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蓝春做客清华西阶论坛 畅谈“改变的力量”

2012-11-22 |

  清华新闻网1122日电 1121日晚,清华大学“西阶论坛”第23场暨《水木清华》十周年纪念系列论坛之“改变的力量”讲座在西阶教室举行。新英才控股集团董事长,北京新英才学校董事长、校长,“中国儿童慈善家”,“中国十大民办教育家”,清华大学1982级校友蓝春做客西阶论坛,与广大师生分享他多年来对“改变”的领悟。

蓝春作报告

  蓝春坚信,人可以通过改变成为心目中最理想的自己。1982年,蓝春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在清华,他系统地接受了5年的建筑学教育。多年之后提及那段学习经历,蓝春认为,因为建筑设计最大的特色就是要与众不同,因此建筑学的专业学习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而创新思维对于他日后在商业上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蓝春表示,他在本科时期也经历了大多数人的迷茫,即使在研究生期间,他仍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机缘巧合,研究生的课题让他接触到了心理学,求学期间,蓝春曾多次到北京大学旁听心理学的课程,这一看似漫不经心的选择影响了蓝春20年后的事业选择与发展。但在当时,毕业后,蓝春选择回到家乡成为福建建筑设计院一名建筑设计师,并在设计师的工作岗位上一待就是十年。1999年,蓝春笑称被做管理的妻子踹下海,从事房地产相关的工作。随后加入厦门英才学校担任校长。蓝春说,加入教育行业是他人生最重要的改变,也是自己一直在追求的改变,研究生期间接触到的心理学学习与教育管理的契合让他决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并不断的思考什么样的教育形式是被大众接受和需要的。

  谈到改变,蓝春认为,改变不应当滞后于周围的环境,改变的力量应当源于未来,青年人要看的远一点,趁着年轻多改变,多调整——人不能总是停留在心理的舒适区,要不时的进入“挑战区”,砥砺品格,磨砺自我。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要挑战过度,停留在心理“焦虑区”,错失了生活中的美好。

  讲座中,蓝春提到,清华要培养与众不同的学生,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而且技能要多样化、心理素质更要过硬,因为我们现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在教学生用稳定的知识面对不稳定的未来,但这是外在环境的问题,作为学生,如果无法改变环境,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感受到校园外的变化,并产生与社会同步的改变——改变语言,改变思维,最终改变行动。

  对于最近热议的中科院程代展老师痛惜门生未走科研之路的公开信,蓝春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蓝春表示很高兴看到这样高水平、高学历的人才投入到基础教育中,现今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高水平的人才来填充壮大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

  在与嘉宾的互动环节,同为清华校友的一位在职博士生表示,希望在读的清华同学能够珍惜并充分利用在清华接触到的各种资源,少一些功利性的想法,多一些拓展性的学习,因为“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

在讲座接近尾声时,蓝春向同学们推荐并赠送了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找回梦想和信仰。蓝春说,我们无法用相同的自己得到不同的未来,如果改变,就应当从此刻做起。并引用“我们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控制他的宽度”与诸位清华学子共勉。

相关链接:

  蓝春,英才企业董事长,1982年至1989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先后获得建筑学学士、城市规划硕士学位;2000年入读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获得EMBA 1990年至1999年,在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担任设计一所所长,被评为国家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99年起,步入民办教育,热心于民办教育事业,先后担任厦门英才学校副董事长、校长,厦门国际学校副董事长。20074月,担任北京市新英才学校董事长、校长。

  2007年被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中国儿童慈善家”称号,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中国红十字奖章”,2008年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授予“中国教育管理改革三十年——全国创新管理改革杰出校长”。被中国品牌影响力高峰论坛组委会评为第五届“中国十大民办教育家”、在京城教育调查中,被多家媒体评为“中国教育慈善家”。

  他的《从六个维度看教育》、《中西文化教育比较》、《从80后职场表现看中国基础教育》以及两会特刊《从社会问题中寻找教育的使命》等论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清华西阶论坛”始于2010年,是清华最具影响力的高端论坛之一。西阶论坛主要以“兴业英士”和“治国栋梁”为主题,定位于就业引导,通过邀请各行各业的领军人士,传递行业前沿讯息,分享从业经验和人生经历,帮助广大研究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校研究生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