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1981年7月生,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2002年和2004年先后在清华大学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历任博士后、助教和副教授;2011年8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加盟青藏所。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包括寒区水文过程)以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
与其他入选者一样,我内心对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它对我们回国初期的团队建设和科研工作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我个人成长也提供了一方沃土。
至今还记得1998年那个金秋,我离开年迈的父母、独自乘火车从乌鲁木齐来到北京,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开始了我的本科学习。本科期间,当时觉得离家很远、求学不容易,就比较珍惜在校时光,除了课外锻炼身体的时间,没课的时候大多是在教室里自习,可以说风雨无阻。本科毕业时,我被免试推荐进入本校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王忠静教授。
可以说,在读硕士期间我才真正开始接触科研工作。硕士两年里,王忠静老师给我安排的题目是用流域数值模拟(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来开展流域地表水资源评价的工作,从而让我对流域水循环(降水—产流以及土壤水运动)过程有了些初步的认识,也对科研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硕士毕业后,我又申请了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前往东京大学土木系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2007年)。博士毕业后又被导师(小池教授)留校工作,开展了博士后研究,后来又晋升为助教和副教授。2011年春天,日本发生了9.1级强震,两鬓斑白的父母对我们在东京的生活极为担心、呼唤我们早日回到祖国。其实我们也一直打算趁年轻回来报效祖国,因此我和妻子很快确立了回国工作的意向。
选择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作为自己回国工作的落脚点,一方面是因为中科院的科研氛围与国际一流大学很相近,回国工作很容易适应;另一方面,对一名学习水利水电工程本科出身的青年人来说,青藏高原作为我国水电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以及亚洲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在我心中一直有着极为神圣的地位,在此领域的研究大有可为。
青藏所也非常重视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向我伸出了热情的双手。2011年5月我参加了所里组织的“百人计划”答辩,同年8月正式入职青藏高原研究所,成为青藏所最年轻的创新研究员;同年12月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次年5月顺利通过了“百人计划”择优答辩。自此,我的“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在寒区的物理改进及其在综合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正式启动。该人才项目也是我回国开展科研工作的“第一桶金”,在我后续的团队建设和科研工作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研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团队协作,因而组建课题组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一支踏实肯干、团结向上、勇于创新的科研队伍。2011年夏天入职青藏所后,刚开始自己先独立工作了半年时间。后来,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和朋友先后给我推荐了两名青年学者:一位薛姓男生刚从海外(日本九州大学)博士毕业,另一位李姓女生则是中科院大气所的博士、北师大的博士后。两位都与我课题组的水文气象研究方向有着很好的吻合,在此感谢给我推荐优秀人才的两位北师大老师。2013年春天,由于项目开展的需要,我又开始了第二轮的人员招聘。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的周博士(男)表达了加盟青藏所的意愿。再后来,中科院地理所临近毕业的刘博士(男)也由一位资深的水文学家引荐给我。
另外,在大家的帮助下,我连续三年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本科毕业生中招到了硕士推免生。
2013年,开始设立“中国科学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奖学金(CAS—TWAS President’s Fellowship)”,该计划每年约资助140名来华留学生。于是,一直想招博士生的我试着问了问自己在东京大学读博时的肯尼亚同学(Kuria博士),他很高兴地为我推荐了两名优秀的肯尼亚硕士毕业生(Mr. Sichangi和Mr. Makokha)。目前,Sichangi和Makokha自2013年9月来到中国北京后,已于12月完成了基础文化课程和汉语的学习,并顺利通过了博士生资格考试。2014年年初,他们都已回到青藏所参加科研实践,在我的指导下开展博士学位论文的工作。
现在,除了还在学习必修课的学生,我一般定期(每周一次)与学生讨论和交流,帮助他们解答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研究给予一定的建议。
到中科院青藏所工作已经三年了,“百人计划”的支持使我回国后的科研工作有了良好的起步,得以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2013年获得基金委青年人才项目“优青”。我会继续努力创新、力争以丰硕的科研成果来回馈社会,给“百人计划”项目提交一份满意的终期答卷。
转自《中国科学报》201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