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杨振斌的国防情怀

2013-01-15 |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他常常这样激励国防生。

  “国防生是厦大优秀校友的重要来源。”他常常这样评价国防生。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他常常这样教导国防生。

  不是军人,却对军人情有独钟。他,就是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

  20124月,杨振斌调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刚刚上任,尽管工作千头万绪,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校园里这群身着国防绿的学生——国防生。

  很少有人知道,杨振斌曾在清华大学工作负责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从那时起,一份对国防生剪不断的情感就在他心里深埋下来。

  “普通高校承担国防生培养工作有特殊的意义,在一个学校里有这么一支立志保家卫国的队伍,所有年轻人都会见贤思齐的。”调研会上,杨书记的发言饱含着对国防生培养工作的深情,述说着教育工作者对国防事业的责任担当。

  在杨振斌的关心下,厦门大学党委拿出专项资金,完善国防生选培办的软硬件建设:装修改善办公环境,购置配备电脑等办公设备,调剂学校优势教育资源。为培育国防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一个温馨的“谈心小屋”在选培办建立起来。一次,厦门大学邀请军事科学院专家罗援来校开讲座。讲座结束后,杨书记恳请罗援,再为国防生们进行一场专门的辅导交流……

  在杨振斌的倡议下,厦门大学63名在校国防生奔赴井冈山革命老区接受红色传统教育,来到三湾改编旧址,攀上八角楼,重走红军“挑粮小道”体验艰苦奋斗的艰辛,伫立北山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这些年,杨振斌还积极引导优秀毕业国防生到部队基层去建功立业,推荐国防生到国防科工战线去工作。

  他常常对国防生们说:“所谓人才,最终的检验还是看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哪里贡献大呢?部队基层和国防军工的艰苦岗位是最能做出贡献的地方。”

  听了杨振斌的教诲,国防生任智强写信向杨书记表达了自己献身国防的决心。杨书记找来任智强,促膝交谈近两个小时。

  杨振斌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经济学院研究生邸五峰发给他的一条短信:“杨书记,我希望能走向战场……”

  (黄平 陈锋 王军华)

转自《解放军报》201318

相关新闻

  • 012011.0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清华大学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新闻中心记者 程曦 周襄楠 吕露英   夏日雨后的清华园,绿意葱茏,阳光和煦。

  • 262024.01

    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在京首映

    1月24日,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关村举行。纪录片全面还原了杨振宁的科学追求和家国情怀。“我们希望通过纪录片揭示杨振宁的研究成果对于每个普通人的意义,也希望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能激励年轻一代。”制作团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据介绍,在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华诞前夕,传记纪录片项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后启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发行都得到杨振宁的大力支持。杨振宁还帮助制作团队获得此前未公开的...

  • 262021.09

    亦师亦友亦同道丨施一公眼中的杨振宁先生

    施一公校长与杨振宁先生相识于2007年。在杨先生百岁生日之际,施一公校长撰文回顾与杨先生近15年的交往。他说:“杨先生对于中国最重要的贡献,不仅是帮助国人改变了觉得自己不如人的观念,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自信心,而且一直理性务实地参与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及至今日,他还在用他近一个世纪的经验与阅历,指引着中国科学界的未来。”

  • 282024.05

    始于清华园:杨振宁的少年时代

    杨振宁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因为在宇称不守恒原理的发现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因此与李政道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年仅35岁。他的工作不仅极大地推进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还深刻影响了现代物理学的多个领域。本文摘自《天才杨振宁:创造力与平衡感》,王珊/苗千著,商务印书馆2024年2月版。《天才杨振宁:创造力与平衡感》书封1929—1937年,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度过了8年的幸福时光。杨振宁回忆说,...

  • 022008.06

    清华首届国防生回母校讲述军中成长故事

    【新闻中心讯 学生通讯员 章晓玮 摄影 郭海军】5月29日,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清华大学首届国防生、现双双成为南京某集团军连长的覃文强和赵志升回到母校,给清华北大的二百多名国防生同学做了一场精彩生动激昂的报告...

  • 292022.09

    邓健健:国防科技工业不能少了清华人的身影

    邓健健,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部装厂厂长。本科就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2012年毕业进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工作。工作期间,先后荣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某国家重点型号设计定型个人二等功、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2008级本科生毕业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曾作为国防科技工业优秀校友代表发言。十年来,他秉持对航空、对国防科技的赤诚热爱之心,扎根三线,以实际行动彰显清华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优良秉...

  • 242024.09

    做人做事做学问 为船为海为国防——追忆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杨士莪院士

    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带领团队为我国万里海疆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为祖国筑牢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24年3月19日,杨士莪因病逝世,享年93岁。回忆起杨士莪,他的学生——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海刚眼里闪着泪光。杨士莪离世前的日子,他一直陪伴...

  • 092019.05

    史宗恺与在国防科技大学工作或读研的校友座谈

    5月5日上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一行访问国防科技大学,并与在国防科技大学工作或读研的校友代表进行了座谈。

  • 282022.10

    施汝为:搞研究不是为发论文、拿奖,而是为国防和工业

    1925年,24岁的施汝为先生成为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在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先生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成为我国最早的现代磁学研究学者之一。他在而立之年发表了国内第一篇现代磁学研究论文,即《氯化铬及其六水合物顺磁化率的测定》,又获奖学补助赴美国留学,终获耶鲁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但是,个人的成就,终究是要放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检验的。施汝为先生(1925-1930年受叶企孙之聘到清华大学任助教,并在叶企孙指导下从事磁学...

  • 262008.04

    熊光楷上将为清华大学文科国防生开课

    4月23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为清华大学文科国防生新法7班讲授了《世界与中国的新军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