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李泉生:达士通人 泰然自成

2014-06-04 |

谈到李泉生校友,就不得不提到他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作为国内创投界的元老,他拥有十余年创投经验,并拥有跨度极大的“产学研政企”复合背景,经历过工程师、学者、政府官员、上市公司高管、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等诸多角色,现任达泰资本主管合伙人,并任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主席。层层光环之下,是一个清华人勇于挑战自己,执着事业追求,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中秋节前一天,我们前往达泰资本拜访了李泉生学长。

这栋武夷路上的花园洋房老上海风情中有着中西合璧的雅致,一进院子就可以看到古朴厚重的石刻上苍劲有力的达泰二字。

学长到得很准时,瘦削干练的形象与新闻图片并无二致,而他本人亲切的态度却让人完全没有距离感,瞬间平复了我首次人物采访的紧张心情。

我们的话题围绕学长十余年创投生涯的丰富经历展开,他与我们分享了不同职业经历中关键节点转换跑道的契机与收获,谈到了他对创投本质的理解,清华精神对他的影响,工作家庭生活平衡的体会,并对年轻校友们给出了很真诚的建议。

在这次约一个半小时的专访中,我们力图还原李泉生学长真实鲜活的形象,希望他的故事可以给更多人启发和鼓励,将这满满的正能量传递出去。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回顾学长横跨“产学研政企”的丰富经历,推动每一次职业生涯关键转折的,有时代契机,更有个人的努力,有清华人做事认真专注的拼搏精神。

毕业进入研究所做工程师

李泉生学长入校是1980级汽车工程系。 1985年毕业分配时,正值全国首次四所高校试行用人单位与学校供需见面,清华是其中之一。学长选择去了机械部在无锡的研究所,成为一名工程师。油泵油嘴研究所主要做柴油机上的供油系统,与他在校专业汽车发动机很对口。

学长工作非常努力,两年后,由于工作出色,成为研究所第一个保送研究生,到上海工业大学攻读可靠性专业。他的导师牟致忠教授时任机械系主任,是首批派到美国学习可靠性工程的访问学者,牟教授回国后,机械部委托上海工大成立可靠性工程研究生班,当时在机械系统很有影响力。

保送研究生后留校任教

可靠性研究是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分析故障、建立模型,比学长之前的研究方向应用更广泛。由于很缺这类专业人才,学校与机械部协商让他毕业后留校,有了第一次工作变更。

1990-1996年留校六年间,学长以科研为主,教学为辅,并在机械系统内承担了对工程师可靠性工程知识培训的工作。时值国家主抓机电产品质量,可靠性研究需求很大,学长讲课的足迹几乎遍布上海各大制造类国企,他自己研究生课题论文也是企业委托的实用性课题“秦山核电站二期应急备用泵的可靠性模型”。

借调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次接触科技管理

1993-1995年间,学长得到一个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工作的机会。

NSFC致力于资助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当时国家主管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科技经费的部门。当时NSFC国际合作局需要具有科研基础且外语好的人才,于是学校推荐他以借聘方式到NSFC工作约一年半的时间,其间学长参与了美洲、大洋洲和东欧的国际合作项目,这是他首次接触科技管理,这段经历为后来学校推荐他去浦东政府科技处埋下了伏笔。

借调NSFC期间,学长一直兼做科研工作,北京上海两地奔波,完成了数项科研课题,也发表了不少高质量论文,所以在19945月被破格提拔为副研究员,成为系里最年轻的高级职称获得者,从讲师到高级职称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任职科技处见证浦东科技产业大发展

正是由于在NSFC展现了出色的管理潜能,回上海工大后,学校准备安排他到科技相关的管理岗位上,但时值上海工大与上海科技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学校内部没有相应岗位,于是推荐他作为人才引进到浦东新区经贸局科技处,有了第三次工作转换。

1996年学长到浦东新区政府时,正值小平南巡后浦东进入大发展时期。当时科技处承担了浦东新区科委的职能。1996-2001五年间学长经历了浦东科技产业发展最快的阶段,科研经费从他刚去时的总共5000万元规模,到2001年他离开政府时已达到每年2亿元规模。

