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为了更好地助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清华大学在人才选拔及招生专业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
“生当强国好奉献,死应报民留善安……”近日,88岁高龄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捐出个人积蓄360万元,设立基金奖掖后学....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2023年12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教授应邀出席“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第50场活动,以“‘强基计划’与书院制本科人才培养”为主题进行了讲座,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出席本次活动。1600余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李俊峰主讲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清华大学积极推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并推出“强基计划”改革基础学科招生,选拔有志...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2010年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清华大学有1个项目获准973计划立项资助、6个项目获准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资助,项目将于2011年1月正式启动。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2009年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立项项目,清华大学有4个项目获准973计划立项资助、2个项目获准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资助;6位教授同时被聘为项目首席科学家。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2008年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立项项目,清华大学五个项目获准973计划立项资助、两个项目获准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资助,七位教授被聘为项目首席科学家。
11日,已届88岁高龄的著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卢耀如个人捐资360万元人民币,在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 “卢耀如生....
“863”计划四位倡议者合影。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20世纪80年代,国内科学技术界有一个热议的话题——迎接新技术革命和挑战。那时候,美欧日苏等都在制订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计划,以期抢占高技术桥头堡,掀起新的科学技术竞争浪潮。面对这种国际局势,中国怎么办?采取什么样的对策?青年时代经历过国家积贫积弱状况的王大珩深感落后就要挨打,要始终站在科技的前沿,不断创新,永远进取,国家和民族才能立...
清华大学“天格计划”三号卫星载荷发射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