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刚满17岁的徐有邻迈进清华园,在这之后的6年里,他在此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也是最值得怀念的时光。而再往前推6年和9年,他的哥哥徐孝蔚和堂兄徐贻璜先后考入清华。一门清华三学子的故事或许难以复制,然而他们求学的历程或许可以给当代年轻人以启示。徐有邻现居北京,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趁近日回乡之际,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流逝的岁月娓娓道来,跌宕起落的人生画卷徐徐展开,对知识不懈追求的情怀浓浓发散。
徐氏三兄弟纪念清华校庆书法,现存海宁市档案局
徐氏三兄弟都酷爱文学艺术。今年清华百年校庆,他们联合撰写诗词书法敬赠母校,并被刊出。他们还向海宁赠送了副本作为纪念。因为他们热爱故乡,怀有深深的乡情。在此度过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在海宁一中打下扎实的学养基础,成为一生事业的根基。他们希望能为故乡作出贡献。
徐有邻:1943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海宁一中,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建系。1978年至1981年在清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班学习;1981年6月至今,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工作。1988年至1990年,兼职攻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
历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所规范室副主任等职;兼任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技术室副主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等。
立志,人生之初的起步
父亲徐恺廷是徐有邻最初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
徐氏家族祖居袁花谈桥,曾为书香门第,但近代已近式微。徐恺廷毕业于浙大高工机械科,作为第一个接受新式教育并从事科技的成功者,他受到家族的尊敬并成为后辈效仿的榜样。
“我从小就对父亲怀着敬畏、崇拜的心理。敬畏是因为他为人严肃,从不溺爱和娇惯我们;崇拜是因为他所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神秘而有趣。”
徐恺廷对子女严格但不失宽厚,他要求靠自我奋斗开创前途。告诫子女要“先立业,后成家”,使徐有邻心无旁骛地奋斗了十年,为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徐有邻印象最深的是:文革时期,父亲白天在单位受到批斗,晚上回家还伏案工作,用丁字尺、三角板制图。“父亲是我终生最崇拜的对象。可以说,我的一生就是追随先父留下的足迹前行,不同的只是我比较幸运而已。”
向学,兄长榜样的力量
徐有邻求学道路的选择和对事业的追求,无不印刻着两位兄长的影响。事实上,作为清华学子的徐氏三兄弟,成长道路都并不一帆风顺。除前辈的激励以外,都靠自我奋斗,不懈努力。
堂兄徐贻璜一岁丧父,十岁丧母,依靠祖母抚养长大,靠自学考入海宁一中(初中),并在两年后考入堪称江南第一的国立上海中学(高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51年他考上清华大学,成为家族中的第一个清华学子。后又被选派留苏。作为领头羊,他在兄弟辈中影响极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族中立志向学追随者不乏其人,包括哥哥徐孝蔚及徐有邻。
徐有邻兄弟自幼丧母,寄居在硖石姑父王和伯(著名中医)家。成长条件并不优越,然而哥哥靠自己努力,循着堂兄的足迹,也考入上海中学、清华大学。
“看你的两个阿哥多有出息!你将来也能考上清华吗?”姑妈和众多的亲戚长辈,尽管不知“清华”为何校,但他们认定,两位兄长必定是最优秀的学生,并且在上最好的学校。
这些话,徐有邻感到的不仅有压力,更有动力。这促使他从小立志,也要追寻两位兄长的人生轨迹,学有所成。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青少年时代所确立的志向对人生有决定性的影响。
初二暑期,已是清华学生的哥哥带着徐有邻到清华体验校园生活,住了两天。那绿荫簇拥中的古典建筑,鸦雀无声的图书馆教室,背着书包匆匆而过的年轻学子,甚至每天傍晚响彻校园的优美音乐,都让徐有邻羡慕不已。尽管当时清华的条件还相对简陋,但弥漫校园中浓厚的文化氛围,令徐有邻向往。他下定决心:此生非清华不上。
初中毕业后,徐有邻考入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刚从“乡下”来到大城市的“小南蛮子”并不被人看好,然而三年下来,徐有邻的成绩已令人刮目相看了。196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学生的银质奖章,并考取了清华大学,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求知,事业发展的基础