浦东政府十分重视建立科技产业和人才高点,积极引进海归、成立科研院所、鼓励产业化。学长在国家部委工作期间建立的资源和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空间,跟科技部、中科院有很多合作。

1998年学长两次前往美国,主要考察了三个科技园:硅谷、波士顿128、北卡三角园,并考察了很多创投,形成报告提出建议,推动浦东新区政府于1999年成立了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创始人之一。浦东科投的成立甚至比上海创投更早。

下海开启创投之路

对硅谷和台湾的经验学习让他认识到,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本推动,创投是很好的助推器,做创投基金的想法开始萌芽。

政府任职多年的经历,让他已有机会实践一些自己在科技管理上的想法,科技产业政策、科技规划、创投都有所接触。过去在研究所做工程师、高校做科研、政府做官员都经历过,唯独没有在企业做过。学长想到市场上锻炼自己,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多做些事情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2001年正值几大事件影响着资本市场,一是创业板的开启预期,二是互联网热潮,三是在酝酿中的创投管理办法。这一年学长下定决心离开政府,下海全职做创投。

局里的挽留是一定的,第一封辞职报告层层上报到主管浦东新区工作的副市长,领导都批示不能走。学长没有放弃,又以个人名义给领导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讲他的经历、想法和抱负,终于打动领导获得批准。这次辞职前后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真正离开浦东区政府是在20016月。

没想到20018月总理办公会上,创投管理办法被否决,原因是对互联网泡沫的担忧,以及国内开设创业板时机尚未成熟。但这个打击并没有让学长投身创投的想法退缩,既然不能按原来的想法从基金做起,他就曲线救国先打工学习,于是去了怡和创投集团。

当时怡和管理资金规模8亿美金,是台湾最大的创投基金,在大中华区做了十几年后,刚刚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学长加入怡和创投担任副总裁,分管大陆的投资。从那时到现在已整整12个年头,除了中间2003-2005年担任上市公司高管之外,十年时间学长都专注在做创投。

回顾毕业以来的28年中,包括读在职研究生,学长经历了科研/政府科技管理/上市公司管理/投资四个不同的职业,但基本都是围绕科技,形成了科研——管理——投资三段主线。在企业性质上经历了外资企业(包括2007年与德同资本合作成立中外合资基金)、内资企业(管理上市公司)、基金管理(2010年发起成立的达泰资本,三年半成立了三支基金,管理规模约20亿元人民币)。

这中间有幸运的成分,每次工作转换似乎都赶上了时代契机,换个角度来看,机会也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正是因为学长在研究所工作出色,才被保送研究生后来毕业留校。正是因为在科研工作中需要看很多英文文献,他努力提高英文水平,当NSFC国际合作局需要科研经历加英语人才时,他才可以脱颖而出。后来当浦东新区政府需要引进科技干部时,正好他有在北京国家部委这段经历成为最佳人选。所有这些都并非事先刻意安排,却因为他在每个岗位上都认真专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于是当机遇来敲门时才可以把握得住。

学长自我分析说,之所以能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做出一些事情,还是跟在清华读书时打下的功底和基础有关。那时候本科五年制,非常辛苦,当时还想说学那么多课程以后到底多少能用上?后来回想那是锻炼了一种能吃苦、能抗住压力的能力,在清华打下的扎实基础,使得做不同的工作都可以适应更快。

选择不断接受新挑战

从学长下海后职业生涯几次关键选择我们不难发现,他是很喜欢给自己新挑战的人,总是准备着再出发。正是这种不断接受挑战的精神,引领他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深入研究,成功投资展讯通信

展讯通信是学长下海后负责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展讯2000年在硅谷成立,2001年在张江高科成立分支机构,五个创始人中有三个清华校友。由于对浦东科技产业的熟悉,学长在展讯国内子公司成立不久就前去拜访,与创始人聊得很投缘。

这个项目从2002年开始接触到完成投资花了10个月的时间,其间学长深入考察了半年之久,把整个手机相关产业链从芯片设计、整机设计到制造都研究得很透彻。虽然在怡和担任副总裁,但抱着学习的心态,学长很多事情都亲历亲为从一线做起,展讯通信的整个投资报告都是他自己完成的。

