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耿春亚:洒下汗水 成就精英

2013-02-06 |

香港东方蜘蛛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特区政府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耿春亚(摄影:曹海扬)

他是清华大学的高才生,放着国内的大好前途不选,却偏偏选择来到香港留学创业。一路上的酸甜苦辣,让他对创业、对人生、对香港都有着自己的感悟。他不仅是勤奋努力的董事长,也是关注青年成长的大师兄。他,就是香港东方蜘蛛有限公司董事长耿春亚先生。

“香港这么好,为什么不来呢?”

“香港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2001年,还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的耿春亚,与同学一道来香港参加校际交流活动,走进红磡火车站,耿春亚感受到香港的文明与整洁。“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干净的火车站,海关人员给人的感觉也不像监察人员,真的就是服务人员。”在香港交流的这段时间,耿春亚感受到了香港的活力与公平。“去一些餐厅吃饭,我发现,服务员做得好,客人就会塞消费到他手上,一天好好服务好几个顾客,一个月下来,小费也能挣不少呢。我把服务员做好了,那我也是一个精英呀。” 他说,只要勤奋、努力,就能获得应有的回报,这是香港社会认同的价值法则,也是让他选择来香港创业的重要原因。“香港这么好,为什么不来呢? ”

“创业开始之后,每件事都是困难。”

2003年从城市大学毕业后,耿春亚拿着10万港币的积蓄,加上天使投资人近70万港币的投资,再加上香港科学园100万港币创业计划的资助,创办了“东方蜘蛛”,走上了梦寐以求的创业路,但是这一路,并不平坦。

“读书的时候得了那么多的奖,等到创业的时候才发现,比赛是比赛,创业是生意。” 创业初期,耿春亚举步维艰,首要的难题就是:公司赚不到钱。“当时发现,客户想要的产品和服务标准,我根本就提供不了。”耿春亚说,当时,自己每个月只拿六千元港币,交完房租,吃完饭,就没钱了。“我聘请的员工都只拿六千元,我不会多拿,也不敢多拿。当你负责任地去想每件事时,都是困难。”员工的问题,待遇的问题,公司前途的问题,问题一个个接踵而来,一时让耿春亚感觉压力很大。“想法再多,不去行动,客户和市场不会主动找你的。”

做机构社交管理,香港第一家

安徽的一位地产商,给耿春亚的公司投资500万。某金融机构,给了耿春亚一个200万的项目,让耿春亚赚到第一桶金,公司也开始 “扭转乾坤”。耿春亚说,创业以来,一路上多靠贵人相助,他才能有今天的发展。

目前,耿春亚和他的团队,着重于机构社交业务的发展:研发管理系统,为公司或者机构客户建立社交组织管理平台;开发社交网站;承接社交服务项目,并为社交活动提供营销推广;在深圳,耿春亚开了一家会所,机构客户可以租用场地开会、举办晚会和主题派对。

在香港做机构社交管理,耿春亚是第一个。耿春亚说,这是东方蜘蛛与其他社交网站的区别。“我们不做个人社交业务,只做公司或机构的社交业务。”他说,这样的定位,除了寻求差异化发展外,还要符合中国人的文化特性。“中国人的社交普遍是自上而下的,因此,社交组织管理也要自上而下来做。”

担任社会公职,积极融入香港社会

如今,耿春亚不仅经营着自己的事业,还积极服务香港市民,融入香港社会。2004年底,耿春亚和一批在香港发展的内地生组建了“在港内地毕业生联合会”并担任主席,经常组织内地毕业生的聚会和活动。2008年,香港入境处将内地毕业生留港求职的签证时间,由3个月延长至1年,这项政策的推出,同耿春亚与他的团队向港府的游说争取分不开。2007年,耿春亚开始担任香港特区政府青年事物委员会委员,特区政府有关香港青年的研究课题,耿春亚也会参与调研与讨论。通过参与这些社会公职,让耿春亚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回馈香港社会。

有钱了,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办学校

“我有钱了,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办学校。耿春亚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教育息息相关,自己能在香港创出一番事业,最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我发自内心感谢清华,感谢城大。”他说,办学校是他的一个梦想,也是他给自己设立的一个目标。“有了这个目标,我就有了继续奋斗的动力。”

2013年的愿望:在城大设立内地生奖学金

耿春亚说,今年除了经营好自己的公司外,他还有一个新年愿望:那就是在母校香港城市大学设立内地生奖学金。“作为城大的校友,作为在香港社会的受益者,我觉得咱们内地毕业生应该做点事报答母校。” 他说,这个奖学金将奖励在香港城大努力学习,积极融入香港社会的内地学生。“这不仅是我的心愿,也是我们一批城大内地校友的心愿。”

(曹海扬 李海元)

转自 人民网 2013年2月5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