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刘国忠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6讲:清华简与中国古代的简帛文化

2025-09-30 | 清华校友总会 | 来源 微信公号“清华校友总会订阅号”2025年9月30日 |

9月27日下午,“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6场活动举办。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刘国忠教授应邀出席,为校友们带来题为“清华简与中国古代的简帛文化”专题报告,近千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朱亮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发展部部长宋述强主持。

刘国忠主讲

造纸术发明之前,中国先民长期以简帛作为主要书写材料,形成了独特的简帛文化。它不仅是早期知识传递、思想记录的核心载体,更成为中国古代文明传承的重要符号。刘国忠首先以“书于竹帛”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文字载体的演变脉络,并将中国古代的简帛与古埃及的纸草文书、两河流域的泥版文书进行对比,同时还详细讲解了竹简的制作流程与编连成册的方式,让早期书写载体的实际形态与使用逻辑更易被理解。他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简帛在全国各地陆续出土,其中不乏失传两千年的珍贵典籍。这些文献不仅填补了传世文献的空白,更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我们对中国早期历史的认知。

随后,刘国忠详细介绍了清华简的入藏与整理过程:这批竹简于2008年7月由校友捐赠入藏,总数约2500枚,是迄今所见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战国竹简。从形制与文字特征判断,它们应出土于楚地,抄写于战国中期偏晚,经系统整理后共得文献约70篇。刘国忠强调,这批文献既涵盖经、史类典籍,为先秦研究提供了全新素材,也对《周易》研究有着重要参考意义。尤为珍贵的是,清华简未遭秦始皇焚书之厄,完整保存了先秦古籍的原貌,被学界誉为“国宝级文献”。

活动现场

刘国忠进一步阐释,清华简的相关篇目不仅印证了中国古史体系的源远流长——绝非秦汉以后人们的向壁虚造,还在纠正传世文献错误、证伪古文《尚书》等学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例如,长篇史书《系年》修正了西周至战国初年部分史事的记载,改变了人们对两周历史变迁的原有认知,为先秦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文献依据。此外,清华简中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数学算具实物——《算表》,这一发现对科技史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最后,刘国忠指出,清华简的整理工作仍在持续推进,而其学术价值也将随着整理与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彰显。

赠送纪念牌

讲座结束后,朱亮向刘国忠赠送了校友学习日活动纪念牌。

与现场部分校友合影

2018年,清华校友总会正式推出“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通过“校友学习日”“校友学习班”等项目,整合校内外资源,满足校友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践行服务校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2018年11月25日,“清华校友学习日”开启首场讲座,此后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围绕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学科前沿、人文素养等主题,邀请专家、校友开展专题讲座。“清华校友学习日”系列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继续教育学院共同组织并协作实施。

相关新闻

  • 012020.07

    雒建斌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16讲:中国制造2025——纳米制造

    6月27日下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16讲在“荷塘雨课堂”开讲。

  • 302021.06

    骞伟中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26讲:纳米科技与现代化工

    6月26日下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26讲开讲,本次学习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校友们相聚在云端和教室,共享学习盛宴。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系副书记骞伟中应邀为校友们带来“纳米科技与现代化工”的主题报告。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杨柳参加现场学习。骞伟中作主题报告骞伟中首先向广大校友介绍化学工程系的发展历程、贡献成就、人才培养、师...

  • 052025.09

    张涛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5讲:智能无人系统与具身智能

    8月30日下午,“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5场活动举办。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涛教授应邀出席,为校友们带来题为“智能无人系统与具身智能”的专题报告,千余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朱亮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发展部部长宋述强主持。张涛主讲张涛首先回顾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自1970年建系,到今日“控制”与“智能”双轮驱动的学科布局,形成了厚基础、强交叉的...

  • 032024.04

    马银琴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51讲:周代礼乐文化与《诗经》的成书

    3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党委书记马银琴应邀出席“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第51场活动,以“周代礼乐文化与《诗经》的成书”为主题进行了讲座,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陈伟强出席本次活动。2000余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

  • 292021.04

    胡显章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24讲:清华的发展与精神文化

    4月24日下午,正值母校110周年校庆之际,“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24讲开讲,校友们以学习庆母校华诞。本次学习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校友们相聚在云端和教室,共享学习盛宴。清华大学党委原副书记胡显章老师应邀为校友们带来“清华的发展与精神文化”的主题报告。海内外400余名校友参与学习。清华大学党委原副书记胡显章老师作主题报告胡显章首先和校友们一起回忆了清华的建校历史和发展历程。19...

  • 032025.01

    何金良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0讲:全景感知构建智慧电网

    2024年12月28日下午,“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0场活动举办。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所长何金良应邀出席,为校友们带来题为“全景感知构建智慧电网”的专题报告。近千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朱亮出席本次活动。何金良主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核心工具,被视为数字技术的核心和国际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 282025.05

    李海涛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3讲:破译表观密码

    5月24日下午,“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3场活动举办。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海涛应邀出席,为校友们带来题为“破译表观密码”的专题报告。近千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赵雨东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发展部部长宋述强主持。李海涛主讲李海涛首先回顾了清华医学体系的发展历程。他强调了清华医学在基础医学研究创新、医工交叉前沿突破和医学人工智能科研领域...

  • 292025.04

    黄翊东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2讲:面向智能感知的光电子芯片

    在清华大学建校114周年之际,4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黄翊东应邀出席“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2场活动,为校友作了以“面向智能感知的光电子芯片”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一千余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赵劲松、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副书记刘一民出席本次活动,清华校友总会发展部部长宋述强主持活动。本次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清华大学电...

  • 302019.05

    杨殿阁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讲:智能汽车的当下与展望

    5月25日下午2点,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系列讲座第6讲在清华大学西阶梯教室举办。

  • 292023.06

    刘石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45讲:唐宋词的旅程

    6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刘石应邀出席“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第45场活动,分享了以“唐宋词的旅程”为主题的讲座。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出席本次活动。1700余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刘石主讲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文体,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独特艺术。刘石系统介绍了词的定义、体制、特性、发展历史、经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