展讯主营手机基带芯片设计(注:手机里主要两类芯片,一类是模拟芯片,主要接收发送通讯信号;另一类是数字处理芯片,称为基带芯片(Baseband Chip),展讯做后一类基带芯片),这对学汽车制造专业的学长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清华人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以及不服输的精神让他下了很多功夫学习新知识。此外台湾当时的IT计算机业和半导体芯片业都非常发达,源自台湾的怡和创投对半导体元器件领域很熟悉,也给他机会在台湾新竹考察了很多电子类企业,这让他对行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种深入研究的精神是值得的,后来事实证明展讯通信投资非常成功。2007年展讯通信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被清科创投评为“2006中国最具投资价值50强”榜首及“最佳创投案例”,展讯上市后也证明了它是很成功的企业。

临危受命,带领上市公司完成重组

从怡和投资到上市公司高管,这个较大的跨度是他愿意尝试新事物,乐于接受挑战,能够承受压力的性格使然。

在怡和做了快两年时,2003年正值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整个创投行业陷入低谷,项目投资进展缓慢,大股东也非常保守和谨慎。当时国内资本市场并不活跃,尚未进行股权分置,投资完成后即使国内上市也缺乏退出机制,没法实现全流通。

而此时一个新的选择出现了。某上市公司管理层和被控股公司管理层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这家被控股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核心资产,如果无法处理好这个矛盾,可能会导致上市公司ST甚至停牌。大股东是学长的朋友,很了解和信任他,认为他在政府工作和做投资的经历有能力处理好问题,所以希望他空降接管上市公司,化解矛盾处理危机。

深知上市公司面临的问题会很复杂,而自己又尚未独立管理过公司,这个工作能否胜任,让学长考虑了很长时间,前后经过2个月才答应下来。促成他下定决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大股东非常诚恳,公司矛盾确实激化,从帮助朋友的角度,应该挺身而出。2)自己的经历中正好缺失上市公司管理这块,管理一个平台对自己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和很好的锻炼机会。

于是他选择接受挑战,离开怡和,空降到这家上市公司担任CEO,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代表股东化解矛盾。其间碰到了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如果没有处理好就是两败俱伤,最后学长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把问题处理得很好,达成了上市公司和被控股公司双赢的局面。

后来又做资产剥离,上市公司注入新资产,涉及到很多处理技巧。原本想资产剥离后好好在这个上市公司做几年,把新的业务做上去,后来因为大股东集团的资金链出了问题,又只好帮助大股东把控股权卖掉。学长在这两年完成了上市公司最复杂的事情,一个是核心资产重组,一个是壳重组,虽然不是他的初衷,但不巧都碰上了。上市公司管理那几年,可以说是他下海以来承受工作压力最大的时期,其中有太多复杂的问题要学会去处理。这段经历也为他后来进行投后管理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重回创投,设立长三角创投

两年后所有问题都处理好了,大股东将旗下一个五星级宾馆也一并交给他管理,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消费行业。原本可以就这样很轻松地管理好这个酒店,但永远都在给自己新挑战的学长再次选择了离开安逸的环境,重回创投。

2005年资本市场开始复苏,当年11月十部委出台了创投管理办法学长感到再出发重回创投的时机已经成熟。一心挽留的大股东在与他长谈了十几天后,最终还是理解了他。

离开民企平台后,学长重返浦东政府的投资平台- 浦东科投和张江创投两个基金的管理团队-鼎嘉创投。完全是因为要报答老领导的知遇之恩,前往鼎嘉创投帮助进行投后管理,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7年初经历一年半的时间。

2007年初,下海已六年,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个基金的念头更加强烈。这年,学长与德同资本合作,开始筹建中外合资基金“长三角创业投资企业”。学长命名“长三角”的缘由,有硅谷模式的启发,也有看江浙沪项目可以从上海出发当天往返的考虑。基金英文名Delta Ventures,也是后来达泰的英文名称Delta起源。

