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尤洋:90后教授“跨界”,3年吸金数亿元

2024-11-01 | 董硕 | 来源 公号“环球人物”2024年10月28日 |

潞晨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尤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12级硕士校友)

“前几天中国男足比赛,大家都猜测国足要输。我用AI预测了一下,它显示国足会2:1获胜,结果真的是这样,还挺神奇的。”一见面,尤洋就兴致勃勃地向环球人物记者分享。

前一天,他刚从外地赶回北京,两天后又要飞去国外,行程十分繁忙。不似大多数西装革履的科技精英,采访当天,尤洋穿了一件宽松的条纹毛衣,鼻子上架副眼镜,鼻子下有些许胡茬,是个典型的理工男。

“解放AI生产力”

近日,尤洋领衔的潞晨科技已完成A++轮融资,金额高达数亿元,投资方包括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石溪资本等。这已经是潞晨科技成立3年来的第五次融资。

对尤洋来说,首次融资机会是突然降临的。彼时,他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教授。

博士毕业后,他收到包括美国常春藤大学在内的多个入职邀请。思虑再三,他选择去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

“当时,他们直接给我8个博士生的名额,还让我组建自己独立的实验室,这意味着我有充足的资源去开展科研项目。”尤洋对记者说,其实薪水是次要的,他更在意自己到底能做什么。

除此之外,尤洋还获得了一个特别的称号——校长青年教授,他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2021年,尤洋参加了“福布斯亚洲30岁以下精英榜”的评选,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是评委之一。“李开复老师看到我的简历后,觉得我做的AI大模型很有前景,就让他的团队联系我,问我敢不敢去创业。”

在尤洋看来,创业是真正让技术落地、产生价值的最好方式。于是,俩人一拍即合,很快达成共识。

尤洋(中)与李开复(左)合照。

“我当时太紧张了,一直答非所问,表现堪称灾难。”回忆起初见李开复时的情景,尤洋至今记忆犹新。“不过李开复老师对人的判断应该是多维度的,没有因为我表现得不好就放弃我,还提醒我做公司的目的是打造一个有用的产品,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

很快,在创新工场、真格基金等投资公司的支持下,潞晨科技应运而生。

尤洋将潞晨科技的总部设在北京,每个月都要在北京和新加坡之间多次往返,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操持公司。他给公司设立了一个目标:解放AI生产力。

创立初期,潞晨科技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提供面向AI大模型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和云计算解决方案等服务,其实就是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办公。“我们的客户有石油公司,他们要挖油就得先打井,但是打井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收集各类数据,利用我们的AI大模型进行预测,提高打井出油的概率。”尤洋解释道。

潞晨科技产品Video Ocean截图。

近来,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视频生成大模型上。几周前,潞晨科技最新升级迭代的产品Video Ocean全新发布,用户能够轻松地根据文本、图片生成多样化的视频内容,还可以自定义角色并生成个性化视频。

尤洋认为,国内一些大厂推出的视频大模型更多依赖于大量的短视频数据,而他们则是占据技术优势。“视频大模型越发展,对算力的要求越高,这也是潞晨的价值所在。”

“现在电影里的很多画面,例如大海里的军舰、炮火,还是需要技术人员使用各种工具去拼凑、剪辑。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我们希望能将这个技术用在大荧幕上,提高他们的效率。”面对未来,尤洋信心满满。

“喜欢探索的感觉”

“我从小就喜欢探索,喜欢做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尤洋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1991年,尤洋出生在河南,从小按部就班地长大,学习成绩一直都还不错。

2008年,移动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手机、电脑等新兴科技产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同年,尤洋参加高考,报考了当时十分热门的计算机专业,“我当时理解的计算机就是把数学思维进行程序化、逻辑化的工具,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也很擅长”。

考入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系后,尤洋如愿对计算机进行了系统性学习。他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学位。

读研期间,他经常到全国各地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进行项目实践。“当时中国有‘天河一号’‘天河二号’,我们就用这些超级计算机去做一些天体模拟,其实就像现在的AI预测。”尤洋回忆道。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2013年前后,中国在超级计算、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都有重要突破,“天河二号”还曾蝉联世界超算冠军。然而,从整体来看,国内在尖端技术方面跟西方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于是,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尤洋远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该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

“当时美国在计算机水平、计算设施、大数据处理等方面确实更先进一点。”尤洋对记者坦言道。“我在读研究生时也尝试发一些论文,但更多的是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我还是喜欢探索的感觉。”

尤洋(中)与导师詹姆斯(左二)合照。

博士阶段,尤洋最大的收获就是专业技术的提升。

2018年,他在论文中提出的LARS优化器,将AlexNet模型的训练时间缩短到24分钟,刷新了世界纪录。

一年后,他又提出了一种新型优化器LAMB,将BERT模型的预训练时间从三天三夜缩短至76分钟,再次刷新该领域的世界纪录。

BERT模型是由谷歌公司开发的,最早被用在翻译软件上,能够帮助翻译软件更好地识别文本的意思。“它刚做出来的时候参数非常大,每次训练都需要整整3天。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就想办法搞优化器,将训练时间缩短到了76分钟。”讲起自己的成果,尤洋充满了自豪。

