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接受采访
作为一名西安人,陈兴从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无论是学习建筑专业,还是改造传统古建,亦或是创办彼伏时装品牌,他擅长打造空间,也沉醉于传递美的体验。他所关注与诠释的,始终都是文化符号背后的民族性格与精神底蕴。
“以现代品牌理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化表达的中国奢侈品牌”,是陈兴对于彼伏的市场定位。进行服装设计时,他极力反对文化元素简单粗暴的堆砌,而是强调时间的沉淀、思想的深度。
在他看来,优质时装品牌不能依靠营销噱头,而在于对文化的阐释与理解。
身份在变,目标始终如一
“跨界”,是陈兴身上最显著的特点。他是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生,曾经从事古建保护工作,现在是一名时尚独立设计师。
“我之所以选择建筑这个专业,并且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到香港建筑事务所工作,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设计。”当身边的同学们纷纷申请国外硕士项目时,陈兴干劲十足地跑到香港开始工作,热忱地期待着将自己的设计转变为实体建筑。但是,现实与理想却存在着很大差距。他回忆说:“当时正处于房地产行业较为繁荣的时期,我们主要进行酒店和高级住宅的设计工作,整体非常商业化,也比较偏向于生产型模式,周期长、投资大,但是创意的成分却很少。”
在这份工作经历中,陈兴意识到,在传统的建筑行业中,设计师更多扮演着管理者与协调者的角色,需要明确并处理好多方利益群体的关系,发挥创意的空间微乎其微。“但我真正热爱的是设计,并不拘泥于具体的某一行业。”陈兴说,“建筑行业的周期太长,容易把我的热情消磨掉,所以我适合从事频率较快、短时间内能够看到成效的工作。”带着这样的自我判断,他果断地选择辞职,并且前往意大利米兰进行学习与探索。
在这个充满时尚文化气息的地方,陈兴的视野被再次打开。
由于意大利的设计人才相对饱和,所以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通常会进入时尚、陈列、平面、家具等多个行业,建筑领域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于是,陈兴也开始寻找自己的方向。当时2008年奥运会刚刚结束,中国在国家社会的关注度迅速提升,在政治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被各国认可称赞。但是,文化领域的空白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提起文化、艺术,大家通常会想到日本的大师、欧美的大师,但是中国给人的印象就是代工、廉价和粗糙。”
与此同时,米兰街头的奢侈品橱窗也让陈兴产生了更多思考:“他们能够做出影响世界的品牌,是因为他们十分尊重并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用现代审美的方式赋予传统以活力。”他进一步举例阐释说,英国Burberry风衣在奢侈品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这种设计主要受到英国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而意大利的服装风格强调饱满、立体,这与整个国家的建筑特点和民族审美都是一脉相承的。
他进一步反问自己:“中国有历史悠久、韵味深厚的传统文化,也有非常成熟的加工生产链,为何不能在时尚领域做出享誉全球的奢侈品牌呢?”带着这样的疑虑,他开始了更加细致的考察与分析,最后他自己找到了答案:“国内服装生产大多采用传统工厂生产模式,缺乏品牌思维与文化理念。”
于是,基于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积累,陈兴决定回国创立自己的时装品牌,力图以服装为载体,通过现代化设计与加工工艺,让中国传统文化传遍世界。
“这件事情很难,但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第一个做这件事情的人,因为没有第一个就不会有更多个。我相信,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从文化的不同角度切入,中国文化一定会被更完美地呈现给世人。”2013年底,彼伏品牌正式成立。
做有文化内涵的中国奢侈品牌
在陈兴看来,服装设计是一种表达民族性格的方式。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比较偏爱低调内敛的审美。作为设计师,我们的职责就是通过设计的方式去传递这种文化品位,并且还要满足不同社会角色对于服装的功能性需求。”陈兴介绍,服装设计的创新没有唯一答案,而是像魔方一样,每一面都有不同的颜色,只要卡准了就会大放异彩。
在开发设计彼伏品牌的服装时,陈兴从文化元素的选取、面料挑选和剪裁工艺等方面都进行了尝试,最终将彼伏定位为“以现代品牌理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化表达的中国奢侈品牌”,希望能够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中去。
对于奢侈品,陈兴也有着自己的理解:“所谓奢侈品,不在于价格,而是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有更多人文和工艺上的投入,从而生产出具有精品品质的产品。”他希望服装不仅能够提供遮身蔽体或者保暖防寒的功能,还要满足大家的文化消费需求。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陈兴的秘诀在于对创造力的追求。
他的性格极为随性,注重创意与灵感,也强调对于美的感受。他不仅深入挖掘壁画、古建筑等传统文化元素,也不断尝试新技术、新材料,推出的每一季新品都具有鲜明的特色,造型与配色均有亮点。在市场层面,他没有将服装铺到买手店销售,而是发挥专业特长,通过打造实体空间呈现完整的品牌形象。他所希望的,是能够让消费者亲身感受服装背后的文化体验。
近些年来,中国文化符号逐渐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也开始推出中国元素的系列服装。对此,陈兴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其实很多品牌只不过是打着中国文化的旗号,简单粗暴地对一些文化意象和符号进行拼贴,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博眼球式的异国风情,缺少对中国文化的阐释。”