那时他还没有自己的团队,采用个人和德同资本合作的形式,学长主要负责资金募集和运营。在考虑跟哪个地方政府合作时,他首选了苏州工业园区,因为早在怡和创投时就已经有过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政府也非常支持创投。

2008-2009年,资本市场继续升温,国内民间投资人更愿意进行股权投资,政府也开始成立引导基金,当时最早的是苏州工业园区和国开行成立的苏州工业园区创投引导基金。长三角创投很快成为它首批子基金,在2.5亿元募资中,苏州工业园区创投引导基金出资1亿元,此外还有学长的企业家朋友的个人投资,以及来自德同资本美元基金的投资。

那时中外合资基金需要商务部审批,经过半年多的漫长审批,到2007年底长三角创投获批成立,成为首批获商务部批准的人民币基金,于2008年开始投资。

二次创业,成立达泰资本

2009年底学长再次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跟德同资本合作下去,还是成立一个自己主导的基金,他选择了后者。

达泰的共同创立人叶卫刚,彼时还在联创。叶的经历跟学长有很强的互补性,上海交大电子系毕业后去美国学财务,在PWC做了六年审计,对财务非常熟悉,然后到哈佛商学院读MBA,再到世界500Cadence2006年把家搬回中国,加盟联创专职做投资。

学长很早就与叶卫刚认识了,当时一个项目上叶是天使投资方,学长在的鼎嘉也是投资方,那几年他们共同投资了三四个项目,彼此非常了解,在投资理念上也很契合。最终志同道合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2010年初合作发起成立了达泰资本。

英文名Delta Capital就是从长三角Delta而来,中文名定为达泰,考虑到既是Delta的音译,又有“达士通人、泰然自成”之意。“达”是成功,“泰”是稳健,学长说这是投资行业的本质,风格稳健,为投资人盈利。

回顾下海以来这段历程,贯穿始终的是不断的学习积累和坚持:在外资创投打工,学习怎么做尽职调查,怎么写报告,怎么做投资后管理;做上市公司高管,学习怎么处理公司运营中的法律问题、资产重组问题;共同发起基金,学习筹建中外合资基金的过程碰到哪些困难,怎么平衡利益关系。

到成立达泰资本时,已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资源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来融合。学长从容而又坚定地说,达泰是他最后一份工作,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想法和抱负。

一个创投人的坚持

达泰资本有一个显著区别于Pre-IPO赚快钱投资方式的模式,更集中于早成长期项目投资,学长与我们谈到了他这种坚定贴近创投本质的投资理念。

投资理念和团队经验的结合

在学长看来,虽然做投资也需要适应环境,但过度本土化会进入另一个误区。从创投的英文Venture来看,学长认为国内翻译为风险投资的提法,不如创业投资的提法贴切。所谓创业投资本质就是还在初创阶段、创业阶段去投资,而到了国内本土化成上市前踩一脚进来,其实是属于PE的后段投资。

早在成立达泰资本之前,学长就做了很多早期和成长期内偏早期阶段的投资,达泰的几位创始合伙人后来归纳为早成长期投资,英文叫Early Growth,他认为这应该是新成立的达泰在自己初创期设立基金的投资重点。

这种投资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这个阶段的企业碰到的问题更多,对投资团队的积累要求比较高,如果自己没有丰富经验,投后未必能够帮得上企业。

对达泰来说,投资团队过去的积累正好是强项。团队构成基本是名校工程技术背景,很多人毕业以后做过技术,甚至有人也创过业,学长本人管理过上市公司。这些丰富的经验综合起来足以帮助被投资企业解决问题,创造更多价值。

投资理念回归创投本源,以及团队经验的积累,让达泰可以坚持早成长期投资的风格。其实这么多年来,学长一直坚持着早成长期投资的策略,从来没有从投资策略上改变过。

战略的坚持并不妨碍战术的变化,学长认为在行业的选择上一定要适应环境,因为中国的变化太快。例如在制造业中选择投资高端制造(High Margin Manufacture),而不是那些失去技术门槛的传统制造业,像核心汽车零部件等具备进口替代价值的,或者机器人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这些领域在都有很好的长期成长空间。

