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不约而同来到雄安,齐聚在雄安新区科学园的创业舞台上,成为新区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放下行囊、成就梦想,从清华园到科学园,他们创新奋斗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3月25日,马扬飚(中)、王玉柱(右)、王坚(左)在雄安科创中心。 赵荣昊摄马扬飚:从一间屋到一个园区3月14日中午,见到马扬飚(1994级本、1999级博,机械系;2006—2008博士后,经管学院)时,他刚刚接待了两拨来自北京的高科技企业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广大工程师胸怀“国之大者”,勇攀科技高峰,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建设重大工程、铸就大国重器作出了突出贡献。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景来...
《光明日报》记者专访,听程武解析腾讯的科技大战略。
回忆起大学生活,张超使用频率最高的口头禅是:“占座、自习、去哪吃。”由此可见,大学四年是他专注学习、埋头苦读的四年。也正是清华四年的扎实积累,为他以后....
11月23日,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清华-青岛数据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西山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论坛在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成功举办。大会以“金融科技产业创新....
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其实在此之前,这一理念就已促使部分高校做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挑选出一部分科技创新型“苗子”,对其施行“动手创新培养为主,课堂学业考核为辅”的培养策略。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双创”人才的培养策略,就读于清华大学的王博一步步从时代潮流中脱颖而出,如今已是北京精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从单纯以学术目标为导向,到关注...
7 月 11 日,DeepTech 联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上海举办 2024 中国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发布仪式。清华6位教师7位校友成为新一届“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入选者。6位教师是: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王琛、助理教授董岩皓,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助理教授封硕,清华大学药学院助理教授秦为,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戴小川,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李...
陈健从本科到博士都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本科还修了计算机第二学位课程,但在硕博阶段,他已经转向高性能计算的研究。2002年博士一毕业就加入联想,正赶上了超级计算机的大发展。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题,“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于2016年1月14日隆重揭晓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