迄今为止,LAMB优化器依然占据该领域的主流地位,并被广泛用于谷歌、微软、英特尔、英伟达等科技巨头。

中国“动能”更大

在美国读博期间,尤洋曾在谷歌兼职。在他看来,谷歌极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的员工福利非常好,各种东西都免费,办公环境也比较轻松,甚至可以带宠物来上班。”这种多元化的工作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为它效力。

回国创立潞晨后,他也在努力复刻这一模式。“员工可以上午11点来上班,只要完成工作就行。”尤洋对记者说,“我希望他们有自主的积极性,而不是单纯地坐在座位上。”

尤洋生活照。

除了轻松的氛围,尤洋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美国人的焦虑。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影响力的增强,西方社会对华人群体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开始有所防范。“谷歌有非常多的华人工程师,但是能进入管理层的少之又少,他们对中国人是非常防范的。”提起“华人壁垒”,尤洋也显出一丝无奈。

不过,在尤洋看来,这也正是中国文化的厉害之处。“中国文化自成体系,西方根本撼动不了。如果他们要同化中国,可能自己被同化的概率更高一些。”在旧金山、纽约等城市,唐人街往往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这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在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美国可能‘势能’大一点,但是中国具有更大的‘动能’,我们的潜力肯定是更大的。”尤洋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当然,我们也要主动地学习西方的一些前沿技术,这样才能发展得更快。”

谈到潞晨科技在AI领域的布局时,尤洋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研发和优化训推一体机和视频大模型等先进技术。其中,训推一体机能够解决AI模型在训练和推理过程中的算力瓶颈问题,提高模型的运行效率和准确性。这些技术的突破和应用都将推动AI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带来巨大的价值。



相关新闻

  • 032025.03

    从10万元到3.5亿元,清华博士“造飞机”

    北京延庆,有一片面积为374平方公里、真高1098米的空域。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航装备)董事长李京阳正在指挥无人机的调试。2024年,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清航装备发布了最新款的JZ-1200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其有效载重达600千克,续航时间超10小时,可广泛适用于各类极端应用场景。如今,创立快10年的清航装备,从最初筹集的10万元创业经费确立交叉双旋翼研究方向起步,到现在完成了6轮...

  • 052023.06

    复旦90后博导“疯狂”跨界:请机器人喝“奶茶”

    走在一条充满创造性的道路上,高悦及其团队的目标是通过科研为公众带去新的产品,用新的产品去服务社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 032022.08

    90后清华博士为AI“杀毒”,砌起安全墙

    成立3年,融资4轮,金额总计数亿元,专攻算法攻防、隐私计算、深伪检测,为AI“杀毒”。掌管着这家估值数十亿人民币AI初创企业的,是个典型理工科气质的90后清华AI博士。90后西安人田天(2009级计算机)从小痴迷计算机,凭借高中物理竞赛全国金奖保送清华计算机系,一路念到博士,2018年7月出了校门就加入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做“真正的AI”。他创办的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要做第三代人工智能,为AI安全发展保驾护航。瑞莱...

  • 222019.11

    田天:一位清华“90”后博士的创业路

    作为AI初创公司,田天的公司成立仅一年多,已融资近亿元,今年10月以来,接连收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 202019.03

    5年研发泡沫铝,他发掘“宝藏”,一年创亿元销售额!

    在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汇》录制现场,创业者聂刚带来了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金属——泡沫铝新材料,吸引了众多嘉宾的目光,在项目路演刚刚结束,便有投资人按下抢....

  • 032022.08

    90后姚颂:从AI芯片到航天,为东方探索空间

    22岁清华毕业,23岁成立深鉴科技,投身AI芯片创业。25岁公司作价3亿美元被收购,29岁再创业,跨界商业航天,联合创办火箭企业东方空间。90后姚颂身兼硬科技创业者和投资人双重身份,是全国青联委员,也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大额捐赠人。凭借物理竞赛保送清华,姚颂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1级本科生。毕业前收到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但放弃留学机会,毕业后和本科导师“互相壮胆”创立深鉴科技,见过不下50个投资机...

  • 192024.11

    3800余名本科新生、9000余名研究生新生入校报到 2024届本科生、研究生已于6月底毕业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32021.12

    一位“90后”党建博士的新讲台

    “90后”的叶子鹏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届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在读期间,他曾前往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入学习调研。如今,他成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一名教员。

  • 192021.11

    “90后”博士耕耘在党建研究领域的闪亮青春

    “90后”的叶子鹏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届的博士毕业生,目前,他已前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任教。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

  • 202023.04

    精仪系举办9003+足球邀请赛

    2023年4月15日,第一届清华大学9003+足球邀请赛在西大操场进行,由精仪系男足对阵精仪系校友联队。举办本次比赛的目的旨在加强校友与在校生之间的交流,实践“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校友们展现出了极佳的精神风貌和竞技水平,在与年轻的精仪男足的较量中不落下风,通过精妙的传接配合和出色的个人能力攻入5粒进球;精仪男足也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拼搏力,即便面对上半场逆风的局势也未曾放弃,利用体能的优势以及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