所以在行业选择上,达泰选择了四个方向:团队非常熟悉的TMT、高端制造;符合政策导向的节能环保;抗周期性强,具备成长空间的消费服务类。从达泰过去三年的投资项目来看,恰恰团队最熟悉的TMT项目投得最少。正是因为熟悉,可以看清行业的泡沫,例如团购、电商等还不是非常清晰的商业模式在他们看来并不是很好的投资机会,所以这几年反而在高端制造和消费这两个领域投资得比较多。

有潜力的创业者需要开放的心态

对于早期项目投资来说,团队很重要,学长提到他主要看两个方面:1)团队综合能力;2)在细分市场上是否有成长空间。

其实对任何投资来说,团队都很重要,包括基金投资人也要考察投资团队。但要看清楚团队并不容易,学长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要素:1)团队已经具备的能力,这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2)团队具备的潜能,尤其如果是第一次创业,更需要仔细地沟通考察。

学长当初考察展讯通信的时候,甚至细致到观察团队的出差所乘坐的交通工具等细节。那时候展讯的芯片还在流片,看不到产品只能去看团队。有很多细节可以反映出创业者的人品和习惯,例如通过以前工作上的同事、老板等了解创业者的性格特质;以及看团队在创业初期是否比较节省,是否认真对待投资人的钱。

创投并不是拿的钱多就赚钱,尤其是当市场不是那么好的时候,更需要鉴别能力。在他看来创业者过往的背景并非决定一切,因为他自己做的很多事情也跟原来学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他更注重看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和开放度,而这很难,需要很多经验。

如果不考虑细分市场,要总结具备哪些特质的团队和创业者是比较有潜力的,学长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创业者特质:1)首先要正直,人品要好;2)要有毅力,碰到困难能够坚持下去;3)学习能力要很强;4)心胸要比较开阔。尤其是第四点,学长提到,往往能力比较强的人也容易自负甚至偏执,而做企业家需要一个人各方面比较均衡,有开放的心态才可以接受帮助。

团队特质:1)初创期的团队通常并不完整,但团队几个创始人应该有比较好的互补性;2)要有一定的开放度,缺失的部分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或者对团队进行完善,可以接受能力很强但有个性的人。

投后管理同样重要

学长在清华、交大等学校讲课最多的就是投资后管理。他认为投后管理在股权投资中非常重要,可能需要占据一个投资经理超过50%的时间,这也是达泰投资团队很重要的工作。

排除项目团队本身有大问题的极端情况,在他看来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投后管理的沟通,都能够起到正相关效应,因为初创期团队通常不完整,也并没有很多经验。

由于投资后管理很花时间,也需要很多经验,所以学长总是强调不能盲目追求基金的大规模,而是要追求投资的质量,否则管理很难跟上。

达泰的投资团队除了很突出的工程技术背景以外,也很重视投资前的尽职调查,和投资后怎么帮助被企业建立财务制度,如何按照规范的上市企业要求来进行管理等。在内控和财务方面达泰不完全依靠第三方,团队内部也有财务专家,以求更好地规避投资风险,为被投资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达泰十几个职业投资人中,不算叶卫刚也有两个财务专家。其中一位在联创做过七年财务总监,对内资基金、外资基金、中外合资基金都有管理经验,之前还在毕马威做过十年审计;另一位是学长在上市公司时的财务经理,后来又担任过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经历过从上市前整顿到申报材料上市成功的完整过程。

在学长看来,创投对于被投资企业要扮演好教练和啦啦队的角色,要通过投后管理帮助与培训项目公司团队,但不能代替项目公司管理层上场踢球,如果越俎代庖的话就是并购基金的做法了。

受助、互助、助人的TEEC理念

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最近在推进贵州创业摇篮计划,学长作为2013-2014届主席积极参与并担任了创业导师,他与我们分享了对TEEC“受助、互助、助人”理念的看法。

