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成一两件外国没有的,或者外国人做不到的事。”这是电机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从清华大学毕业一年后,郑重立下的志愿。
1月8日是萧珊女士百年诞辰。这一天,“萧珊百年诞辰纪念展览”在巴金故居举行。此次展览还首次面向公众展出1960年代萧珊创作的未刊稿和未完成稿,如《萧珊....
11月8日,针对备受关注的“双一流”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表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但仅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很多人不知道,当我们乘坐高铁,奔驰在铁轨上时,就已和一位焊接专业领域的老院士,产生微妙的关联。为了让火车平稳地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十多年前,已经年过80岁的潘际銮院士曾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穿着厚棉袄,站在南京段的铁轨边上,在深夜里测定钢轨的焊接工艺。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工程专家。他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焊接专业泰斗,一手筹办了全国第一个焊接专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解决了国家一个又...
他曾是当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极为优秀”的学生,是一间清华学生宿舍诞生四位院士的“传奇人物”之一,一生深受清华精神影响,情牵清华。他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利....
9月10日下午教师节之际,电机系党委书记于歆杰、系校友办公室韩丽英前往大连旅顺口看望并慰问王众托院士。王众托院士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分配至大连理工大学工学院电机系。50至60年代从事自动化专业建设与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引进与研究工作,70年代后期从事系统工程专业与学位建设,是我国系统工程学科研究与学位制度创建人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王众托院士所在的电机系1951届培育出了一位总理和四位...
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中东墙上,有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名字——黄劭显。其生平简介中,“清正廉洁,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是他的女儿们特意为父亲定的评语。在她们心目中,这12个字最能概括父亲的一生。作为我国核地质事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80年,黄劭显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也是我国铀矿地质界迄今为止唯一的院士。上世纪50年代,在他的组织领导下,我国首先突破花岗型和碳硅泥型两种铀矿类型,提交...
对一个泱泱大国,如果没有很扎实的基础研究,他的应用研究,转化研究和技术,一定不会成为世界最领先的。