他觉得,只有中国人,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并对其进行恰当的演绎,因为“这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东西”,是一种内化的精神气质,简单的嫁接移用无法体现文化内涵,并不能也很难在其他文化语境下进行表达。
“不能把中国文化当做一种营销的噱头,而是要将其视为品牌的价值观,需要持续不断地去打磨、演绎。”凭借这样的初心,彼伏作为一个初创品牌,已经赢得了一众消费者的青睐,这也再次证实了陈兴的判断:“好的产品,一定是能够被认知的。”
但是,时装行业的竞争向来都是十分激烈的。建筑专业出身的陈兴,在服装设计与空间打造方面一直都游刃有余,但是在渠道对接方面却面临着一些困难。“国内的商业环境普遍秉承着国外品牌优先的原则,在客流比较好的大商场里,一层、二层的有利位置几乎全部都是国际品牌入驻,看不到中国品牌的影子。”陈兴认为,“中国品牌缺少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面对这种现实困境,陈兴选择了“曲线救国”的方式。在申请入驻王府中环时,他首先通过pop-up store的方式进行服装售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事实证明彼伏品牌与该商场客流需求匹配度较高,最终一举拿下商场二层的固定店铺,实属难得。
“但是我们拿到的租期比较短,无法进行长线的空间打造规划,整体店铺形象就很难和服装风格统一起来,这对于我们新品牌而言也是一个大难题。”陈兴笑了笑说,“不过,创业就是需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是常态。”
彼伏品牌创立已有六年时间,在这段旅程里,陈兴身上的那份随性与浪漫,使他具备成为一名出色设计师的天赋,而为人处世中的那份稳健与务实,也让他能够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
找准自己的赛道,蓄势待发
“彼伏”,是陈兴非常喜欢的两个汉字,及充满了对于“到达彼岸”的美好期待,也蕴含着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这既是他对于彼伏品牌的期许,也是对于自己的鞭策。
在他看来,真正的奢侈品并不在于价格昂贵,而在于它所传递的文化品位。一个真正立得住的优质品牌,需要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即便是天才,也需要通过持续的创造性输出,才能够让脑海中的图景慢慢变为现实。我从来没有期望彼伏能够通过一件衣服、一季新品,或者是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就能够成为国际大牌,因为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陈兴的想法足够坚定、足够务实,他能够想象到今后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但他从不畏惧困难,也从不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
他强调时代性对于品牌塑造的重要性,认为不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更要通过创新的方式为其赋予新活力,只有具备了这个时代应有的创造力,才是一个有价值的品牌。
尽管陈兴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人生轨迹也有很大转变,但他始终自己的赛道上努力奔跑。
最初将前门大栅栏朱家胡同9号的清朝古建筑改造为彼伏工作室时,不仅为他设计的时装打造出完美的呈现空间,也为这个品牌带来了极高的曝光度和认可度;他还运用之前从事酒店开发的经验,对整个院子进行了收益上的规划,并取得了不错的收入。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时,他不仅采撷秦汉唐时期的艺术作品,也充分调动自己在古建、非遗方面的长期积累,让每一季新品服装都具有十足的结构性与流动感。
“回头去看,我之前的积累都没有白费,而且为我现在的事业积攒了有力的竞争优势,让我能够持续不断地释放能量”陈兴总结说,“归根结底,是因为我的每一步选择都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始终没有偏离自己的赛道。”
广泛涉猎、夯实基础,是陈兴发展至今的成功法门。他认为,作为独立设计师,想法与创意十分重要,但是仅凭天马行空的想法是无法一步登天的,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实践,才能够逐渐练就从事文化创意工作所需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
回想起过往的经历,他仍然对曾经在教室里熬夜画图的感受记忆犹新,也十分庆幸自己曾经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和建筑事务所工作过,“这些已经内化为我自身竞争力的一部分,让我成为一名真正跨界的时尚设计师。”他说,“正因为此,我才成为现在的模样。”他勉励在校大学生珍惜校园时光,注重早期积累,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还要广泛汲取人文历史类知识,在找到自身的兴趣点之后,就要朝着这个方向一致努力下去。
正如他对彼伏品牌的希冀一样:“我的目标就是要做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色的中国奢侈品牌,这意味着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要想实现这一长远目标,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沉下心来积蓄力量,才能够到达彼岸。”
陈兴,彼伏品牌创始人、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系2002级本科生。
他曾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建筑设计工作,并曾在香港建筑事务所工作,后赴意大利米兰深造。2013年,陈兴创办彼伏品牌,将中国古典美学和现代服装设计进行融合,兼具优雅内敛的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与简洁现代的国际化设计,品牌定位于高知、独立、自信的中国都市消费群,曾获得2014年北京时装周获得最佳原创设计师奖等奖项。现为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委会理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万宁宁,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研究助理
视觉策划李派,清华大学宣传部摄影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