TEEC是从事科技企业创业和投资的部分杰出校友组织,当中既有很成功的做过不止一个上市公司的校友,也有比较年轻处于创业阶段但在行业中有一定影响的校友。

TEEC的口号是“受助、互助、助人”。受助是指在初创阶段的年轻会员受助会多一些,互助是指做投资和做实业的会员间相互合作和启发,助人是指有积累和更多资源后更愿意帮助别人。

TEEC入会有比较高的门槛,需要三个以上会员推荐,并且执委会讨论一票否决制,保证了会员的素质和对文化理念的认同。学长入会是在2007年,当时约100会员,现在已发展到将近300会员。

在过去四五年中学长对TEEC付出了很多,从2009年担任长三角分会主席以来,在内部就倡导多聚会多交流的氛围,组织喝酒、打球、春游各种活动。这种文化氛围迅速被其他分会认可学习,后来他做了总会主席后更加推广。

学长提到TEEC一直在做清华思源计划,每年从会费中拿出一部分经费,以及从社会上募集部分资金,对清华在读优秀学生中家境比较贫困的学生进行资助。

而贵州创业摇篮计划是TEEC的一个新尝试,旨在帮助贵州高新区推进科技产业发展,发起人是原珠三角分会主席刘晓松,A8音乐的创始人。这个活动得到了贵州商会和政府的认可,TEEC今年8月的理事会安排在贵州开,也是为了配合这个活动。

学长认为担任创业导师是一个很好的公益活动,这次贵州创业摇篮计划相当于是把TEEC思源计划的活动外延更加扩大,也是“受助、互助、助人”的精神进一步扩大,对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帮助和辅导,让他们少走弯路,同时也希望可以在贵州培养更好的创业氛围,以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学长担任TEEC主席提出的理念是要加强各分会间联系,我们也请他谈了是否会进一步扩展到对其他校友组织互动和联系的想法。

从内部来讲TEEC过去两年成立了美东分会、西南分会和日本分会。美东分会主要是在纽约曼哈顿创办金融类企业的校友,还有部分在新泽西做生物医药,这两个行业正好与在硅谷互联网半导体行业的美西分会形成互补。这从会员构成的多元化和分会之间的交流来说都很好,当会员企业在纽交所上市时,美东分会可以提供很多帮助。此外西南地区过去校友组织很活跃,但企业家协会在那边没有很多活动。所以学长在做协会副主席时提议成立西南分会和美东分会,希望TEEC扩大影响,并吸纳这些地区的校友企业家参加,完善TEEC的多元化和互助性。此外日本有很多会员在创业,希望有组织可以互动,成立了日本分会。

从外部来说,今年7TEEC长三角分会牵头搞了一次上海五大清华校友组织联谊活动,包括TEEC、经管学院校友会、五道口校友会、MBA校友会、EMBA校友会五大组织。学长提到将来TEEC会进一步加强与外部校友组织的互动活动,他指出TEEC发展到今天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更多的校友。

先做人,再做事的清华精神

谈到影响最深的清华精神,学长说大家都熟记于心的,莫过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他看来这两句话的分量是很重的。他一直认为做人要先做好,厚德载物就是讲做人;自强不息是讲一种品质,讲做事业为之坚持,在他看来清华精神集中体现在这两点上。

他认为厚德载物,就是为人处世要坦荡诚恳,为人要真诚,对人对己要有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厚道是根本。

这些年来经历这么多不同的工作岗位,到了做投资是汇聚与综合所有积累的事情。学长在2010年创立达泰资本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最好的时机,但还是能把平台做起来并几年达到国内同行业中有相当影响力,跟他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分不开。

在他看来这不完全是投资业绩的关系,还有平常的为人处世很重要,过去帮助过人,和人相处过,到他需要支持帮助的时候自然有很多人愿意来帮他。对厚德载物这一点,他的体会非常深。

学长心目中的自强不息,就是无论科研、创业还是任何事业都要执着,要有一个对自己有相当挑战、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就是碰到困难和挫折要想办法解决,要坚持下去。学长强调,只有自己坚持,才会有机会,别人才会愿意帮你,尤其是做企业的时候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自强不息这句话的分量很重。

