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白新刚:毕业20年,弹指一挥间

2010-05-07 |

白新刚(1990电子)

2010424-25日,清华大学19851990届清华校友毕业20周年暨清华母校校庆99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我作为电子工程系(原无线电电子学系)唯一的8590届天津校友参加了活动。2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风华少年如今不少已是两鬓霜染,但是同学之间的情谊却一如既往。看到清华园的巨大变化,大家都为母校取得的成绩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无线电系作为当时清华最大的系,校友人数也最多,占到了1985年当年2300人的入学人数的12%还多!因为入学后在大二时又重新分配专业而重新分班,因而绝大多数同学都互相熟知,这是别的系所无法相比的优势和特点。从20097月份起,我系就为今年的相聚专门成立了组委会,包括后续一系列的精心策划,直到这个近乎完美、给我们所有人都留下了美好回忆的纪念活动。很多同学从国外和外地特意赶回来参加活动,参加人数超过了原先估计的一半还多。

感谢北京校友的大力支持,从周六早在清华东门出发迎接同学的旅游大巴,到入住1小车程外的昌平军都度假村,都得到了他们的大力赞助。当晚,举办的晚会一直持续到深夜2200,同学们还意兴未尽!大家还见到了当年的班主任老师和任课教师,真是千言万语感慨良多!第二天大家又返回清华参加了在主楼报告厅举行的1985级(1990届)毕业二十周年的纪念大会,见到了当年的张孝文老校长、贺美英老师和郭樑学长,大家每人都为母校捐款在1000元人民币以上,同时都得到了刻有自己当年入学学号的一方印章作为此次活动的纪念品!之后全体1990届清华校友还在主楼前的台阶上集体合影留念,这可是1990年毕业当年都不曾有过的事情啊!本人还和本系同学到当年曾居住的10号楼(1989年后迁到当时新建的26号楼)故地重游,此楼早已改为了办公楼,昔日的印象已经荡然无存,现在同学们居住的紫荆公寓的条件和我们当年相比简直是天上人间。

临离开校园前,我还和2010年初曾来天津专访过我的“清华百年校庆百名校友”专访组的几位学弟学妹们共进了午餐,畅谈了感想。

二十年的光阴就像一次轮回。感谢毕业二十周年这个契机,让我们曾经交叉的人生轨迹有了再一次的交汇。愿这次短暂的欢聚,能够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个加油站!每一次的分离,都是下一次聚会的开始。

时光荏苒,似水流年;

白驹过隙,往事如烟;

清华五年,犹如昨天;

毕业一别,已是廿年;

儿女面前,人到中年;

功名利禄,早已坦然;

祝君安康,有缘再见。

相关新闻

  • 052015.05

    精00班纪念入学50周年返校活动纪实

    五十春秋清华情——精00班纪念入学50周年返校活动纪实徐友春(1970精仪) “常常想起,落香的树底。

  • 142010.04
  • 112022.08

    杨俊林:我的求学路

    人生就像一本书,翻开是故事,合起来是回忆。一滴水虽小,但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人并不孤独,因为他的命运聚焦着那个时代的缩影。我老家是河南林县,因为父亲早逝,我和妈妈哥哥住在姥姥家,姥姥孤身一人,家里没有劳动力,妈妈无奈改嫁,我和我哥哥被迫要饭。哥哥十四岁离家当工人,我是十三岁时姥姥带我到太原投靠到姨妈家才开始上小学。要不是姥姥带我走出穷山村,要不是姨妈收留我,要不是哥哥十四岁当工人供我...

  • 082008.12
  • 052008.12
  • 132020.08
  • 112020.08
  • 172016.03

    一辈子的清华缘

    弹指一挥,毕业已然20年。

  • 292007.04

    再聚首,为了下一次启航

    郭 谦(82级热汽系)  毕业二十年, 弹指一挥间。

  • 152020.12

    廿年念——写在毕业20周年

    其实,在那个美丽的园子,在那一起走过的白衣飘飘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有太多值得回忆的事,值得感恩的人,值得重游的地。比如图书馆老馆昏黄的灯光和蜂拥而入的占座的壮观场景,比如清华学堂、建筑馆和新水利馆的超大图桌,比如没有空调夏天热得如蒸笼般的焊接馆,甚至还有那在西操场上的一个学期都没有沾水的游泳课(相信大蒙也还记得)。另一个必须值得写段文字的地点,是校团委办公室后面的小阁楼,那是当年团报《紫荆》编辑部,和一群年轻人一起激昂文字……这中间有太多值得回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