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李源潮“七个要”促进重大人才工程“落地生根”

2011-12-02 |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协调会111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形成全国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的合力。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确定,今后十年我国要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等12项重大人才工程。应该说,这些重大人才工程是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中央高度重视,地方密切关注。目前,各项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全部出台,而今关键在于如何把这些重大人才工程贯彻到为、落实到位,为此,源潮部长提出了重大人才工程“落地生根”的“七点要求”,需要我们细心领会、反复研读、准确把握、高效实施。
要全面推进各项人才工程,就是要抓住机遇、有序展开,确保各项人才工程协调并进。12项重大人才工程,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各级发展增加新的人才力量。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制,配强力量、全力以赴,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在对接中央人才工程的基础上,主动争取、科学谋划,重点培育符合地方特色的人才工程,做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要及时调适人才工程的目标任务,就是要围绕中心、实事求是,确保培养出事业发展、国家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12项重大人才工程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央加强人才队伍的思路和方向,各地要认真领会,仔细消化、加强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本地实际,有利于人才工程推进的方案措施。
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政策措施,就是要敢于打破壁垒、突破瓶颈,疏通各类人才互相流动的平台渠道。要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的人才难题,研究制定打通各类人才交流互动的具体措施,重点要做到“覆盖全面、动员广泛、程序合理、激发活力”,逐步实现“政策最优”。
要探索建立人才工程经费保障机制,就是要善于争取资金、严格管理,确保经费使用合理、高效、廉洁。各地要对人才工作舍得投入,把经费用于人才引进、表彰奖励、待遇激励等方面,同时要加强经费的监管,确保用得其时。
要完善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协调落实机制,就是要统筹监督、善用合力,确保工程推进取得最大的效用。要落实人才工程推进项目责任制,合理分工、项目定责、勤于督促、逗硬考核,确保人才工程发挥最大效用。
要调动地方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就是要善于借力、善带队伍,形成全国推进重大人才工程的合力。人才工程的有效实施,不仅要靠各级党委政府、组织人事部门,更重要是要发挥好用人单位引进、培养、激励人才的主动性,切实把工程实施过程变成人才培育的过程。
要加强宣传引导,就是要宣传人才、尊重人才,切实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大力加强人才工程的宣传和优秀人才典型推介力度,凸显各行业各类人才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让优秀人才产生名人效应、光环效应,努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相关新闻

  • 022011.12

    惠州市加快出台重大人才政策 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广东省人才工作会议后,惠州市以制定重大人才政策为突破口,迅速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 122022.10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张强——“我们的研究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我更看重的是解决研究领域的真问题,这才是科研价值所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张强(2000级化工)说。组建了一支50多人的团队,多次获得各项奖励,38岁的张强已是国际锂电池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张强很早就下定决心研究锂电,在清华大学读完博士,他又前往美国、德国完成了博士后研究。2011年,张强刚回国,就一头扎进实验室。当时,学术界正寻找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使用寿命更长的电池体系,锂硫电池体系被认为是...

  • 182022.10

    李志民:工程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发展

    在我国,对于工科教育的探讨已经持续多年。2016年,国家启动新工科建设,孕育产生交叉专业,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人才。这套基础框架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我们要真正理解工科教育的核心逻辑——工科教育离不开工程实践,工程人才培养更要结合时代发展。更强调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新工科不仅指专业设置中的新工科专业。伴随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进入信息文明,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要主动适应该变化对人才需求...

  • 302016.03

    工业工程系分会

    清华工业工程系校友会是由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系友自愿联合的非营利性会员组织。

  • 212016.03

    优秀工程师的铸成 ——清华大学[1979级] 李艺 访谈纪实

    在北京市政总院大厦顶层的总工程师办公室里可以看到这样一位慈祥而专注的工程师。他和很多清华毕业的优秀校友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几十年如....

  • 122023.04

    一个西南联大人的“走马茶山”

    行走昆明,总能在不经意间碰到一些与西南联大有关的人和事。十月的一天上午,为了赴约见一个朋友,我来到了翠湖畔的文化巷。这里被老昆明人称作荨麻巷,后改称仓麻巷,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当时西南联大师生经常出没与活动的地方。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些著名大师如沈从文、冰心、李公朴、钱钟书、老舍、金岳霖、林徽因几乎都常来常往这一带。由于这附近还有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所在)、云南大学、昆明工学院等,文化氛围浓郁...

  • 232024.12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分会

    清华校友总会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分会(简称清华校友总会生医工程学院分会,以下简称“生医工程学院分会”)的宗旨是加强国内外清华生医工程学院校友之间、校友与学院之间的联系,服务广大生医工程学院校友的成长,发扬清华大学和生医工程学院的优良传统,共同为清华大学和生医工程学院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作贡献。生医工程学院分会经清华校友总会第九届理事会2024年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批准成立,成立大会于2024年11月16日召开,选举...

  • 112015.12

    纪念“一二 九”运动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李源潮提出青年学生要为实现中国梦接力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12月9日在清华大学出席全国大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80周年座谈会。

  • 212022.02

    水力发电工程专家李鹗鼎先生

    李鹗鼎,1918年3月15日出生于北京,2001年12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李鹗鼎1936年9月考上了清华大学土木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土木系。曾任清华大学昆明水工试验室助理研究员。之后,他在云南螳螂川水力发电工程处担任工程员、助理工程师。1943年6月前往英国伦敦威廉哈诺工程顾问公司进修,在那里,他系统地研究并掌握了西方先进国家利用水电资源的理论和技术,1946年回国。曾任资源委员会四川长寿...

  • 012018.08

    奥斯汀校友会协助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黄翊东教授举办人才招聘会

    奥斯汀校友会协助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黄翊东教授举办人才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