出于对美学的爱好和向往成为工程师兼艺术家,徐有邻选择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对梁思成的仰慕。然而事与愿违,徐有邻被分配至建筑结构专业,失望之余还闹了一阵情绪。“未能成为梁思成的弟子,而使自己的数理特长得以发挥。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多年以后,徐有邻这样总结。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值国家困难时期。“每天上午最后一堂课,腹中雷鸣,那滋味真不好受。”徐有邻笑着回忆。“但是,看到那些衣衫朴旧的老师一个个都清操自守,谈吐轩昂,表现出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士"的气节和风度,使我敬佩。”
徐有邻转而一脸严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值此民族困顿之际,我辈热血青年学好本领,效力于科技兴国的事业,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所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父辈师长的榜样,激励起他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清华园各种活动十分丰富,最使徐有邻感兴趣的是学者讲座,学者大师们的侃侃而谈、旁征博引,像磁石一样吸引人。自此,对学者的崇拜和对知识的追求成了徐有邻一生的嗜好。
在清华,徐有邻努力培养自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到高年级后,徐有邻被学校选中“因材施教”,即进行老师指导下的自学和写读书笔记,这对徐有邻开拓思路、提升分析能力大有裨益。
毕业前一年,由于成绩突出,徐有邻受到众多教授的赏识,他也决定继续留在清华攻读硕士学位,锦绣前程似乎已在眼前。然而命运跟徐有邻开了一个大玩笑,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这一切成为泡影。徐有邻被下放到太行山区的三线工地接受“再教育”,当了一名混凝土工人。
坚持,父辈导师的鼓励
从参与科研的优秀学子到被改造的混凝土工人,成天在工地从事简单而繁重的体力劳动,其中的落差堪比太行山的高峰。徐有邻感到郁闷和失落,把专业书扔在一边,深感命运不公,抱怨自己被屈才……日子就那么一天天地过去,心情始终郁结而难以释怀。蹉跎十年以后,徐有邻的命运才有了转机。
此时,身处逆境的父亲仍不停地鼓励徐有邻不要灰心,不能沉沦。父亲告诫:中国发展迟早还是需要科学技术人才的。他要求徐有邻坚持学习,起码可以自学英语。迫于形势和条件,徐有邻未能接受。“以致至今英语水平有限,后悔不已。”他说。
徐有邻每次回京省亲,总要回母校清华拜会老师,尽管当时老师们的境况也十分困难。一次徐有邻去探访老师,师母被下放外地,老师自带一个儿子卧病在床。来开门的是年幼的儿子,连招待的一杯开水都拿不出来。老师躺在床上,显得很憔悴。但床头一叠书表明他仍手不释卷地在孜孜苦读。一提到他所专注的科研专题,原本病中的老师突然眉飞色舞起来……
谈到这里,徐有邻哽咽了,眼中含着泪花。尽管已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了,然而那一幕依然震撼心灵。“在那样的逆境中依然矢志不忘事业的追求,我感到惭愧并深深地自责,决心不再放任自己了……”徐有邻深沉地回忆,“在蛩居困境,蹉跎岁月的十年里,师长们的自强不息成为我不甘消沉的精神支柱。”
如今回过头来看,那段经历也未必不是一种磨炼。十年里徐有邻接触了社会和最底层的百姓生活,丰富了社会历练和实践经验。
十年过去了,徐有邻也从充满了理想和抱负的青年时代步入中年。1978年,35岁的徐有邻命运又一次发生了转折,高考恢复,清华也将招考研究生。老师要求徐有邻考回清华。
受到老师的鼓励,向往热爱的科研事业,徐有邻决心考研。
淡泊,厚积薄发的收获
当徐有邻含泪重新迈进清华校门的时候,那感觉就像凄风苦雨中挣扎的小舟终于返回了宁静的港湾。
人到中年,荒废多年后再度学习,倍感困难。但徐有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很快进入科研状态,压抑已久的创造欲望得以发挥。与当年那个年少心盛的“徐有邻”相比,现在的徐有邻少了思维活跃的锐气,但研究更加缜密踏实。1981年徐有邻获得硕士学位,分配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徐有邻深感自己的不足,徐有邻决心再度深造。1987年他第三次投考清华并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0年徐有邻受聘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兼职教授;2005年又被土木水利学院聘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督察员,半个多世纪以来,徐有邻的生活和事业一直与清华有着割不断的紧密联系。
在谈到有什么好的学习经验可与年轻人分享时,徐有邻说:“在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应该早立志,立远志。人生道路漫长,要有正确的导向,钻营和投机终究不能长久。科研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不能造假,耐得起清贫,受得起寂寞,才能有真正的成就。勤奋工作的累积,厚积薄发必然有所收获。”
(宋予佳 徐文)
转自海宁日报 2011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