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杨振斌的国防情怀

2013-01-15 |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他常常这样激励国防生。

  “国防生是厦大优秀校友的重要来源。”他常常这样评价国防生。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他常常这样教导国防生。

  不是军人,却对军人情有独钟。他,就是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

  20124月,杨振斌调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刚刚上任,尽管工作千头万绪,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校园里这群身着国防绿的学生——国防生。

  很少有人知道,杨振斌曾在清华大学工作负责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从那时起,一份对国防生剪不断的情感就在他心里深埋下来。

  “普通高校承担国防生培养工作有特殊的意义,在一个学校里有这么一支立志保家卫国的队伍,所有年轻人都会见贤思齐的。”调研会上,杨书记的发言饱含着对国防生培养工作的深情,述说着教育工作者对国防事业的责任担当。

  在杨振斌的关心下,厦门大学党委拿出专项资金,完善国防生选培办的软硬件建设:装修改善办公环境,购置配备电脑等办公设备,调剂学校优势教育资源。为培育国防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一个温馨的“谈心小屋”在选培办建立起来。一次,厦门大学邀请军事科学院专家罗援来校开讲座。讲座结束后,杨书记恳请罗援,再为国防生们进行一场专门的辅导交流……

  在杨振斌的倡议下,厦门大学63名在校国防生奔赴井冈山革命老区接受红色传统教育,来到三湾改编旧址,攀上八角楼,重走红军“挑粮小道”体验艰苦奋斗的艰辛,伫立北山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这些年,杨振斌还积极引导优秀毕业国防生到部队基层去建功立业,推荐国防生到国防科工战线去工作。

  他常常对国防生们说:“所谓人才,最终的检验还是看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哪里贡献大呢?部队基层和国防军工的艰苦岗位是最能做出贡献的地方。”

  听了杨振斌的教诲,国防生任智强写信向杨书记表达了自己献身国防的决心。杨书记找来任智强,促膝交谈近两个小时。

  杨振斌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经济学院研究生邸五峰发给他的一条短信:“杨书记,我希望能走向战场……”

  (黄平 陈锋 王军华)

转自《解放军报》201318

相关新闻

  • 012011.0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清华大学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新闻中心记者 程曦 周襄楠 吕露英   夏日雨后的清华园,绿意葱茏,阳光和煦。

  • 272021.09

    寒春与杨振宁

    纽约挥手一别,半个世纪过去,寒春和杨振宁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得到不同的评价和荣誉……

  • 222017.02

    “对话”杨振宁、姚期智:我为什么放弃外国国籍

    21日,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报道引发热议。他们为什么选择放弃外国国籍?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通过清华大学联系到了杨振宁和姚期智。

  • 052021.10

    杨振宁百岁 有生常感国恩宏

    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与杨振宁先生虽只有一面之缘,却所获良多。值此杨教授百岁生辰,聊缀数语,谨祝先生生日快乐,福寿康宁!

  • 242021.09

    百岁杨振宁

    据新华社消息,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教育部负责同志9月22日到清华大学看望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代表习近平赠送花篮,转达习近平对他百岁生日的祝福,祝愿他健康长寿。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杨振宁亲临现场,与大家一起庆祝他的农历100岁生日。1922年9月22日,杨振宁出...

  • 222017.02

    杨振宁回国记:父亲曾三赴日内瓦劝其回国

    考察杨振宁在1964年之前与国内的联络情况,对于理解那个时代滞留海外的华人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艰难抉择是有益的。

  • 182017.05

    杨振宁:我不是反对中国做加速器,是现在不要做

    5月11日上午,在清华大学科学馆的办公室,面对超过100万观众的直播镜头,杨振宁就中国该不该建大型对撞机之争再次表达了自己鲜明的反对观点。

  • 152021.10

    “我为杨振宁先生塑像”

    我们将真性比喻成天空,云之上,一片澄明。杨先生,一个世纪走过来了,这是无数次吐故纳新的生命历程。他在自己的汉白玉像前伫立、凝神,那微笑可算是这世界上返璞归真的最纯真、最灿烂的笑!

  • 262024.01

    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在京首映

    1月24日,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关村举行。纪录片全面还原了杨振宁的科学追求和家国情怀。“我们希望通过纪录片揭示杨振宁的研究成果对于每个普通人的意义,也希望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能激励年轻一代。”制作团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据介绍,在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华诞前夕,传记纪录片项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后启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发行都得到杨振宁的大力支持。杨振宁还帮助制作团队获得此前未公开的...

  • 062021.10

    杨振宁和他的母亲

    1992 年夏,天津南开大学为杨振宁先生的七十寿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在许多讲话之后,振宁自己报告他的生平,配以幻灯片。他回忆童年、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往事,回忆抗战时期生活艰苦的岁月,说到他的母亲时,嗓音突然哽咽了。会场上的空气凝止了几秒钟,我的心一紧,当时在座的听众大概也都吃惊而动容。这样一个极端灵敏、多功能、储存了大量信息的头脑,因为“母亲”这个符码的出现,忽然发生故障。显然,“母亲”不是一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