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吴良镛,大家的第一反应多是建筑大家,他设计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孔子研究院至今为人称道。殊不知,吴良镛还是一位热爱绘画和书法的艺术家。
近日,中国美术馆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人居艺境——吴良镛绘画书法建筑艺术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展览开幕当天,92岁高龄的吴良镛亲临现场。他精神矍铄、思维清晰、笑容可掬,用清亮而温润的声音,将他近百年的人生之路娓娓道来。
安居 吴良镛
泰山山麓 吴良镛
米兰教堂 吴良镛
画布上的诗意栖居
本次展出作品囊括了吴良镛先生各个阶段的书法、绘画作品100余幅,以及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孔子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江宁织造博物馆、泰山博物馆等6项建筑设计工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吴良镛今年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巨幅书法作品。他以92岁的高龄和将近百年的人生智慧,挥毫书写在中国美术馆37米的圆厅弧墙上。
吴良镛于21世纪初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倡导“大科学、大艺术、大人文”交融的体系。他认为人居环境是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美的欣赏和艺术创造,因此人居环境的美也是各种艺术的美的综合集成,包括书法、文学、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而其美的表现关键在于境界的整体创造。
这种思想贯彻于吴先生的书画与建筑创作中。观其书画,不管是水彩、速写还是书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往往都与人的生活、人所居处的环境密切相关。集市、街道、院落、村庄……无不可入画;建筑、人物、诗文、名山大川无所不包。他以一颗虔诚的心,发现、体悟和表达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而他的建筑创作,除了物质环境的创造,还能让人体会到无所不在的文化气息,把城市环境、建筑、园林、雕塑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
正如吴良镛所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人居艺境”的展览主题正是体现了吴老的这一理念。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吴良镛先生是在艺术和建筑两个领域相融贯通的一位大师。“我们都十分急迫地感到要通过展览,使得吴先生对于建筑文化、建筑美学的思想能够得到更广泛的社会传播,能够使他的这些对中国建筑的理念成为我们今天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学术思想。”
笔墨丹青一路相随
范迪安在介绍中说,美术界对于吴良镛的绘画创作也早有所知,“美术界都知道吴良镛先生不仅从事建筑设计,他还从少年时代就热爱书画,年轻时便与美术界许多著名前辈有交往,感受他们在美术上的见解。对于美术界来说,长期就有这个愿望,做一个吴老的创作展览。”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
展览从十分珍贵保存至今的1940年代的作品开始,直到晚年的新作,可见吴良镛优秀的绘画秉赋和持续的绘画兴致。他在绘画技巧上师法正宗,形成了坚实的造型功力,更把绘画作为观察生活与自然、感受建筑与环境的方式,状物为着抒情,写景同时写心,在行旅中国和踏访世界之际,总是笔耕不辍,以画家和建筑师二者兼备的眼光,画出自己的敏锐感受。无论是水彩还是素描、速写、水墨,取景构图都十分大气,色彩色调十分高级,尤其是探索了西洋绘画块面造型与中国艺术线条表现的两相结合,以水色交融的语言画出浓郁的诗意,呈现出典雅的格调和大师的手笔。
同样,书法也是吴良镛艺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以言志,书为心声,在他的书写篇章中,透溢出他对建筑文化的思考和在传统文化上的修养。范迪安评论道:“吴良镛先生的书法风格深含中国古来看重的风骨,在遒劲的笔力中体现出历经世事沧桑而坚持不变的精神品格,同时散发出性任自然的光彩,于俊朗的仪态中袒露出谦和包容的学者情怀,堪称知识分子纯粹心灵的墨迹。”
过往人生的再发现
吴良镛的建筑人生始终伴随着对绘画艺术的挚爱。他将自己近百年的人生分成了三个阶段。
吴良镛说,第一个30年是成长阶段,他早年经父亲与兄长教导而学习传统绘画。但在其高考完了,也就是1940年7月遭到日军轰炸家园后则立志学习建筑,“当时的情况决定了我的专业是恢复家园,那是建筑和绘画并行学习阶段。学建筑是为了重建家园,而学习绘画则是当时环境造就。”自此,建筑和绘画一直伴随其一生。之后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就读,深受徐悲鸿、傅抱石、吴作人等著名绘画大师的艺术熏陶。
第二个3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设的30年。那时在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完成学业的他接到梁思成、林徽因的书信,看到信中“百废待兴”4个字就决定立刻从美国动身回到祖国,从此便开始了他的“匠人营国”之路,他不仅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还为现在的城市建设、乡镇改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素材。
第三个30年是改革开放后实践“人居艺境”理念的30年,其人居环境的理念开始形成。
吴老将这次展览称之为几十年艺术创作的一次检验。“准备展览的过程也是对我过去几十年绘画、书法、建筑作品的盘点和再次‘发现’的过程。而翻阅这些陈年作品,好似回望曾经的经历和心境。这里不仅仅是绘画作品,还是过去生活的折射,或者一种追忆,或者一种情趣,一种美的感受。”
吴良镛说,这次展览将其新旧作品放在一起,对其艺术的探索也有新的启示,也是对自己的激励。“这种激励敦促我在90岁后该怎么做。我感觉还有一种新的追求,就是追求人居。无论中国、外国,在环境里头,迫切需要一种艺术的创造。这种创造,可以给大众生活带来美的享受。”(赖睿)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