此外,学长认为互帮互助也应该是清华精神的一部分,正如TEEC的理念“受助、互助、助人”,在校友圈中大家都比较认可清华二字。学长指出,清华人的自豪感早已不是刚上大学时回家火车上戴着校徽炫耀那种年轻自傲的简单心态,而是来源于大家对清华人做人做事的认可和互助的理念。这些年来学长在TEEC也得到很多收获,他说TEEC有很多高人和比他成功得多的人,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多启迪,学到了很多东西。

要事业也要身心平衡

学长并非为了拼事业毁掉健康或是牺牲家庭的工作狂人,他热爱运动,与家人和谐相处,女儿教育也很成功。

清华养成的运动习惯受益终身

学长提到自己在清华除了学知识,还很受益于清华崇尚体育、鼓励运动和锻炼的风气。刚入校时可能还不理解什么叫做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现在真的是理解了。学长今年去了两次台湾新竹清华参加论坛,接触了很多校友,也都跟他提到这一点,非常感激清华良好的体育氛围。

因为文革期间家庭受冲击的缘故,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学长小时候体质比较弱。但他受爱好运动的母亲影响,运动素质不错,从小就做田径练习、参加比赛,大学的时候打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一直坚持锻炼。

到学长下海以后做投资开始打高尔夫,曾经拿过行业全国冠军,在一年一度的行业赛事中颇有影响。他认为人总是需要有一个运动的爱好,并且运动也是一种团队活动和社交方式,例如学长在高尔夫球场上认识了很多朋友,包括很多有成就的投资人和做实业的企业家。

家人的支持是坚强后盾

谈到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和时间管理,学长笑谈说我们确实比美国同行累多了,因为不仅我们要学会美国人那一套,还要会很多他们不必学会的东西。股权投资这套制度体系美国比我们早起步几十年,首先要学会他们是怎么做的;并且既要做人民币基金又要做美元基金,中文英文都要会。而东方文化的特殊之处,例如很多事情酒桌上谈才有感觉的饮食文化,美国人则不必学会,这些也是时间上的付出,所以确实是要比美国同行付出更多。

至于是否会有冲突,学长坦言自己幸运的是很早结婚有小孩,家人也很支持自己的事业。

他大学毕业两年就结婚,太太是同班同学,结婚第二年就有小孩。虽然年轻时比较艰苦,家庭、工作压力都很大,也有经济压力,但到了女儿上高中时就基本不用太管了。太太是大学老师,很支持他的事业,小孩小时候很多日常事务都是太太在管,而一些关键环节例如选专业、培养跳舞、体育活动等方面学长会参与一些,到女儿读大学时,每当选下学期的课、选实习的时候,女儿会主动征求他的意见。

家里人的支持使学长有更多精力可以放在工作上,虽然付出很多,但因为家里的支持,让他能够继续。在学长看来这个平衡没有绝对,周末到底是工作花的时间多,还是跟家里人相处花的时间多,是没有绝对标准的,只要跟家里人一直能够很和谐地相处,就是对的,而且这个时间比例在不同阶段是会变化的。例如学长当年在大学做老师的时候,时间比较自由,那时候家刚搬来上海,他管小孩的时候就多一些,后来他去北京、去浦东新区政府,越来越忙以后,家里琐碎的事情就会管得少一些。

女儿的成功教育也是学长非常欣慰的一点。很早小孩就比较自立,独立和适应能力都很好,从小走南闯北适应能力很强。如今女儿无论是学业还是综合能力都很不错:自幼学习芭蕾,拿到英国皇家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中级证书;从小在田径队练习田径,出落得身材高挑;后来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学计算机,四年拿到硕士学位;毕业后到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Blackrock工作,女儿各方面都不用他操太多心。

学长说这些年他做二次创业可以把更多精力花在工作上,可能也是有运气的成分,与太太互相理解,愿意付出,多支持对方,这个也很重要。他说刚开始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比较辛苦,尤其是比较早成家、比较早有小孩,但当你走过那一段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其实只要打算要小孩,早要晚要都会经历这一段,各有利弊。

建议年轻人多了解自己,勇于接受挑战

最后,我们请学长给年轻校友和创业者一些处在不同阶段的建议,他主要提到了三点:

