循环利用”专题沙龙活动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大量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机叶片等新兴产业废弃物的产生。如何高效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全产业链的协同降碳以及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已经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议题。7月26日,清华校友总会碳中和专委会顺利(筹)举办了 “资源循环利用”专题沙龙活动。活动在北京新易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办公室举行,由校友企业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协办。本次沙龙活动...

  • 232021.09

    高温气冷堆碳中和制氢产业技术联盟在清华成立

    9月18日,为推动高温气冷堆制氢技术和产业发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打造世界一流产学研用结合的新型协同攻关联合体,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实现,高温气冷堆碳中和制氢产业技术联盟在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述栋、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宗、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建兵、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国权等出席仪式。清华大学科研院院长...

  • 022024.08

    清华校友总会碳中和专委会(筹)成功举办“产品碳足迹”沙龙活动

    7月28日,由清华校友总会碳中和专委会(筹)主办,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数智碳中和联合研究中心协办的“产品碳足迹沙龙”活动顺利举行。来自国家电网、华能、德勤、绿色矿山专委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等企业或协会的近三十位校友齐聚,共同探讨产品碳足迹的发展和挑战。本期沙龙以“产品碳足迹”为主题,聚焦产品碳足迹相关前沿实践,邀请行业专家及科研人员,共同探讨产品碳足迹国内外政...

  • 222023.03

    老有所学:开发碳中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伟业

    六十年前入校,毕业工作后,我感受最深的是清华的学风:坚持继续学习,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浓厚学习兴趣和高效学习方法。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经常举行有关论坛。我在线上参加了第六期碳中和技术路线展望论坛。院士们介绍了很多最新的碳中和技术路线,如工业节能减排技术、零碳建筑技术、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等,听后很受启迪。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中之重是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