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与他的五位中国弟子缘

2007-11-09 |

左起:王一江、钱颖一、埃里克?马斯金、许成钢、李稻葵、白重恩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讲教授、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118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在聘任仪式上,有5位特殊的参加者,他们就是埃里克?马斯金的5名中国学生。

 

五大弟子齐聚清华园

“正像我在其他场合所讲,有你们作为我的学生是我一生中的极大亮点,所以你们的祝贺对我来说意味着很多。”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埃里克?马斯金1018在给他的5位中国高足回信中这样说,以感谢学生们对他获奖的衷心祝贺。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马斯金教授曾先后在MIT和哈佛大学任教。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他在哈佛大学经济系执教期间,亲自指导了5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博士生。如今,这五名高徒也都已成为国内首屈一指并在国际上知名的经济学家。机缘巧合,5名经济学家目前全部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经济系系主任;李稻葵,金融系系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一江,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系教授;许成钢,经济系特聘教授。

“我们5人的博士论文都得到过马斯金教授的详尽的亲自指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说。5位学生毕业以后一直与马斯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钱颖一和许成钢同马斯金后来有一起合作的论文发表;19968月,钱颖一和许成钢陪同马斯金第一次来中国访问,并参加了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举办的现代微观经济学研讨会;20067月,马斯金来清华经管学院参加了在此举办的远东计量经济学会大会,并应邀做大会演讲。在演讲之前,他特别向听众自豪地介绍了他的这5名中国学生,并感谢他们成功地在清华组织了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的计量经济学会大会。

治学严谨的恩师

“马斯金是一位研究兴趣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学者”,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系教授王一江说,“他不仅对经济学中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有很好的研究,对现实社会中的拍卖问题、专利问题、环保问题、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集权与分权等问题也有着深入的研究。”

5位学者对老师的治学严谨记忆犹新:他一定要把所有的讨论归到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理论之中,绝对不会随便一说。钱颖一说:“他对学生的严格是出了名的,包括论文中的所有标点符号和用词,都严格把关。我现在对于细节的注重,都是深受他的影响。”

“他是最纯洁和纯粹的学者,他着迷于学术进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杂念。同时,他非常在意他的学生,把学生的进步看得比自己的研究还重要。” 经济系特聘教授许成钢说,他回忆起与恩师的相处时光。 “在我博士论文的最后阶段,非常需要他的指导,但这时候他的儿子受到了致命的创伤,需要他整日在监护室陪护。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把他在病房中的电话号码留给了我,让我随时打过去,并如同往常一样耐心细致地对我进行指导。而这一切我当时并不知情,是事后很久才从别人那里了解到的”。许成钢认为马斯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态度,以及做人。

许成钢引用了一句爱因斯坦的名言表达了对恩师的敬佩:“科学的殿堂里有太多的人,但多数是被他们的胃驱动的,只有少数人,一生都像顽童一样,打着一个灯笼去寻找好奇的世界。”许成钢认为,马斯金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一位,他的成就来自于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本身,这也应该对国内学界的风气有所启发。

(原载清华新闻网 作者 张云阶 李含)

相关新闻

  • 242015.06

    经济学家李崇淮

    ○王荣 王抒滟李崇淮于1916年10月14日出生于江苏淮阴,早年曾就学于清华大学(1934—1936年)、华西大学(现四川大学,1938—1941年),1943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留学,1945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李崇淮谢绝耶鲁大学的一再挽留,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毅然归国。 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李崇淮李崇淮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在教书育人上成就斐然,而且投身国家经济改革,积极谏言献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李崇淮...

  • 122016.12

    中投祁斌谈国际形势、海外并购与经济转型

    此文为中投公司副总经理祁斌先生,在财新—云锋海外投资论坛上的演讲,演讲主题是“国际金融形势与海外投资战略”。

  • 042004.06
  • 152007.08

    中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

    诺贝尔奖创立一百多年,为什么一直与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中国无缘?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思考。

  • 252016.03

    五位勇士

    热0班在元宝山发电厂实习(左起:石琪、高学伟、杜李超、钱钊、王世祥)

  • 192018.10

    朱镕基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

    10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学院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朱镕基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参加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2018年会议的顾问委员。

  • 072022.10

    三位清华人当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9月26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2022年度会士增选名单揭晓,13位AI领域的卓越科技工作者当选CAAI会士,其中包括一位清华教师和两位清华校友,他们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张毅、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特聘教授张立华。张毅张毅,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系统工程所所长、智能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研究中心主任,CAAI智能交通专委会主任。1986年和1988年先后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得学士学位...

  • 112022.11

    没有他,中国化学差点丢“番号”

    11月8日13时34分,中国晶体与结构化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唐有祺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唐有祺开创了我国晶体化学领域,在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等多个重要体系的结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自发单层分散理论,与合作者一起开展长期系统研究,揭示的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对高效催化剂、吸附剂等功能体系的研制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创建了分子工程学学科,推动了我...

  • 222022.02

    第一个获得“气象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时间总是不够用”的叶笃正把一生献给了气象学和祖国,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提携后辈,至今桃李满天下;他将眼光放远到千百年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为世人敲响了警世洪钟。叶笃正先生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总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他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个人离不开群众,荣誉归于大家,要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是大家给的;要感谢大家,因为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

  • 07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