1)专业对口不重要,不要急于给自己设限

在他看来专业对口并不是太重要的事情。最理想的是可以做自己既适合又喜欢的事情,但很早就能这样定位的人很少,通常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所以不要把自己放在太小的框里。例如国外一些名校像斯坦福等前两年都不分专业,通过一到两年的学习慢慢看自己适合做什么,这可能也是我们教育体系需要改革的方面。学长建议在教育体系没有改革的情况下,年轻人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不要急于给自己设限。

学长指出,当你走向社会以后,面临很多在读书时难以想象的问题,都没有关系,对你做的第一份工作要踏踏实实尽可能做好,如果发现真的不适合你,再来找机会调整。但如果凭着自己的想象,一开始就以喜欢与否来决定,可能会失去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机会。

2)慢慢了解自己,再选择方向

学长认为当读书到后期,或者工作几年以后,可以慢慢了解自己再逐渐选择适合的方向和工作。了解自己包括个性、是否适合创业等等,例如有些人可能更适合做技术工程师,有些人可能更适合做学术,每个人都不一样,需要慢慢摸索。

他认为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都很难,不管是做企业家还是做科学家或工程师,都是不容易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在任何事情上都做到极致。这当中做企业进行创业需要人的全面性,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最高。所以在创业之前,一定要对自己有比较多的了解,再做出决定。这样即使碰到困难或者失败都可以接受,可以从头再来,或者验证了自己不适合创业,也可以重新找适合自己做的工作。

学长说现在的时代跟他们年轻时不一样了,他那时要是在研究所做失败了,可能都没有机会去换别的工作。有的人可能在一个单位一辈子都没有什么作为,只能说是运气不好,第一个的工作就不适合,但当时又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做别的选择,学长说他曾看到过去太多校友都遇到这种情况。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年轻人可以更有信心来做尝试,比如说想做创业,那么几个哥们儿脑子一热明天就可以做,而过段时间又失败了,都没有关系,现在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3)要让自己勇于接受挑战

学长指出,要尽量变成找机会挑战自己的人,读书的时候、实习的时候、初期创业的时候,自己性格上的弱点缺点都让它暴露出来,看看自己能做哪些调整,挑战自己看能不能适应。如果有一些今后希望去尝试的方向,那么在读书的时候不妨多一些实践环节。

在这方面学长谈到了他女儿的故事。她读完三年级在高盛总部实习10周,到第5周的时候,女儿打电话给学长讲到一半就委屈得哭了出来,说她的主管如何不讲道理,前面不懂的地方每次去问都说忙,后面又指责她这个没做好那个没做好。学长告诉她说这是好事,这就是为什么要实习,因为每个主管都有不同的管理风格,未必都是nice和愿意沟通的,但是当面说不行可以发邮件,一封没回应可以发两封,讲清楚确实需要帮助或指导,而她并没有做到这个程度。学长给她分析说,因为她从小很独立,觉得已经说过一次就可以了,不回应是对方的问题,但工作上的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的逻辑。到后来女儿就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之后就加强沟通,到最后实习结果很好,顺利拿到了高盛的工作offer,虽然她后来还是选择了去Blackrock

学长说这些问题每个人可能都会碰到,其实大公司的好处就是有一套很严格的实习生管理和培养的制度,如果毕业前没有去公司实习,可能有些问题要到工作以后才会遇到。那有些平时娇生惯养或者不太open的小孩可能就会出问题,例如很多优秀的学生后来出现了自杀、抑郁等等问题,如果早早培养自己勇于接受挑战的特质在面对挫折时就会更坚强。

后记:访谈结束,学长恳切地谈到,其实现在他已经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一是因为太忙,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自己还不算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家里也不太愿意他成为一个所谓的知名人士,包括TEEC都很低调,只是在校友圈子活动。但是对待清华的事情肯定是例外,他希望自己的一些经验,走过的一些路,能够让年轻的校友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不过也要记得人生道路是不可重来的,每段经历都是人生历程的一部分。

供稿: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 作者:高懿、袁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